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项目交付模式的选择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年以来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外率先提出新型的项目交付模式——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通过梳理IPD模式的发展历程,对IPD模式的概念、合同、实践案例、学术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分析了多方独立型的IPD模式、多方合同型IPD模式和单一实体型IPD模式的组织结构及决策机制,旨在完善我国建筑项目交付模式的理论体系,同时为参建方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IPD 模式按照集成程度从低到高分为过渡型、多方合同型和单一实体型(SPE 型),相对而言多方合同型 IPD 模式应用较广。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颁布的 C191 合同属于多方合同型 IPD 模式标准合同文本,是 IPD 模式规范化应用的基础,可以作为 IPD 模式在中国应用的重要参考。通过系统梳理多方合同型 IPD 模式的合同结构,对合同文本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归纳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在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对激励报酬、风险分配和争议处理等具体合同条款进行分析,为中国情景下采用多方合同型 IPD 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项目交付模式的选择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交付模式的类型随着经济社会和项目特点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外率先提出新型的项目交付模式——集成项目交付(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模式。IPD模式使用的合同体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多方独立型的IPD模式,多方合同型的IPD模式和单一实体型的IPD模式。研究了这三种类型合同体系的特征和结构,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实践。  相似文献   

4.
合同条件是保证(IPD)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阐述关系型合同区别于交易型合同的特点及优势,基于AIA、ConsensusDOCS 和定制型(以 IFOA 为例)三类典型合同文本,对过渡型、多方型和 SPE 型 3 种 IPD 合同的管理和决策制定、成本控制、成本补偿与激励、风险分配与控制和争议处理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 IPD 合同类型所蕴含的管理理念,以利于 IPD 参与方对合同的理解和选择,为 IPD 模式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综合项目交付(IPD)由于其相对传统交付模式的优势正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工程数据存取、分享功能与 IPD 模式高度匹配,能有效提升项目表现。但不成熟的利益分配机制却阻碍了 BIM-IPD 的推行。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 IPD 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项目表现指标及 BIM 应用水平,利用数据包络算法(DEA),计算参与方投入产出效率,作为收益分配主要依据,提出了 BIM-IPD 项目的利益协同系统框架,为未来 IPD 项目的合同拟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施工技术》2021,50(12)
为研究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实践,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从组织结构、合同体系、生命周期和技术支撑方面探讨IPD模式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其与传统交付模式的区别及在国内应用的限制。以北京某大型国际主题公园项目为例,探索论证在早期深度参与及各方共同决策、以正向BIM为技术支撑方面,利用IPD模式在国内建设项目中的实践,减少变更、大幅缩短工期效果,并提出相关思考。为确保IPD模式在我国的真正实施及实施质量,需增强各参与方的互相信任度与契约精神,积极从合约体系和技术层面营造该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7.
集成项目交付,即IPD 模式的出现为建筑业长期存在的因各参与方信息流通性差、专业之间缺乏合作、利益方目标与项目目标不一致等原因导致的项目实施效率低下、工期延误、成本失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分析了IPD 模式的基本特征、将其与传统的项目交付模式比对,IPD 模式更加关注通过参与方协同工作,利益方目标与项目目标绑定提升项目效率。从项目组织结构、合同协议、实施过程、技术支撑4 个方面构建了IPD 模式的管理框架,以期实现良好的项目合作氛围,优化项目管理过程,并指出IPD 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的障碍。工程参与者应尽快转变传统的固化思维,主管部门主动引导项目参与方广泛合作交流,积极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上营造该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发展,集成项目交付(IPD)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项目交付模式开始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IPD模式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定量分析IPD模式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文献内容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将IPD模式主题研究分为IPD模式相关内容研究和IPD模式扩展研究两大部分,其中IPD模式相关内容研究主要从与传统交易模式差别、IPD模式推广和应用障碍、IPD团队研究、IPD模式成本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其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找出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为我国IPD模式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IPD模式可为传统交付模式下存在的弊病提供解决思路.在介绍IPD模式及其实现要素的基础上,针对项目交付模式的发展及特点,分析IPD模式与传统交付模式的差异,比较了传统模式和基于BIM的IPD模式信息流传递与共享方式及效率.研究建筑信息模型各功能在IPD项目及各阶段的应用,提出BIM在IPD项目各阶段的建模策略和具体应用方法,为BIM和IPD协同管理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IPD 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交付模式,其核心支撑技术是 BIM 技术和精益建造技术。通过文献阅读,归纳出 BIM在 IPD 模式中的应用体系:BIM 为 IPD 模式提供数据的储存和交换服务、BIM 帮助 IPD 进行法律事务处理、BIM 帮助 IPD完成设计施工任务和 BIM 有助于 IPD 组织文化的形成。研究 IPD 模式中主要使用的两种精益建造工具——末位计划者系统(LPS)和目标价值设计(TVD),提出两种工具的具体流程和步骤。针对 BIM 技术和精益建造技术,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阐述,为国内应用 IPD 模式奠定理论基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IPD 模式是一种以信任、协作与集成为思想基础的先进的项目交付模式,其为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各参与方间存在敌对关系而导致的项目风险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提出IPD 模式下的组织体系、操作系统及合同环境是实现有效风险控制的基础、保障与重要条件,厘清了IPD 模式下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原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IPD 模式风险控制系统中的组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证明IPD 模式下的组织体系在项目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工程项目参与方应增加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以进一步提高项目参与者间的信任程度,为工程项目实现高效风险控制提供牢固的组织关系基础。  相似文献   

12.
IPD 模式是一种能够高效节约项目成本的交付方式。IPD 模式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建立一套对各参与方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从而提升参与方合作效率,使 IPD 模式实现高效节约工程项目成本的优势。将 IPD 模式与 DDB 模式下的参与方风险分配比例进行对比,构建基于 FAHP-熵权法的风险评价模型,利用仿真案例,证明了 IPD 模式比 DDB 模式对项目参与方风险分配比例更合理,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可行,为我国 IPD 模式从初级阶段过渡为发达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BIM与IPD的协同管理能为合作项目带来更多利益,为了解决合作参与方的超额利益分配问题,分析了BIM技术与IPD协同管理概念,构建依据贡献度来计算参与方最佳利益分配的合作博弈模型,考虑各参与方资源投入和风险分担两大因素,得出修正后的Shapley分配值.并通过算例分析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结果表明业主、设计方、施工方、B...  相似文献   

14.
项目管理模式对于项目顺利高效地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模式只强调了以工序交验为基础的按照质量、进度、费用等一条或多条主线管理的方式,这种模式难以做到全方位把握项目进展。因此,根据协同管理的相关理念和实现思路,结合现有的基于合同的组织关系,将施工阶段以工序为基点进行分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交验和合同履约评价的公路建设项目网格化协同管理模式,介绍了其中绩效评价的方法。利用施工合同以计量为关键节点,以桥梁桩基施工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为以后项目管理平台、区块链技术等的创新性发展提供相应理念。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集成交付( IPD)中合作组织间合作创新动力因素及如何协调的问题,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合作动力的影响因素,基于 IPD 模式特殊的协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构建了施工承包方及设计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参与方跨组织管理能力、管理效率、收益池分配比例、违约奖惩对合作概率的影响。据此,从主动力、源动力及助动力 3 个角度出发,提出提升合作动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程交易模式内涵的拓展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工程交易模式的哪些组合可以引发项目的高绩效,以及这些组合的适用条件如何,成为当前需要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基于交易理论和组态视角,将工程交易模式视为多种策略的组态,采用QCA 方法,对71 个工程项目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了两种引致项目高绩效的组合策略,分别是“DB 发包方式+公开招标+总价合同”的工程交易模式组合和“DBB 发包方式+邀请招标+委托管理方式”的工程交易模式组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提炼这两种高绩效的交易模式组合策略的适用条件,为工程交易模式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