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lanning》2013,(6)
网络和手机媒体的发展,构造了交互性、链接性较强的新兴媒介环境,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渠道,引发了一系列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甚至大众传播方式的变迁。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数量史无前例的暴增,内容也趋向多样化,而且有很强的互动参与性,这些新的变化挑战了公众对信息的选择、批判能力,也是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原因。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公众需要学会有意识的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进行一定的思辨,同时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而实现公众媒介素养的快速提升,则需要公众、媒体、政府和社会团体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1)
从传播学视角来说,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媒介颠覆了传统电影的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到传播方式,都改变了受众对于电影的传统认识。基于视频传播多元化,受众结构和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微电影的传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媒介文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媒介文化正与传统的电视媒体走向融合,为人们提供一场参与式、分享式的视觉盛宴,并担当传播社会文化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4)
由于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广告的视觉语言从传播内涵到传播方式和特点都发生了变化。该文从新媒体广告中的视觉设计着手,分析广告中的视觉元素,以此提升新媒体广告的传播价值,优化广告的传播效率,拉近受众与广告之间的距离,促进媒介、广告和受众和谐发展;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未来广告的视觉语言设计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完善传播环境,为新媒体下的广告视觉语言设计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为科学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媒体利用其自身优势,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新媒体的使用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消解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界限。有效的科学传播离不开科学传播的主体和传播的媒介,它能在科学家与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增进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新特点和传播形式,探索实现有效科学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更新,生活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科技和媒介的发展,为健康科普提供了更新的途径和广阔的平台。除了一些传统媒介外,新媒体作为一种健康科普的良好载体,扩大了健康科普的渠道。该文作者基于健康科普主题二维动画特点的归纳、制作要点的分析、开发制作流程的介绍展开研究,希望借此对健康知识的传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8)
在泛信息化的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也表现出新的特点。然而新媒体时代具有受、传双重角色的公众依然对危机信息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总结公共危机信息在受众群体的传播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政府、媒体、学校与受众等多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意义较为重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高校教学空间的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文章通过从媒介传播视角下的教育变化逻辑入手,分析信息时代教学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的变化与融合,从而提出当代高校教学空间建设的提倡模式,为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时代设计思路,对未来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是电视媒体的首要目的,其满足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作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节目内容的选择到剪裁、直至节目呈现的形式,都要满足受众的需求,使节目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旨在从受众需求的视角,探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创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5):657-659
在数字化出版和媒介融合的发展影响下,网络环境下"发表"的概念、传播渠道、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信息化时代,民族高校学术期刊要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现代传播体系,而微信传播具有生产、传播速度快,分享成本低的特点.如何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动学术期刊论文传播,扩大影响力,满足科研成果传播的需求值得重视.本文从高校学术期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必要性,构建框架及提高高校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前所未有的开放与便捷,但用户的需求也随之迭代升级。在新的媒介语境下,“新知”成为大众信息搜索的高地,地震科普恰恰是能够满足受众对“新知”的强需求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大众对于地震相关信息的关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较多大中城市相继进入轨道交通时代,但科普渠道并未得到拓展,科普作品质量不高,科普工作仍滞后于轨道交通发展。“微课”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适用于移动学习时代科普知识的传播。针对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发展过程中科普工作滞后的现状,从匹配视角对轨道交通科普需求与“微课”关键特征进行解析,分析“科普-微课”关键特征匹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对“微课”部分关键特征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完全匹配的轨道交通“科普-微课”体系。将微信及其公众号作为科普载体,利用“微课”教学资源在居民中开展轨道交通知识科普工作,可显著提高科普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盟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154-157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普通大众在科学传播中被动接受的角色,并形成"传受一体化"的科学传播模型。"传受一体化"模型在使科学传播双向互动增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境。如"伪科学"的传播、大V对公众的误导、传播泛娱乐化等。在剖析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文章从公众、政府和科学共同体三个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开展问卷调查,结合线上-线下科普试点,总结了消防科普新媒体运营策略,分析了中小学家庭消防安全现状,探索了辐射交互型消防科普模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图文及视频形式科普与生活相关的消防知识最受用户喜爱,与专业机构合作能够有效提升科普成效。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家庭消防安全现状仍有待提高,对于消防安全的高期望与未付诸行动的现状形成主要矛盾,学校被家长寄予消防教育的厚望。本研究将校园科普活动与新媒体相结合,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和点击量,实现全家学习的辐射型科普效果,推动建设“人人想科普、敢科普、会科普”的消防科普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了解在智慧社区建设和社区科普信息化双重背景下城市社区居民的智慧科普现状,掌握城市社区居民在科普渠道、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需求,探寻实现城市社区智慧科普、精准科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对全国849份问卷调查的统计显示,居民科普需求集中在生存和生活层面、使用智慧平台(程序)频繁、居民从社区中获取科普知识有限、社区科普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为此,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智慧化的精准服务,创新社区科普形式和渠道,完善社区与居民双向互动机制,整合社会组织和辖区单位的科普资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的科学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与此同时,自媒体科学传播也越来越需要系统性的规范和运营,为此应系统地研究提升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路径,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按照"需求导向"原则来设计和开展科普研究工作,能有效提高科普工作的效率和满意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西南地区公众的科普需求也随之改变。对当前西南地区公众科普需求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归纳总结其科普需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西南地区及全国科普工作的开展起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普及是高校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实践载体。科普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创新教育新的增长点。引导大学生从事科普创作与实践,深化大学科普资源立体式开发,形成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新方式。依托高校教学科研机构,构建大学生科普创作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大学-政府-社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推动大学科普资源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8.
张哲  韩凝玉  韩子棹 《园林》2021,(1):56-60
在可沟通性景观艺术亟待探索的背景下,景观艺术的可供性传播研究显出其必要性。文章以公厕作为景观艺术的传播媒介分别从其可供性的3个层面:可用性传播层面、易用性传播层面和情感性传播层面,分析受众在觉察、认知公厕景观与可供物品之间实际使用的流畅性解析受众与公厕景观艺术之间存在的各种“可供性”,进而达到最佳使用体验效果,以期不断丰富可供性在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升其独特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的视角来透视乡村公共空间特 征的变化,选取近代以来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的西安 白鹿原地区乡村为典型案例,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和深度 访谈,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该区域乡村所衍生出的社会治理 结构,并揭示出不同社会治理结构下乡村公共空间响应特征 规律。经研究认为,近代以来该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经历 了“自治-扁平化-原子化-行政强干预”的发展阶段,乡村公 共空间相应呈现出“繁荣发展-异化-全面衰退-离散化”的特 征。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公共空间特征与当时乡村社会治理结 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其在时间轴上的演变实质上是新空间与 新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再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