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的容积泵有柱塞泵、齿轮泵和叶片泵等,综述了柱塞泵的机械噪声和流体噪声、密封及泄漏问题、摩擦副的润滑问题,并阐述了问题产生的机理和研究方法;综述齿轮泵和叶片泵的困油、流量脉动和噪声等问题及解决方法。经过国内、外科研院所多年的技术攻关,容积泵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改善,但是排量体积比小、脉动率大等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解决,同时也有必要提出新型容积泵。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应用“二次源”(Secondary Source)法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容积式液压泵进行了流体噪声特性试验。为了评价“二次源”试验法的有效性,在宽的工况条件选用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试验泵:轴向柱塞泵、外啮合齿轮泵及叶片泵(见表1)进行试验。结果证明,用此法测得的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解决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压力、流量特性对液压系统产生的脉动现象,本文在介绍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斜盘式柱塞泵的柱塞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利用AMESim液压仿真软件建立了单个柱塞运动学模型和整体泵的模型,确定了影响参数,通过反复调试运行以及系统仿真,得出了发动机转速、斜盘倾角、泵出口处容积以及负荷对斜盘式柱塞泵影响规律的相关参数值。该模型将对轴向柱塞泵加快研究进度、解决压力脉动问题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目前广泛应用的叶片泵和柱塞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叶片泵和柱塞泵组合成一体的新型泵结构。经实际试验证明,该泵既有叶片泵的输出,又有柱塞泵的输出,且波动性小,是一种具有研究和使用价值的泵。  相似文献   

5.
液压脉动的分析及控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凡是交替地泵送介质的液压泵,如柱塞泵、齿轮泵等,其输出的瞬时流量都是周期函数。可认为是在泵的平均流量上叠加有高频率的脉动流量。由于该脉动流量的存在,在与泵相接的管系内必将引起相应的压力脉动,进而还可能引起结构振动和辐射噪声。在泵的设计或管系配合不合理的情况下,脉动压力可以达到很大的值,可能导致结构共振,造成导管或元件的迅速疲劳破坏。因此,估算和控制液压动力系统的压力脉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柱塞泵的容积效率、减少振动和噪声、延长工作寿命,合理地确定柱塞泵工作转速范围。运用FLUENT对轴向柱塞泵的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柱塞泵的转速和负载与脉动、效率、噪声三者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柱塞泵的容积效率随着转速升高而升高,随着负载增大而减小;流量脉动率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噪声随负载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为柱塞泵动力学建模以及机电液系统全局性能仿真分析提供了可信方法。  相似文献   

7.
钱敏 《机床与液压》2017,45(8):108-110
由于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导致困油现象产生,直接影响齿轮泵的使用寿命和运行中的稳定性。简要概述了齿轮泵产生困油现象的主要原因,综述了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主要方法,并通过Pro/E对其困油容积进行了虚拟测量,得出泵内齿轮啮合运转时困油容积的体积变化。合理地解决齿轮泵困油容积的体积变化就能消除困油现象。基于此种解决途径,提出一种双齿轮非同步运转方法,以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  相似文献   

8.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结构参数对其流量和压力有重大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模型,研究斜盘倾角、主轴转速及出口容积对柱塞泵输出流量及压力脉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盘倾角增大,柱塞泵输出流量及压力脉动幅值均增大,但脉动率减小;主轴转速增大,流量及压力脉动幅值增大,脉动率有所减小;出口容积增大,流量与压力脉动幅值和脉动率均减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控制柱塞泵的输出脉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脉动对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的平稳性影响,在搭建升沉补偿模拟实验台液压系统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影响柱塞泵控液压系统的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的因素,通过实验测试直驱柱塞泵控马达液压系统压力脉动的规律与计算机仿真柱塞泵控液压系统所得的压力的脉动规律基本一致。并开展实验,验证高压腔体积和泵转速对直驱容积泵控马达液压系统压力脉动的影响与理论、仿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并联轴向柱塞泵具有结构简单、能效高的特点,但柱塞泵内部结构配流盘排油单边腰型槽拥有双配流窗口,柱塞在经过配流窗口进行吸排油转换时,柱塞腔内闭死容积及通流面积的变化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冲击和噪声,影响并联轴向柱塞泵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该问题,理论分析了柱塞泵运动学关系、配流盘配流面积等,利用多学科软件AMESIM建立了单柱塞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整泵仿真模型。通过对单柱塞模型偏转角度和阻尼槽深度角进行分析,优化过渡区域几何关系,得到偏转角为7°,阻尼槽深为6°,该配流结构最为合理。进一步搭建试验台,对整泵的压力脉动进行试验验证,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到随着负载压力的增大,输出压力脉动变大。  相似文献   

11.
并联轴向柱塞泵具有结构简单、能效高的特点,但柱塞泵内部结构配流盘排油单边腰型槽拥有双配流窗口,柱塞在经过配流窗口进行吸排油转换时,柱塞腔内闭死容积及通流面积的变化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冲击和噪声,影响并联轴向柱塞泵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该问题,理论分析了柱塞泵运动学关系、配流盘配流面积等,利用多学科软件AMESIM建立了单柱塞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整泵仿真模型.通过对单柱塞模型偏转角度和阻尼槽深度角进行分析,优化过渡区域几何关系,得到偏转角为7°,阻尼槽深为6°,该配流结构最为合理.进一步搭建试验台,对整泵的压力脉动进行试验验证,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到随着负载压力的增大,输出压力脉动变大.  相似文献   

12.
液压及润滑系统油液污染的控制方法(3)威格士液压系统(中国)有限公司5油液污染引起的损害5.1污染引发失效图10泵中关键间隙磨损敏感区(a)叶片泵(b)齿轮泵(c)轴向柱塞泵颗粒污染物有各种形状和尺寸,由各种材料构成,大多数是磨料性的。所以,当它们与...  相似文献   

13.
YB_1—100叶片泵存在噪声高,压力脉动大,性能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介绍的简便的改进设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该泵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宣元  何琳  陈宗斌 《机床与液压》2021,49(9):171-176
基于面积扫过法计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理论瞬时流量,得到啮合点位置与泵瞬时流量的对应关系,进而求得泵几何流量脉动。产生困油容腔是泵实际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影响泵出口流量平稳性的关键因素。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运行过程进行分析,依据控制容积法将内部流道划分为吸油容腔、排油容腔、齿轮齿间容腔、齿圈齿间容腔和困油容腔。建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AMESim仿真模型,并对泵内部流体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加入困油容腔的子模型后,该模型能够反映泵实际运行中因困油容腔的产生导致的瞬时流量突变;仿真模型的流量脉动率为2.29%,高于几何流量脉动率(1.71%)。研究结果揭示了泵流量脉动的产生原因及变化规律,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流动特性研究及优化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IGP型高压低噪声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IGP型高压低噪声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该泵在提高承载能力,增大容积效率,降低噪声方面结构上的特点。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容积效率特性和工作噪声特性,结果表明该泵承载能力大(额定最高工作压力31.5MPa),容积效率高(91%),工作噪声低(60dB),适用于行走机械、组合机床等。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单作用式叶片泵的瞬时流量不均匀。理论上流量是有脉动的,在容积式液压系统中会造成压力波动引起振动和噪声等不良影响。文章通过推导找出了流量脉动的规律,以便能正确设计吸振装置,吸收系统的振动和控制其噪声。  相似文献   

17.
多柱塞阀配流往复式容积泵的排液流量存在脉动现象是由这类泵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决定的,是这类泵的固有属性。在忽略配流阀动力学过程及柱塞副泄漏效应前提下,建立了三柱塞泵及五柱塞泵量纲一化瞬时排液流量理论模型,并分析了这两类泵排液过程的循环工作节拍以及流量脉动发生机制;引入上流量脉动率与下流量脉动率来量化衡量流量脉动程度,并分析柱塞数量以及曲轴旋转半径与连杆长度比值这两项指标对流量脉动率的影响规律;借助AMESim软件搭建了未包含蓄能器的三柱塞泵液压仿真模型,并在仿真数据量纲一化处理基础上开展了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泵的每个循环周期内,排液流量曲线出现了两次波峰、一次波谷,并由此造成上流量脉动率较小、而下流量脉动率较大;对于奇数数目柱塞泵而言,流量脉动率随着曲轴旋转半径与连杆长度比值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偶数数目柱塞泵而言,流量脉动率均较高,且与这一比值无关;这类泵进液阀关闭滞后将诱发流量曲线波谷位置滞后、深度加深,并导致同一个循环周期内的两个波峰位置不再对称、高度不再相等。此研究成果可为这类泵的变排量改进设计及面向负载工艺过程的稳压供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某型轴向柱塞泵的振动异响噪声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开展了轴向柱塞泵振动测试试验,搭建了振动测试试验台并进行多点振动功率谱测试,进行了柱塞泵的理论输出压力、流量脉动,时域、频域特性分析,以及结构件模态仿真分析。通过试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定位了泵-试验台系统的噪声来源,明确了产生原因,提出了消除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文昌  杨友胜 《机床与液压》2023,51(14):211-220
液压泵功率密度定义为输出功率与质量的比值。对质量和体积有严格要求的诸如深海机电、航空航天和仿生机器人等领域,功率密度是液压泵研发与选用的重要指标。基于结构和材料2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知名液压公司3类液压泵(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的功率密度特性。结果表明:液压泵功率密度范围为0.18~7.35 kW/kg,齿轮泵功率密度最大为7.35 kW/kg,叶片泵为5.41 kW/kg,斜盘式柱塞泵为3.54 kW/kg;力平衡式或间隙自动补偿式结构的液压泵功率密度较高;铝、钛等轻质合金材料的应用能明显降低液压泵自重,提高功率密度。研究为高功率密度化、轻量化液压泵的设计和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的柱塞泵都存在流量脉动的问题,研究能实现无脉动输出的多作用恒流轴向柱塞泵。参考现有柱塞泵与马达的相关参数,对该泵典型多作用曲线的无脉动输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为此类新型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