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Planning》2019,(23):246-247
语言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汉语言文学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欣赏,这些都与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独特的意境美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义的阐述,研究和分析了语言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特点,并对如何体现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意境提出了具体观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4)
汉语言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博大精深,承载着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对此,有效开展并切实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是承继与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助推我国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程。然而,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新的形势,也需要应对新的挑战。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能够有力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在与时俱进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对此,本文从自身工作经验及教学探索出发,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有效的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7)
<正>汉语作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不仅是信息沟通的桥梁,更是我国的文化象征。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从古至今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汉语言文学面临着新的挑战,而现代教育理论的产生为汉语言文化教学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一、现代教育思想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产生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在我国已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2)
历史发展中汉语言文学已经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理论。而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的出现给汉语言文学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就对此分析了网络用语对汉语言文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2)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所创造出的文化底蕴供后世直至而今的所有人学习都还受益匪浅,汉语言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其作用和重要程度更是不言而喻。自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于教育事业非常的重视,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语文"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令汉语言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本文将基于个人观点对汉语言文学对中学生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2)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下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以汉语言文学为载体,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该文就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以及策略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
文字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媒介,而汉语言文字又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与汉字之间存在的紧密的联系,与拼音文字相比又有所区别,在长时间的继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汉语言文字文化,在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中,文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同时也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此次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字对我国文学欣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文学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7)
汉语言作为我国的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高校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将汉语言文学学好,并且将汉语言文化传承下去。本文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改革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从而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有效的进行汉语言文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96-197
旅游景观文本翻译属于专业性翻译,同时包含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被动语态的特点切入,在分析英汉语言被动语态结构、旅游文本中被动语态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旅游景观文本中译英的转态翻译法,从语言学视角的句法与语篇层面拓宽旅游文本翻译的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正>"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是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必然,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高校汉语言文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日益凸显。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在新时代进行有效的创新是一大难题,在新型教学环境下探讨对教师及学生双主体皆有帮助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环境下的文学传播研究》一书由刘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讨了在移动互联网阅读环境下文学传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沧浪情结     
刘庭风  徐锋 《中国园林》2004,20(8):14-15
春秋时代的一首沧浪之歌,引发了中国园林以至日本园林两千多年的不解情结.因文学文本的意境延展至园林景观的形态,这充分说明了文人园林把文学艺术与园林技术逐步整合的历程.沧浪景观的创作,最重要的是水.中国的沧浪歌不仅在中国演变为园林景观,又流传到了日本.  相似文献   

12.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3,19(2):45-49
中国园林文学历史比日本的长。两国园林文学上都是以汉诗为基础的题名、联对,但日本的联对少。在文学意境上,中国的偏于理性和积极;日本的偏于苍凉和悲哀。在文人行动上,中国园林表现为早期描述,中期参与,后期观望;日本表现为始终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谷光灿 《室内设计》2013,28(6):94-98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是学者乐于研究的问题,但学界至今各抒己见,各表其态。有学者说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特点,也有说是最高评价标准。意境据此地位,而本质却仍然模糊飘渺,论述不清,学界持续争执,没有定论。笔者以此为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的缺憾。本文对既往研究进行考察、对古典文献进行辨析,并对中国古典园林用意境进行评价的历史和其本质展开讨论和探索。尝试打破意境的神秘和暧昧,提出具有现代研究可行性的意境概念。  相似文献   

14.
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5.
刘玮玮 《山西建筑》2010,36(7):341-342
根据皮尔斯符号分类学的三分法具体阐述了符号学在传统园林中的分类及具体应用,体现了传统园林的符号应用不但强调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表达,还重视意境的体现,而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则需要学习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吸取精华,形成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对话性的人性园林。  相似文献   

16.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炎  张万荣  林震 《山西建筑》2014,(5):202-203
以文献阅读和部分古典园林实地考察为基础,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进行了分析,从特色、分类、营造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古典造园中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的规律与手法,对当代新中式风格的营建具有启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畅  梁启凡  翟俊 《中国园林》2024,40(4):103-108
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研究诗词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有利于指引规划设计师对诗词文化景观的空间营建,引导人们在诗词文化景观中的意境感知。从发文趋势、研究区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汇总5个方面对诗词文学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研究进行系统文献综述,并总结出当前诗词文学定量研究的技术指标。同时,对诗词文学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丈量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探讨了诗词文学中的时空耦合对景观发展的作用机制、空间营建及引导意境感知体验的应用途径,以期丰富诗意的丈量手段与诗意景观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胡群霞  刘英 《山西建筑》2007,33(20):356-357
从中国园林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境界进行了分析,结合园林意境的定义和类型讲述了几种营造园林意境的方法,以提高园林的境界和设计水平,可供园林设计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时代的危机与挑战,提出园林发展的生态、文化主旋律方向.提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最重要、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在21世纪中华文化将成为人类文化显学的同时,中国园林文化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园林文化坚持"天人合一""多元共生""历史相续""以民为本""自主创新".尤要继承、借鉴中国古代园林的功能生活化,空间乐章化,诗、文、书、画兼容的空间艺术创作手法.面对未来,使中国园林以更加璀燦的艺术风格立于世界园林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大量城市建设和快速城市蔓延对城市内部及周边的历史遗存和山水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以千年古县蓟县为例,对"山-水-城"艺术骨架构建进行研究。蓟县的"山-水-城"格局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论文从蓟县的历史文化特色出发,探讨了以历史文化景观为核心、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依托的"艺术骨架"建构方法,对历史城镇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发掘并延续传统"山-水-城"格局的可行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