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供一种基于SCARA工业机器人的螺母装配工作站设计,可实现多工位、多配件螺母装配生产需要。工作站采用环形结构,工件位于圆环中心,四周环绕垫圈、弹性挡圈等配件的上料及装配设备和螺母上料及紧固设备,可一次性实现多个工件的装配。工作站选用SCARA机器人作为配件的上料和装配设备,平行手抓设计使机器人可以抓取多种类型的配件,而不需要中途更换手抓。不仅保证高频率的工作节拍,也保证了装配的准确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以某电力挂箱为对象,研究了焊接机器人在电力箱柜制造中的应用。利用ABB-IRB2400L弧焊机器人设备,从焊接电源选择、工装夹具设计、焊接参数试验、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整套机器人焊接工艺实施解决方案,并应用于生产制造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徕斯机器人焊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性能智能控制系统;定制化全面系统解决方案。徕斯机器人焊接系统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激光跟踪;电弧跟踪;安全防护;多重工艺集成;所有关键技术与元件源于一家。以下通过介绍徕斯机器人焊接系统在钻孔设备制造领域的应  相似文献   

4.
重卡汽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其生产过程中,焊接技术和设备对其质量影响重大。焊接机器人应用于陕汽德龙重卡汽车焊接生产线已有5年时间,其主焊线上应用焊接机器人已生产过6万余个驾驶室,具有焊接质量优良、生产效率高、柔性好、故障率低、产品适应性好等特点。焊接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展示出其具有焊接焊缝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和设备灵活性好的优点,现在分析焊接机器人在陕汽德龙重卡主焊线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经验做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走自动化之路,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我公司在近两年大力引进机器人应用于生产,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机器人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应用于生产自动化的各个环节,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打磨、机器人送料等。1.机器人的应用及配置公司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焊接和切割,焊接机器人有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替代人  相似文献   

6.
三、当前焊接机器人在生产应用中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利用率和投资回收期问题 目前我国点焊机器人的利用率较高,而弧焊机器人的利用率过低,设备投资的回收期比较长,应引起重视。 我们在近两年内曾先后走访了26家工厂。实际考察了171台焊接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GE PLC控制焊接机器人在白车身总拼中的应用。由于技术先进,性能稳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行业的使用正在快速普及,PLC控制的多机器人协同作业也正趋向规模化和高度自动化。文中涉及PLC编程在伺服系统以及各种自动化设备的通讯交互,协同配合方面的应用,如滚床与机运线之间的互锁、PLC与机器人、焊接控制器、外围安全防护设备等之间的交互通讯等。同时,本文还研究了机器人的编程、内部变量的设置、I/O的配置、机器人下挂设备控制,以及机器人工作时相互之间干涉区的划分等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厚板焊接机器人在大型工程机械结构件拼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焊接缺陷,着重分析了未熔合、焊偏、气孔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多种克服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的对策,并在企业的焊接生产实践中采用调整焊接机器人数据库参数,合理调用机器人执行指令、提高操作人员编程水平以及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等,使焊接机器人焊缝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99%,提高了中厚板焊接机器人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松下焊接机器人,进行了客车分油器吸油盘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特点是针对简单工件的焊接要求体现出稳定焊接、低成本、高效率,重点设计固定双工位一字形布局和安全防护简易机器人焊接系统,提高机器人利用率及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中,生产过程中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整机产品的最终品质。铁拓机械作为国内专业的沥青混合料搅拌/再生设备制造商,始终认真贯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企业准则,为进一步提升沥青搅拌设备中搅拌缸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工艺、品质以及生产效率,铁拓机械再次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加速推进从制造到智造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焊接柔性生产系统(welding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在成熟的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先进的自动化焊接加工设备,由多台焊接机器人组成,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的工件进行高效率的焊接加工。习惯上又称为焊接机器人柔性生产线(welding robot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line)。在欧洲及日本、美国等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分析掘机动臂和斗杆的焊接生产基础上,提出了现有动臂柔性焊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思路、难点及要点的解决方法,实现了机器人焊接产品由动臂到斗杆的转变。提升机器人设备利用率,可以改善结构件焊接品质。  相似文献   

13.
Numatic International公司是一家制造工业和民用地面清扫设备的厂商,在它购买了Panasonic英国公司的自动机器人焊接单元后,焊接生产能力增长了近400%。该公司是以生产Henry系列的真空吸尘器而闻名的,它采用机器人焊接单元制造工业用的地面清扫设备的不锈钢底盘。对于每个底盘和部装件,生产时间从20min减少到只有5.5min,装在焊接机器人上的倒相电源改善了焊接质量并提高了重复精度。 Numatic公司的焊接单元包括一个32位高速Pana Robo VR-008AE工业机器人;一台Pana Start RF350高性能倒相离子变频管焊接电源,它特别适合于焊接薄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全自动点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点焊机器人在轨道车辆不锈钢车体中的工程化应用。通过将设备、工装、工件集成于三维工作环境,利用Rob-CAD离线编程软件模拟焊接位置和运行路径,生成点焊程序,实现点焊机器人的自动控制。通过现车产品验证进一步优化点焊程序,实现了轨道车辆不锈钢车体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不锈钢车体的制造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亚龙科技集团近日与日本发那科株式会社结成战略合作联盟,携手研发数控教育技术装备。发那科株式会社是世界知名的数控装置和机器人智能化设备生产商,今后,亚龙公司生产自动化实训产品,将优先选用发那科生产的机器人作为配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艺还未完全普及,传统焊接多为人工操作,焊接环境比较恶劣,且焊接效果常受制于工人经验、情绪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与人工焊接相比,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设计了一套完备的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控制系统硬、软件方案,以西门子S7-1500PLC作为控制器,运用顺序功能图分析焊接工序,采用TIA portal软件进行编程设计,规划了控制系统的通信架构,研究了焊接机器人、变位机及其夹具、机器人桁架、焊接电源系统、焊接排尘系统等设备的配套集成控制。基于S7-1500PLC的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提高了焊接质量与生产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华巍中兴电气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焊接切割机器人成套装备和机器人专用焊接切割设备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任中国焊接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焊接学会机器人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与中国焊接协会合作率先成立全国焊接机器人技术推广中心。华巍电气产品获得国家CCC和欧盟CE产品认证,其中部分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见公司网站)。华巍电气拥有20余项美国、欧洲及国内专利技术,研发团队包括北京市"海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机器人与CIMS研究中心、兖州矿业(集团)公司物资部开展CIMS环境下选煤厂集成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避免选煤生产中的设备信息堵塞,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根据选煤厂设备管理的需求和CIMS的整体结构,将设备管理分为厂级、调度级和车间级管理。选煤厂CIMS由决策管理(DMS)、生产调度(PSS)及车间自动化(WA)、数据库(DBS)、网络(NET)组成。使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信息通过多种通信手段及时反馈设备部门,并要求相关人员做出正确决策。物料管理子系统根据配件与设备的关系及配件类别合理确定贮存定额,由检修计划确定配件的月需…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期对生产工艺与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数字化智能装备在企业的快速应用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焊接作为生产过程中重要工艺之一,自动化、智能化焊接装备的应用自然成为各企业关注的热点。焊接机器人已经在工程机械、汽车与轨道交通和钢结构等领域开始应用,那么应用情况如何,焊接机器人的使用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在生产过程中又会存在哪些问题?本专题特别邀请了相关企业的专家,共同分享他们在焊接机器人使用过程中所  相似文献   

20.
万燕英  伍祁林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9):121-123,173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领域,安全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从工业机器人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导致机器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机器人本体控制、机器人操作、人机干涉碰撞3个方面介绍和归纳了目前国内外机器人安全防护技术的实现方法和特性.总结了现有防护技术在新的人机协作生产模式下存在适应性、灵活性等方面的问题,对基于机器视觉和触觉传感器相融合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展望,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