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速递     
<正>钢结构主导发达国家建筑钢结构具有抗震性好、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快等优点,目前已是发达国家的主导建筑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美国、芬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家,均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钢结构建筑体系。澳大利亚以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建筑体系为主,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该体系以其环保和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工业化,就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并非新概念,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以及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日本比较系统的提出了建筑工业化理念,严格按照工业方式制定住宅生产标准。现今,以日本、欧洲、美国及香港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建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的住宅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它是汽车拖车式的、用于野营的汽车房屋。汽车房屋是美国住宅产业化的雏形,受拖车住宅的启发,一些住宅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外观更像传统住宅,但可用汽车拉到各个地方直接安装的产业化住宅。1950~1957年,在汽车房屋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居住为主要目的的可移动房屋的开发,开启了产业化住宅时代。由于产业化住宅的建造成本仅为一般住宅的一半,产业化住宅在美国中低收入人群中受欢迎程度很高。70年代以后,人们要求面积更大、功能更全、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各地正在研讨住宅产业化的热门话题,而住宅产业化与建筑板材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有关资料,建筑板材要占住宅部品部件的80%左右。为此,讨论建筑板材的发展,对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意义重大。一、什么是"住宅产业化"或"建筑工业化"所谓"住宅产业化"或"建筑工业化",包括两方面,一是住宅部品部件生产要工业化,二是住宅建筑施工安装要装配化,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把住宅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作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建筑产业化支撑了欧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了市民的住房需求。本文分析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沈阳、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筑产业化发展机制,这些机制对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胜  吴静 《重庆建筑》2016,(4):30-32
建筑产业化支撑了欧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了市民的住房需求。该文分析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沈阳、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筑产业化发展机制,这些机制对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将"建筑产业化"纳入招标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产业化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环境保护与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建筑工业化的更大外延,更是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产业化发展仍十分薄弱,产业化实践仍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公益性公共建筑为主,商品住宅类建筑的建设在这方面却是较少的。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受多方制约虽然中国已经深尝传统建筑建造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苦楚,开始转型发展建筑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集中建造过程。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至今有相当规模的建筑存量,已进入中老年期。依据国家"城市双修"计划~(1)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精神~(2),城市设计的重点向既有建筑改造方向转移,逐渐成为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文章主要研究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策略,通过对既有建筑改造案例及实践项目案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项目价值定位、空间功能、空间性能、绿色节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形成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实践体系,同时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建筑起源于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并且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在我国应用,受经济水平与施工技术的限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推广较为缓慢。进入21世纪后,我国建筑行业开始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2016年,我国以上海、北京为试点城市,推广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越加广泛。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首先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的特点,然后讲解了其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质控策略,以提高其生产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现场交流会近日在沈阳市召开。会议总结和交流了沈阳等地方和企业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做法,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加快推进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当前,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建造模式在住宅和其他房屋建设中仍较为普遍,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建造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发达国家的产业化建筑比重一般高达到60-7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住宅建设产业化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正处于转折点。推进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实现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叫建筑产业化,是指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以及模数化、工厂化的部品生产,实现建筑构部件的通用化和现场施工的裝配化、机械化。建筑产业化是指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产业化,把建筑工业化向前端的产品开发、下游的建筑材料、建筑能源甚至建筑产品的销售延伸,是整个建  相似文献   

12.
《建筑》2022,(5):58-58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叶明一直从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的技术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并将此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和梦想。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工作期间,主要负责协调、管理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工作;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工作期间,主要是团结联系业内科技工作者和单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对的主题,而绿色建筑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业的实践成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建筑在欧美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同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当前,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也深刻影响着房地产行业,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产业化是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的途径。2013—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在6项重点工作任务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的要求经历了一个注重数量——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第一——个性化、多样化——优良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住宅建设也朝着集成化、装配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对建材工业,尤其是新型建材工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国外住宅产业的发展状况  住宅产业化是由建筑工业化逐步发展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由于刚刚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欧洲一些国家对住宅的需求量非常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的要求经历了一个注重数量——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第一——个性化、多样化——优良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住宅建设也朝着集成化、装配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对建材工业,尤其是新型建材工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国外住宅产业的发展状况  住宅产业化是由建筑工业化逐步发展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由于刚刚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欧洲一些国家对住宅的需求量非常大…  相似文献   

17.
前言多年来,使用烧结砖砌筑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建筑保温施工方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它仍然占据85%的建筑市场。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保温施工材料。  相似文献   

18.
《砖瓦》2016,(1)
新型墙体材料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落后,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行的建筑产业化,新型墙体材料难以跟上建筑产业化的脚步,介绍了在建筑产业化形势下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建设信息》2013,(23):35-37
建筑产业化(包括量大面广的住宅产业化)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建筑业的深刻变革。建筑产业化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变城镇化建设模式、全面提升建筑品质,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一是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据测算。与传统方式比较,建筑产业化可分别减少建造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费20%以上、建造垃圾约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据香港房屋署在15年内对473栋产业化住宅的统计数据,可降低建筑后续维护费用95%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一、国外住宅产业化启示 纵观发达国家建筑(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给我们许多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