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国强  赵熹 《云南建筑》2014,(6):99-102
某幼儿园为新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到其地处高烈度区,某些结构设计指标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故采用BRB防屈曲支撑对该结构进行消能减震,利用SAP2000软件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根据该结构的建筑使用功能及阻尼器的布置原理,经过多轮优化计算,确定了在1~4层共布置18套BRB防屈曲支撑。分析结果表明,该消能减震结构能显著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昆明某高层建筑消能减震结构共布置84个黏滞阻尼器,阻尼器采用肘接布置形式。针对该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采用ETABS和Perform 3D软件对结构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分析,采用两种方法对附加阻尼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消能减震结构的楼层剪力、楼层弯矩、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均减小20%以上,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小震作用下,结构各响应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附加阻尼比满足设计4%要求,能够达到"小震不坏"的设计目标。大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基底剪力和顶层位移变化稳定,屈服过程总体上符合连梁、框架梁、剪力墙和框架柱依次屈服的机制,能够达到"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本工程主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不应降低。肘接式支撑放大了阻尼器的变形,增加了阻尼器耗能效率,小震作用下阻尼器位移是层间位移的2.43倍,大震作用下阻尼器位移是层间位移的1.74倍。  相似文献   

3.
以汕头某医技楼在8度(0.3g)地区采用位移型消能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为例,阐述了消能器在结构减震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要点及设计思路。对消能器的布置原则、附加阻尼比的计算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分析进行了论述。为同类采用消能减震的结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高烈度区某教学楼工程设计为例,依据建筑使用功能和抗震要求,该建筑物采用粘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可大量耗散地震动能量并显著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5.
某综合楼消能减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昆明某学校综合楼为例,借助SAP2000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对采用金属剪切阻尼器的综合楼减震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布置金属剪切阻尼器综合楼的附加阻尼比超过3%,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研究为类似综合楼的减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确保医院作为重要生命线工程在地震灾害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以某大型医院为工程背景,对安装黏滞阻尼器和未安装黏滞阻尼器的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可明显减小结构地震响应,使其结构满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处于8度区断烈带的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消能减震结构选型。介绍了结构设计特点,包括结构选型、阻尼器选型与布置、消能子结构设计。采用ETABS软件对比了分别采用金属剪切型消能器(MD)、屈曲约束支撑(BRB)和黏滞阻尼器(VD)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小震和大震地震波时程分析结果,并采用ADINA软件进行了超大地震作用下结构损伤分析。结合市场调研,进行了各消能减震方案整体经济性对比分析,对广大结构设计人员应用消能减震技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某中学活动中心采用消能减震方法进行加固设计。通过布置20套减震装置后,结构增加了8%的阻尼比,且通过阻尼器自身的耗能,原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黏滞阻尼器对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某框架结构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对比分析了多遇与罕遇地震下减震结构与非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多遇地震下,消能减震结构的层剪力较原结构减小40%以上;层间位移角远小于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及减震效果。等效附加阻尼比平均值为:X向13.82%和Y向20.63%,乘以安全系数0.7后分别为9.67%和14.44%,满足附加4%阻尼比的性能目标;2)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仅为1/111,满足"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大量框架梁先后进入屈服,竖向构件基本未进入屈服,实现了"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3)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下,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耗散了大量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有效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某小学教学楼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纵横向布置粘滞流体阻尼器。采用YJK软件和SAP2000软件对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弹簧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粘滞流体阻尼器在结构中的性能;该减震方案可以满足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减震目标;多遇地震作用下粘滞流体阻尼器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罕遇地震作用下粘滞流体阻尼器继续为结构耗能;规范算法和能量对比法均能计算粘滞流体阻尼器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附加阻尼比,且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框架结构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结构增设粘滞阻尼器后在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下的整体力学性能,得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粘滞阻尼器可增加结构阻尼比,减小地震响应,起到预期消能减震的效果。该结构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有效改善了结构薄弱层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烈度区某12层科研办公楼采用黏滞消能器的消能减震设计.该办公楼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1层~12层优化布置了48套黏滞消能器.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黏滞消能器起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显著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减震结构设计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并能提供约5...  相似文献   

13.
宿迁市某高层办公楼采用混凝土框剪结构,位于高烈度区,采用粘滞阻尼墙消能减震设计。根据结构特点,制定减震方案并确定减震目标;采用规范算法、能量对比法计算得到粘滞阻尼墙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附加阻尼比。采用ETABS软件分析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MIDAS软件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得到结论:1)粘滞阻尼墙减震方案能够满足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减震目标;2)采用减震设计后,主体结构在大震下抗震性能较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底层框架砖房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抗震设计方法,介绍了宿迁某底层框架砖房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给出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计算结果。计算表明,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上部结构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均能满足承载力与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主要探讨某教学楼利用消能减震技术来适当降低抗震措施的抗震加固设计,在多遇地震下采用等值线性分析方法来计算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并对设置软钢消能器后的某教学楼进行在罕遇地震下的静力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能够达到既定的减震目标。  相似文献   

16.
山东某医院综合楼为多层框架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采用墙式连接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采用YJK、MIDAS/Gen两种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反应谱分析、小震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主体结构质量分布均匀、刚度分布合理;摩擦型阻尼器能有效提高主体结构刚度,并在结构两个主方向上提供不小于3. 0%的附加阻尼比,能有效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一栋8度设防框剪结构为例,介绍了使用粘滞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的方法。采用ETABS建立三维有限元结构模型,按照阻尼器的实际布置情况,附加了非线性Link(Damper)阻尼单元,输入7条适用于Ⅱ类场地的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对比设置阻尼器前后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按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分析表明,设置阻尼器后,结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显著减小,阻尼器耗能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吴振兴  孙科章  韩宁  饶晖  李丽媛 《建筑结构》2023,(S1):1019-1025
2021年9月1日施行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要求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的新建幼儿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对天津市某采用黏滞阻尼器减震的幼儿园进行了详细分析,设置了消能器后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减小了约20%~30%,说明采用黏滞阻尼器减震以后,幼儿园能满足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正常使用的要求,结构整体、主体结构构件和消能子结构构件均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指标要求,结构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钟建海  金阳 《浙江建筑》2022,(2):34-37,45
以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实际结构为例,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布置粘滞消能支撑,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个地震强度下开展时程分析计算,对比分析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下消能减震效果较好,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1/100的限值,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医院住院楼中采用带粘滞阻尼墙的消能减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适量布置一些粘滞阻尼墙,明确消能减震抗震性能目标,分析消能器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优化结构性能,并分析因设置消能器而产生的局部构件加强的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规范要求,粘滞阻尼墙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明显,从而降低结构地震作用响应,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