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解决当前无碱速凝剂普遍存在的稳定性差、强度偏低、与水泥相容性问题突出等问题,采用丙烯酰铵(AM)、过硫酸铵(APS)、丙烯酸(AA)、巯基乙酸(TGA)和酒石酸氢钾(KHT)反应制得悬浮稳定剂(Point-XF);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三乙醇胺(TEOA)、对甲苯磺酸(PTSA)和苯二酚(HQ)反应制得络合增强剂(Point-ZQ);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Point-XF、Point-ZQ、硫酸铝[Al_(2)(SO_(4))_(3)]、羟甲基纤维素(HMC)和乙二酸的最佳用量,制得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Point-SN3)。试验结果表明,Point-SN3不仅能有效促进水泥水化,缩短凝结时间及提高早期强度,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不同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将粉煤灰添加到含有无碱速凝剂的净浆和砂浆中,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水泥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泥种类中,采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时,延缓了水泥水化历程,延长了净浆的凝结时间,降低了28 d抗压强度比,但对1 d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和评估粉煤灰对喷射混凝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铝和改性三乙醇胺为主要原料,用柠檬酸、酒石酸、EDTA二钠及磷酸等为辅助用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并对其凝结时间和1 d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基准水泥中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折固掺量为2.8%时,初凝时间为2 min27 s,终凝时间为6 min30 s,1 d抗压强度为9.67 MPa,pH值为2.20。同时,该液体速凝剂对几种工程水泥也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硫酸铝、硫酸镁、氟硅酸镁、磷酸、EDTA、二乙醇胺、甘油和去离子水,在合成温度65℃下,通过有机-无机复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准水泥中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折固掺量为4%时,净浆凝结时间和砂浆强度均符合GB/T 35159—2017《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标准要求,同时,该...  相似文献   

5.
《低温建筑技术》2016,(3):22-25
文中采用机械和人工两种搅拌方式,分别搅拌不同时间进行实验,研究搅拌制度对液态无碱速凝剂检测性能的影响,以选出适合液态无碱速凝剂性能检测的搅拌制度。结果表明,搅拌制度(包括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在不同水泥、速凝剂体系中,对掺速凝剂的净浆凝结时间和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结果均有影响。不同速凝剂掺量条件下,无论是机械搅拌还是人工搅拌,净浆初凝、终凝时间均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砂浆1d、28d抗压强度总体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强度均存在最优值,且随搅拌时间变化,1d强度变化较大,28d强度或28d强度比变化较小。对掺速凝剂净浆凝结时间的检测,应在保证速凝剂搅拌均匀的条件下,选用较短的搅拌时间;而对掺速凝剂砂浆强度的检测,应在保证速凝剂搅拌均匀的条件下,同时考虑砂浆1d和28d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验中Al(OH)3、Na OH、Na2Si O3等合成了一种铝酸盐型改性复合液体速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试验表明,速凝剂掺量为5.6%时,基准水泥初凝时间缩短至2min50s,终凝时间为6min30s;1d抗折强度为2.9MPa,1d抗压强度为10.0MPa,28d抗压保留率为94%。另外还探究了钠铝比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规律和速凝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1,5-戊基磺酸内酯、戊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聚乙二醇醚、对苯二酚、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乙二醛,通过聚合、共聚和交联反应制备具有抗冻功能的稳定剂,再将上述稳定剂与硫酸铝、氟硅酸镁、二乙醇胺和磷酸混合,通过有机-无机化合反应,合成一种稳定性良好的抗冻型无碱液体速凝剂(KDSNJ-1),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KDSNJ-1折固掺量为3.9%时,基准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和砂浆强度均符合GB/T 35159—2017《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要求,并且与水泥的适应性较好;低温下KDSNJ-1具有较好的抗冻性,且储存稳定期较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1,5-戊基磺酸内酯、戊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聚乙二醇醚、对苯二酚、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乙二醛,通过聚合、共聚和交联反应制备具有抗冻功能的稳定剂,再将上述稳定剂与硫酸铝、氟硅酸镁、二乙醇胺和磷酸混合,通过有机-无机化合反应,合成一种稳定性良好的抗冻型无碱液体速凝剂(KDSNJ-1),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KDSNJ-1折固掺量为3.9%时,基准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和砂浆强度均符合GB/T 35159—2017《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要求,并且与水泥的适应性较好;低温下KDSNJ-1具有较好的抗冻性,且储存稳定期较长。  相似文献   

9.
溶液型液体无碱速凝剂AF-LR-FSA因其促凝效果好、绿色环保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喷射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热点。然而AF-LR-FSA中重要促凝成分硫酸铝极易从水相体系中析出,严重影响其稳定性。选择多种酸作为稳定剂,研究了单一酸和多种酸对AF-LR-FSA稳定时间、水泥砂浆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体系中含2种及以上有机酸可提高产品稳定性,其中1种有机酸为抗坏血酸(VC)时稳定性更好,稳定时间最长可达到180 d。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酸铝、氢氧化铝、氢氟酸、早强剂和调节剂制备了四种不同铝硫比的低硫型无碱液体速凝剂(alkalifree flash setting admixture,简称AFSA),研究ASFA的铝硫比对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并采用XRD、水化热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ASFA对水泥浆体的促凝机理。结果发现:随着ASFA中Al2O3/SO24-摩尔比的增加,AFt峰强降低,放热速率加快,水泥浆体凝结速度加快。同时,掺ASFA并不会影响砂浆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液体无碱(低碱)速凝剂(LAFA)产品易出现的稳定性差、凝结时间长等问题,研究合成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LAFA稳定性、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提出用静置溶液的澄清度和pH值的变化量来表征LAFA的稳定性。分析了LAFA不稳定的原因。发现合成搅拌速度100~150 r/min、合成反应温度55~65℃、保温时间2~2.5 h时,合成出的U-LAFA稳定性好、凝结时间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无机,有机物质复合的研制路线,使用硫铝酸盐和中性钠盐作为主要促凝物质,并利用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对速凝剂进行优化,改善凝聚性,降低喷射过程中的回弹损失量;使用六偏磷酸钠提高速凝剂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砂浆强度.结果显示:新型低碱液体速凝剂完全满足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标准中一等品要求,与空白砂浆试块相比28 d抗压强度强度基本无损失,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品牌.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温对混凝土速凝剂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为实际工程施工中使用混凝土速凝剂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聚羧酸减水剂与自制无碱液体速凝剂复合后对水泥浆体凝结时间与早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无碱速凝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6%时,复合推荐掺量的不同类型减水剂会显著延缓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当速凝剂掺量提高至7%时,凝结时间会缩短-延长。掺入市售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净浆在静置30、60 min后再加入速凝剂,与同掺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水泥净浆相比,凝结时间延缓明显;但采用复合了保坍组分的自制聚羧酸减水剂再加入速凝剂,对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添加自制聚羧酸减水剂还会对掺无碱速凝剂水泥砂浆的1 d强度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磷渣是提取黄磷后的废弃物,在水泥工业的应用中显现出良好的前景。能够作为混合材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本文通过控制不同磷渣掺量配比,形成10份不同试样试件,并观察研究不同试件的凝结时间及早期、后期抗压强度变化,对试验结果进行机理分析,以期对大规模生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系列试验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砂率对钢锭铣削型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钢锭铣削型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在不同水泥用量下的合理砂率.  相似文献   

17.
干粉类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国忠  李凯 《化学建材》2008,24(4):42-44
介绍了干粉类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性能特点及主要原材料,研究了不同聚灰比对防水砂浆压折比的影响,超细矿物粉与可分散胶粉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砂浆抗渗性、耐久性及粘结性能的机理,级配砂与纤维对防水砂浆抗裂性及收缩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未掺减水剂和掺两种不同功能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不同初始环境温度下的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能、凝结性能及强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率均呈线性下降,未掺减水剂与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均呈线性缩短,聚羧酸系减水剂初凝时间差均是先减小后增大,未掺减水剂与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的1 d抗压强度均呈对数关系增长,28 d抗压强度则变化不明显,聚羧酸系减水剂的1 d抗压强度比均是呈降低趋势,28 d抗压强度比变化则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