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岳华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143-147
针对高职教育培养时间短、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尝试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一年级下学期设立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整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优化后续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建设的背景、性质、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岳华 《华中建筑》2020,38(9):134-138
《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是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为高职一年级学生创建的启蒙性课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因此,以课程教学为抓手,除了对学生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政教育也非常重要。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建设目标,该文以《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策略,探索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的全课程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3.
刘兆文 《砖瓦》2021,(1):194-195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当时当前国内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模式相差不大,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以《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为切入点,对高职课程教改问题进行研究,探究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希望能为我国高职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高职院校高技术性操作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刚 《风景园林》2014,(5):152-157
在当今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技术飞速发展,地域性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建筑与景观的二分关系被打破,风景园林与建筑愈加密不可分,越来越多景观与建筑的一体化实践,需要跨越两者的藩篱进行深度整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由于课时较短,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必须加以精炼才能适应该专业需求。从当前建筑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建筑造型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整合设计建筑造型与景观造型的能力。围绕这一主线,提出相关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提出应在建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从场地/场所、功能/空间、结构、构造,材料、建筑技术这4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提出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做为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6,(11)
文章针对现下我国高校室内建筑设计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室内建筑设计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但是室内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下培养的毕业生专业技术不过关,专业素质低下的现状,以室内建筑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教学实践课程为基点,深入剖析高校室内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升。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正式被提升为一级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始终沿袭建筑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当前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城乡规划学的思维方式,并结合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课程教学,从调研、任务书的拟定、图纸内容和口头表达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其教学特点与本科不同,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也有所区别。文章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为例,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导向,以适度创新能力培养为支撑,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为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皖西学院建筑学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经验,对如何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来改革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从而满足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揭海平 《山西建筑》2014,(24):285-287
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总体框架,以适应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郭丽丽 《四川建材》2014,(5):201-202
英国有"工读交替",德国有"校企合作",美国有"合作教育",新加坡运用"教学工厂",国外高职学校的培养模式多种多样,但主要都围绕应如何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时又能符合教育规律的长远需求深化改革。我国从学科式、模块式、任务引领式、项目驱动式到"工学结合"式,课程设置应注重专业定位、学生工作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文章对目前国内外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阐述,从课程设置发展趋势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沈俊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155-159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其职业要素、企业要素的融入一直是"软肋"。以地方院校的非重点专业建设而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组织不能简单套用国家示范院校的高标准而盲目执行。以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以参与设计全过程为依托,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在场地、项目、师资、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及由此而产生的有关实践课程体系重构,更具推广性与借鉴性,更适于地方高职院校非重点建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  相似文献   

12.
色彩课程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设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及素质养成有重要作用,是造型和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教学应该强调色彩的设计与造型功能,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凸显色彩对建筑设计人才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为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也应及时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开展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课程建设工作。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法。首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课程的定位和任务;之后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构建了相应的课程知识体系;最后采用面向产出的模式,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论文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为工科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桂春 《四川建材》2014,(5):207-208
结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按照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相关的教学条件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对今后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强化其综合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以建筑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为研究对象,在职业素养视域下对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反思与更新,指出传统课程内容滞后于建筑行业发展、传统评价方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传统学习氛围难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三类主要问题。针对课程问题制定了三个教改目标并分析其教改动力,归纳了涵括素质和能力两大部分的教改要素,明确了“融合”“实践”“创新”“动态”四类教改机制,分别探索了以素质培育和能力锻炼为导向的两大教改路径,并进一步提出集系统性、公平性、合理性为一体的教改评价策略和预期效果,以期为建筑类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凯 《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134-136
高职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无论是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中才能得到体现。文章就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材实验教学如何摆脱本科压缩式的学科课程模式,研究符合工程实际的学习情境和教材内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谈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简单地把提高学习者审美表现能力作为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当前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它不符合职业能力构建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形势下,紧紧围绕建筑设计职业能力要求,强化建筑美术基础在培养建筑造型能力和审美素质方面的作用,构建模块化课程,着力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对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6月教育部针对工科专业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提出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应当瞄准卓越工程师培养,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课程与教学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学队伍、专业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八个方面的改革,促进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雷海涛  夏慧艳  王博 《山西建筑》2008,34(17):194-195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园林专业的特点,从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选编教材和补充资料、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高职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