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论布正伟建筑师的创作理论体系“自在论”曾坚,邹德依在1987年华中理工大学举办的柯布西埃百年诞辰纪念会及《走向新建筑》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上,布正伟建筑师发表了《自在表现论——在各流派之间延伸的创作之路》的论文’‘’。围绕着这个命题,他先后发表了《自在...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7,(6)
作为学院八十华诞系列活动之一,2017年10月15日,布正伟创作历程"书·展·课"活动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布正伟新著《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发布会、布正伟《自在生成》设计践行六题回顾展(1965-2015)、布正伟"我做职业建筑师寻路解困的持续进取历程"分享交流会。  相似文献   

3.
2009年2月27日下午,主题为"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的建筑师茶座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会议从下午1:30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7:30才结束。据会议主持人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主任委员布正伟回忆,自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在北京召开"全国中青年建筑师繁荣建筑创作"座谈会以来,本次会议又是一次以繁荣建筑创作为主题的全国建筑师的高峰论坛,也是被与会嘉宾称之为"进入新世纪以后颇有影响的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和布正伟先生交往已有20年的历史了。从第一次接触起就感到他是个热情洋溢、有才华、善于思考的建筑师。随着多年来不断地了解,这种印象就变成了不争的事实。在建筑创作方面,从很小的“独一居”到几个大的机场航站楼等各具特点;在建筑理论上讲,从“结构构成论”、“自在生成论”、“建筑语言论”一直到这本“创作视界论”,他在实践与理论的双轨上行驶数十年,成就了一位名建筑师。一位日本的建筑评论家曾给我谈过“成功建筑师的道路”:即名校、名人工作室、基本素养、组织能力、举止、语言甚  相似文献   

5.
《新建筑》1994,(2)
大年初五,我国建筑评论家、《世界建筑》主编曾昭奋先生和建筑师、《新建筑》特约主编布正伟先生应汕头市第二建筑设计院、龙湖建筑学会的邀请莅汕讲学,使我们汕头建筑界同行有机会聆听当今国内著名的评论家  相似文献   

6.
即物即境     
正柳:2013年我们在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做了一次大舍建筑作品展,当时把展览名称定为"即物即境",结合这次展览,青锋写了一篇题为《境物之间》的评论,为大舍的设计做了一次小总结。两年后,青锋先生的建筑评论结集出版,分别让我俩给他当时的评论写点感想,我看到你的回应里对"物"与"境"有了新的看法,能再说说吗?  相似文献   

7.
作为在高等院校设计院工作的一名建筑师,除埋头设计外,我对理论问题有相当的偏好,这种偏好又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尤其对那些既有精妙设计,又有睿智思想的建筑师很是崇拜,这当然包括设计作品和理论专著文章。而且每每喜欢将作品与理论文章对照着来读,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一个个作品跃然纸上,而实际工程又仿佛在叙述着作者的思想,这种读法令我了解了许多建筑师。然而不难发现,当今真正能做到“立建筑也立言”的建筑师还是屈指可数的,布正伟先生算是其中之一。读他的书看他的设计作品,对我来讲是一种思想和行为共鸣的过程。阅读间布先生激昂的状态时时如影像般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32年前在日本丹下事务所研修时,曾经有半天的机会陪伴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这短暂的经历也成了我难以忘怀的记忆。在圈内知道贝先生的名字最早还是在1977年底,日本《新建筑》杂志以"现代世界建筑的潮流"为题出了一期临时增刊,除了介绍20世纪的建筑大师外,按"构筑现代建筑世界的人们"和"开拓现代建筑的人们"两个版块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等国的建筑师,在前一个版块中介绍了一位1917年生于广东的华裔建筑师Ieoh Ming Pei,他于1935年赴美,1954年成为美国公民,在哈佛和MIT学习过,并已取得了许多荣誉。但直到1980年中国《世界建筑》杂志  相似文献   

9.
张钦楠 《新建筑》1999,(6):59-60
认同布正伟先生在《自在生成论》中提出的“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的方向,认为这一方向与国际上“新建筑”潮流有一致之处,但是在中国建筑师所面临的“有限条件”和“底气不足”的处境下,却又是一条更有风险之路。并以中国儒家提倡的“和而不同”的传统,寄望于我国建筑师能摆脱现在许多城市严重存在的“现代化、国际化”名义下的趋“同”危机,以几代人的努力,创缔中国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反思中创新"是湖南省院总建筑师杨瑛先生2010年春赠我《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一书环衬上的格言,因该书六章30万言中"反思"用的多也准确,让我颇感兴趣拜读。依我之见,作为一个设计作品颇丰的建筑师,能用批判与反思的视点审视中外建筑乃至个人的作品实属不多,尤其赞赏的是他在书中充满激情的倡言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1990,(4)
今年9月27日至29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第四届亚洲建筑师大会(4TH ASIAN CONGRESS OF ARCHITECTS),继而于9月30日至10月2日又在举世闻名的泰姬玛哈尔陵所在地阿克拉(AGRA)市举行了理事会议。亚建协大会每两年一次,其理事会则每年一次。这一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的主题是:在亚洲文脉中的建筑、发展与环境(Architecture,Development & Environment in Asian Context)。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代表团吴良镛(团长)、邵华郁、张百平、严星华、布正伟一行五人,第一次作为  相似文献   

12.
我在《新建筑》2012年第6期"言论"栏目找到一点话题线索,其中刊登了ABBS网站上,ArchRen版主讲述的一个人尽皆知的建筑笑话,该笑话意欲讽刺"建筑师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 (1)就学理而言,他所提出的"建筑师是干什么的?"与《新建筑》的问题"建筑学知识系统的核心是什么?如何传授?如何学习?"有关联但不尽相同.我也一直对建筑术(建筑师职业)和建筑学(基于现代学科分类的建筑知识系统)的区别和联系颇感兴趣.为避免"死于句下",咱打个比方,就像"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籍"一样,建筑学必然蕴含普适价值,理应中立;但建筑术却有立场、观点、方法,是博弈的,甚至是成王败寇的.别指望在学校里就能学到多少建筑术,教师的身份、角色决定了他们更多的是建筑学人(教练员和裁判员),而不是建筑术士(运动员).如果教练或裁判自己上场,往往自取其辱.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四届亚洲建筑师大会于9月27日至29日在新德里举行,随后于9月30日至10月2日在泰姬玛哈尔陵所在地阿克拉召开了理事会全体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在亚洲文脉中的建筑、发展与环境。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代表团吴良镛(团长)、邵华郁、张百平、严星华、许安之、布正伟一行6人参加了大会和理事会。列席大会的还有徐强生、符济湘、周方中。吴良镛的学术报告《面向地区的理论与实践》被列为大会重点发言。中国代表团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还有:《中国城市建筑的环境、文脉与风格》(布正伟)、《深圳建筑的展示性特点》(许安之)。符济湘也作了“发扬传统,塑造环境,勇于创新”的专题发言。这是我国建筑师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正开题人黄元炤,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专栏作家,ADA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人。作为一位从事建筑历史研究的人,关注建筑师一直是我长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不只关注老一辈建筑师们对于建筑学领域各方面的贡献,也关注新一代建筑师他们对于建筑的追求与渴望。老一辈建筑师们也曾年轻过、初出茅庐的办学与实践,并受到各界的瞩目,比如:1893年生的柳士英先生,在他  相似文献   

15.
洪铁城 《建筑》2003,(7):46-49
写下这个题目,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怪。其实许多人知道,这是鲁迅先生生前写的一句文字,我这里用来比喻建筑师的创作,象“戴着镣铐跳舞”,是极不易的。说白了,这是我拜读白佐民、纵卫忠建筑师新著《建筑的意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一书后的感想。但用“戴着镣铐的舞蹈”来形容建筑师的创作自由与其说是我的感想,倒不如说是该书的主题词。不过白、纵两位不这样表述,他们用切身体会和经验概括为两个字: “制约”。白佐民大家都熟悉,是我国著名建筑师、重庆建筑大学教授。他宝刀不老,退休后创作不断,新作迭出。纵卫忠是白老师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6月5日,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举行了主题为"新建筑方针引领设计实践"——建筑学术论坛活动。本次论坛邀请到四位演讲嘉宾,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石磊先生、湘潭建筑设计院主创设计师王萌先生、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建筑师胡清波先生、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建筑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晓先生。他们分别  相似文献   

17.
读书     
正给青年建筑师的信作者:汉宝德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是台湾著名建筑学者汉宝德先生诸多饶有趣味的学术著作之一。这本书中,作者以10封信的形式,向读者展开了一幅现实、生动的有关建筑的"画卷"。该书的看点有三。一是独特的表述方式,作者以给年轻人写信的方式,心平气和、无拘无束的道出了自己的思想和心声,他写道:"文字是人类发明的最有力量的工具,人与人之间不再以信件往来,在思想的相互启发上就贫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16,(1)
正2015年12月11日建筑畅言网一则消息"2015第六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重磅揭晓"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也勾起了我的回忆。我与畅言网有过几次接触,第一次正好就是第一届即"2010全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一次座谈会,叫"春来茶馆"。为配合评奖,那期的主题是"纵论建筑美丑",与会嘉宾多是女建筑师,主办者的心思昭昭如也。其实受邀嘉宾中本来没有我,恰好我兼职的那家公司的女建筑师同事临时有事,我持替补的外卡参加。我愿意来参加,当时很大程度上是冲着"畅言"二字,我对  相似文献   

19.
王明贤 《新建筑》1995,(1):18-21
日本TOTO Shuppan出版社将出版的《世界建筑师趋向》一书,旨在介绍世界各地区正在从事创作的杰出建筑师。书中介绍了世界建筑发展趋势及50个国家和地区人代表性的建筑师,其中有八位中国大陆建筑师:马国馨、王天锡、布正伟,张锦秋、邢同和、王小东、张永和、赵冰。  相似文献   

20.
和布正伟先生交往已有20年的历史了。从第一次接触起就感到他是个热情洋溢.有才华、善于思考的建筑师。随着多年来不断地了解.这种印象就变成了不争的事实。在建筑创作方面,从很小的“独一居”到几个大的机场航站楼等各具特点,在建筑理论上讲.从“结构构成论”、“自在生成论”.“建筑语言论”一直到这本“创作视界论”。他在实践与理论的双轨上行驶数十年,成就了一位名建筑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