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应宝 《轻金属》2005,(8):15-17
烧结法铝酸钠溶液传统的单槽碳酸化分解工艺其产品粒度小、强度低,不符合电解铝工业的发展要求,本文在分析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碳酸化分解工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碳酸化分解工艺过程提高产品粒度的关键控制因素,并对某氧化铝厂的六槽连续碳酸化分解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理论的研究和长期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适宜的六槽连续碳酸化分解的分解制度和生产工艺流程,在保证氧化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碳分分解率能够高达95.79%,为烧结法生产氧化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阐述了提高氧化铝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烧结法碳酸化分解工艺着手,简介了碳酸化分解的工艺过程,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变化规律,结合影响碳酸化分解产品质量的多种因素的试验结果,提出了碳分分解温度、分解时间、晶种特性和晶种添加量等是影响碳分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的热力学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对高浓度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中产品杂质含量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热力学,认为该过程中Al(OH)3析出的真正机理是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的自发结晶;而基于分解过程中平衡浓度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在碳酸化分解过程中SiO2的变化规律与公认的三段变化规律一致,说明该过程产品中SiO2的含量取决于它在溶液中的平衡浓度,而非吸附所致;同时还分析了丝钠铝石的形成热力学。  相似文献   

5.
对铝酸钾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进行研究,建立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借鉴拜耳法晶种分解的动力学模型,对碳分动力学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得到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碳酸化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39.2708kJ/mol,说明铝酸钾溶液碳酸化分解需要突破的壁垒小;瞬时晶种量对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影响较小;相比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苛碱浓度对铝酸钾溶液分解的影响更大。铝酸钾溶液在40~80℃碳化分解,所得氢氧化铝为拜耳石型。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在铝酸钠溶液的碳酸化分解过程中,分解作业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并且是无法挽回和补救的。这些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分析和论述,在有关氧化铝生产书籍和资料中,大都有较详细的介绍,在此不作重述。在碳酸化分解作业进行到理想的深度时,是否能够及时将析出的氢氧化铝和母液分离,也是碳酸化分解作业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待出料的影响),而且是  相似文献   

7.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看法,特别是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例做出了不同的分解图形,这对研究碳酸化分解过程研究无疑是起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氧化铝厂进行高浓度铝酸钠溶液连续碳酸化分解工艺技术的研究,并在生产中成功应用,实现了提高氧化铝产量,降低设备运行费用和能耗,改善产品质量,优化碳分系统工艺,提升碳分岗位操作控制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对碳酸化分解过程中的氢氧化钠被二氧化碳中和以及氢氧化铝析出两个过程进行比较后,认为整个碳酸化分解过程是受氢氧化铝析出过程控制,仍然遵循种分机理.借鉴种分过程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动力学方程.方程表明:碳酸化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5.115 KJ/mol,这与晶种分解过程的活化能大致相当,也与碳酸化分解过程仍然遵循晶种分解机理的观点相吻合;碳酸化分解过程强烈地受到过饱和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烧结法由铝土矿及霞石生产氫氧化铝时,关于二氧化硅的行为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实际意义。关于二氧化硅在铝酸钠熟料溶出过程中,铝酸钠溶液的脱硅及碳酸分解过程中的行为,已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遗憾的是,非常明白地说明这些问题的还没有,特别  相似文献   

11.
碳酸化分解的机理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对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机理的研究,其结果对碳分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文中还指出了碳酸化分解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酸钠溶液分解是碱法生产氧化铝过程的关键环节。总结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论述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宏观动力学、铝酸钠溶液的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氢氧化铝颗粒行为、分解体系固-液界面作用调控以及铝酸钠溶液分解技术等。认为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有利于氢氧化铝析出的含铝离子是Al(OH)-4,调控溶液中其他复杂含铝离子结构向该类结构转变则有利于氢氧化铝析出;增大分解末期体系中最小颗粒尺寸是提高分解深度的关键;协同调控分解过程中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离子结构和固-液界面作用的原理和方法是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技术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产品中的Na2O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高浓度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中Na2 O的析出行为和产品中Na2 O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溶液中NaAl(OH) 4的过饱和度是高浓度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的主要动力 ,并直接影响产品中吸附碱和晶间碱含量水平 ;提高分解温度、添加晶种或钾碱均可以明显降低产品的Na2 O含量 ;表面吸附和晶间夹杂存在的可洗碱一般占氢氧化铝产品中Na2 O含量的 2 0 %~ 30 %,而晶格碱和含碱化合物杂质等不可洗碱是产品中Na2 O的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铝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铝的分解反应为基础,对铝酸钠溶液的平衡条件进行了探讨。在铝酸钠溶液的平衡固相中有数种生成物,对这些生成物的平衡条件和溶液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在一般的氧化铝生产的分解条件下,主要是生成三水铝石。在非常稀薄的铝酸钠溶液中,存在着铝酸的加水分解平衡。但在工业条件下,加水分解平衡显著不同,表现出铝酸离子和水分子以及铝酸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文中指出,从过饱和到达饱和状态的过程中,是可能存在着聚合离子的。  相似文献   

15.
氧化铝生产碳酸化过程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化过程中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光谱变化复杂,但拉曼光谱变化较不明显。根据紫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在碳酸化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讨了碳酸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论铁和硫在碱式铝酸钠溶液中的相互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氧化铝用的铝土矿,一般含有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当用铝酸钠溶液高压浸出时,铁的硫化物便部分地分解成硫化钠和硫化亚铁,并同时进入溶液。分解过程中铁进入氢氧化铝,从而使氧化铝质量变坏。除铁净化溶液所沿用的方法,如通过纸浆和纤维质滤层过滤、向溶液中添加铁的凝聚剂或其它沉淀剂等,对净化铝酸钠溶液均未取得好效果。对拜耳法铝酸  相似文献   

17.
卜天梅 《轻金属》2004,(1):14-15
以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中间物料铝酸钠溶液为原料,依据钡盐高度净化铝酸钠溶液的原理,经过脱硅、除铁净化、种分分解、焙烧后酸洗除钠等过程,最终得到纯度达99.99%,粒度90%小于2μm高纯氧化铝微粉。  相似文献   

18.
活性晶种可以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并显著提高种分分解率。通过碳酸氢钠诱导铝酸钠溶液快速分解制备活性晶种,研究其性质及对种分过程的影响规律,探讨活性晶种强化种分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碳酸氢钠诱导铝酸钠溶液快速分解制备的活性晶种主要是拜耳石型氢氧化铝,其粒度细、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且表面溶剂化趋势较强,具有很强的促进铝酸钠溶液分解的能力,在晶种添加量仅为1g/L的条件下,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可达65%以上。晶种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的能力除了随晶种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强外,还随晶种表面溶剂化趋势的增强和晶种表面Zeta电位的升高而增强。在晶种分解初期,活性晶种诱导铝酸钠溶液中其他铝酸根阴离子向Al(OH)_4~-转变,其诱导溶液结构变化的能力随晶种表面积的增大和晶种表面溶剂化趋势的增强而增强。活性晶种特殊的表面性质和晶种诱导铝酸根离子向有利于种分的铝酸根离子形态转变的能力共同决定活性晶种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高苛性比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加入石灰后的高苛性比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的回收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氧化钙较氢氧化钙更容易使铝酸钠溶液中的铝酸根离子转化为水合铝酸钙,使铝酸钠溶液的平衡苛性比能达到很高的值;水合铝酸钙随着温度的升高,稳定性降低,因而能在拜尔法高温溶出过程中分解以代替石灰,并回收其中的氧化铝。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水合铝酸钙形成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温度≈碱浓度>CaO/Al2O3>时间。  相似文献   

20.
碳分晶种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结合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存在氢氧化铝粒度均匀、粗大,但强度较差;拜耳法生产的氢氧化铝强度好.但粒度存在周期性爆发细化的问题.系统研究了碳分晶种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种分过程加入一定比葫的碳分晶种可提高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稳定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显著提高产品氢氧化铝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