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泥搅拌桩和预制管桩(PHC)是公路软基加固处理的常用方法。以云南香丽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水泥搅拌桩和PHC管桩在高海拔冰积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受地下淤泥质土埋置深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而PHC高强管桩对该项目软基加固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软基处理中塑料套管桩的施工方法,指出套管混凝土桩与当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普遍使用的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各种振动沉管桩等路堤桩相比的优点所在,以推广塑料套管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软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如桩身具有较好的耐锤击性与较强的穿透力。基于此,本文对公路软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居业》2015,(16)
预应力管桩技术作为软基处理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软基处理效果。本文主要对预应力管桩的概况、公路软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5.
卫锋 《江西建材》2014,(4):182-182
在公路软基处理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则是预应力管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以及碎石注浆桩。本文则是简要论述了碎石注浆桩的施工原理及施工工艺,促使公路软土地基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6.
杨锦华 《云南建材》2010,(12):219-220
目前高速公路施工较少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软基处理,但此法可加快施工进度,且软基处理效果好,在未来的公路建设中应有很大使用前途,介绍预应力管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苏的公路多建在为平原水网地区,软土路基较多,高速公路路基软基大多采用水泥搅拌桩的处治方案,也有采用预应力管桩的,管桩在施工后往往出现大量渗水、路基土层液化现象,又因管桩间距较大,桩间土体未得到加固,后续施工机械无法在路基上施工作业,给施工带来难度,本文意在探讨管桩和水泥搅拌桩软基处治在施工中的应用方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公路软基处理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系统介绍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于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的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公路深厚软基加固现场试验,分别进行了桩基施工扰动及承载力分析,路基填筑过程中剖面沉降、分层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监测。从加固效果、荷载传递、工作性状等方面对等径和钉形变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公路软基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论证了钉形变径水泥搅拌桩加固公路软基的优越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钉形水泥搅拌桩在公路软基处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丰富了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陈文霞  吴建伟 《四川建材》2011,37(5):120-121
预应力管桩有着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施工速度快,造价便宜等优点,在软土地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预应力管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原理,施工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预防措施,并结合本工程下跨塘大桥桥头软基处理方法,介绍了预应力管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以下简称TC桩)是由预先打设在地基中的塑料套管内浇注混凝土组成的。以TC桩软基处理的交通运输工程为依托,对TC桩单桩和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试验以了解TC桩的荷载-沉降特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TC桩单桩和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中无明显陡降且沉降量较低,现有规范难以确定其极限承载力,故引入了5种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判定方法和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经典计算公式,并提出了3条TC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基本判定原则,表明在实测荷载-沉降曲线的基础上,Chin法较适合判定TC桩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裴凤山 《山西建筑》2011,37(20):67-68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网是软土地基加固采用的新技术,详细介绍了采用预应力管桩技术处理浸水及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总结了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中的经验体会,以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PHC管桩在深厚软土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HC管桩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但管桩用作基坑支护则是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深厚软土基坑支护是基坑支护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入工程实例,探讨了PHC管桩在深厚软土基坑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HC管桩用作基坑桩锚支护的若干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软土地区大直径中掘扩底法管桩静载荷试验,分析软土地区大直径中掘扩底法(简称中掘法)管桩承载特性,研究成果表明:在等桩径等桩长条件下,中掘扩底法管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较常规锤击法管桩低10%左右,但较钻孔灌注桩可提高30%以上;中掘法管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均呈现缓降型,单桩竖向桩基极限承载力应根据桩顶沉降量确定;在桩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中掘法管桩桩端阻力有明显提高,桩端阻力可占桩顶荷载40%~50%,呈现为端承摩擦桩,竖向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文中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大直径中掘扩底法管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楷  黄上进  林志文 《山西建筑》2007,33(17):107-108
通过对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介绍,结合工程实例对在软弱地基土中的PHC管桩设计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详尽介绍了PHC管桩在软土基坑中的应用,探讨PHC管桩选型的弯矩选择原则,对类似的软土基坑支护工程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天津成层软土地质条件下采用桩筏基础的高层建筑为背景,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上部结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对PHC管桩在地震荷载下的内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桩筏基础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角桩将产生较大的内力,减少承台对管桩转动自由度的约束可有效改善其抗震性能。有地下室的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桩顶内力将小于无地下室的结构,但其影响范围在桩顶以下10倍桩径范围内,此外,桩顶周围软弱土层的存在也会对桩顶内力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下室和桩顶周围软弱土层的综合作用,仅考虑地下室的影响可能会使管桩在地震荷载下处于不利的受力状态,改良桩顶周围土体的性质可明显降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管桩顶部内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预应力管桩在宁德地区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施工工艺参数的取得及施工的整个过程,旨在对铁路软土路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辉杰 《山西建筑》2009,35(20):125-126
结合苍南车站采用预应力管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及对重点工序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管桩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新型的预制桩型。该桩力学性能比传统的混凝土桩要优越,正广泛地用于南方软弱土层工程中。本文根据现场施工资料,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基本原理,对管桩进行合理计算模型、模拟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侧土的传力机理,对影响承载性能的桩侧土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和研究,为以后的建筑工程中采用此类管桩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