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耕地保护的政策缺陷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已经出台了众多耕地保护的政策,但是政策运行效果与政策的预期目标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认为中央政府在耕地保护政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地方政府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偏离了政策设定的目标是导致耕地保护政策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因,最后就此提出了改变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政策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耕地保护形势及政策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耕地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耕地保护任重道远。本文分析了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的耕地利用形势,指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量轻质、耕地保护激励机制不合理、耕地产权制度建设不完善、耕地保护的法律保障不得力是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存在的主要缺陷,认为综合运用经济、管制、法律等手段是当前耕地保护政策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耕地保护形势及政策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耕地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耕地保护任重道远.本文分析了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的耕地利用形势,指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量轻质、耕地保护激励机制不合理、耕地产权制度建设不完善、耕地保护的法律保障不得力是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存在的主要缺陷,认为综合运用经济、管制、法律等手段是当前耕地保护政策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几乎承担了全部的粮食生产任务,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正确理解基本农田保护,不仅要重视数量保护,更要重视质量保护和耕地生产能力保护。本文从耕地的数量、耕地的质量、土地利用形态、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的基本形势,阐述了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基本农田布局与调整的新思路,介绍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国家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等我国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制度。集中资金、主动建设、积极保护,以建设促保护,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基本农田保护的方向,必将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实现这一目标,办法无非两条:一是新增耕地,即通过对未利用土地的复垦开发和整理废弃地来增加耕地面积;二是保护耕地,即在用地过程中尽量限制土地使用者不用或少用耕地。前者因受耕地后备资源、资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限制,不可能无限量、无限期地复垦开发,况且新开发出来的生地在质量上短期内不可能等同于被占的熟地。因此,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保护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耕地质量评价类型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它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主要应用于农业和国土政策制定。本文简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质量评价发展过程与总结我国耕地质量评价的主要类型,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耕地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耕地质量评价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政策及土地污染因子,需建立不同尺度评价标准和动态评价机制,耕地资源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成果共享有利于成果应用于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部典型县域耕地等别限制因素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县域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以我国东部典型县域为例,通过ArcGIS叠加分析与数据统计,探讨耕地质量等别分布特征,系统分析区域耕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提升对策,以期为划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重点区域、开展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差别化的耕地利用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5个典型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总体较高,以中、高等地为主,有少量优等地分布;各区域耕地质量共同存在的自然限制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共同存在的利用限制因素为排水条件和灌溉保证率,此外还存在各自特有的自然或利用限制因素。土地整治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耕地质量的分布特征与限制因素,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从数量、质量及生态方面保护和管理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以联合国1993年修订的核算体系为主体中,耕地部分只反映了种植的农产品的收入,却没有反映导致的耕地资源环境污染的损失。针对耕地资源价值的低估和对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代价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对耕地资源耗竭成本、耕地资源环境降级成本和耕地资源恢复收益进行分析,采用收益倍数法、污染损失率法等评估方法构建核算模型,计算得出基于耕地资源价值调整的绿色GDP,结果显示: 基于耕地资源价值调整的绿色GDP逐年上升,耕地资源保护效果优于耕地环境整治效果;江苏省耕地环境降级成本占传统GDP比重最高且逐年波动增加,耕地污染情形依然不容乐观;江苏省耕地资源恢复收益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对耕地资源质量提升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彭杨伟 《中国矿业》2012,21(Z1):142-145
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核心机制,对于切实贯彻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提出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的科学考核机制、多部门联动机制、经济调节机制、监督惩处约束机制、技术支撑体系等,通过制度与技术手段的配合,实现耕地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耕地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对耕地资源的消费形式不同,消费强度也不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资源的消耗,耕地资源同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不断消费,本文通过具体界定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以推算合理的耕地资源消费速度,并与我国耕地资源消费情况作比较,深入分析我国经济过程中耕地资源过度消费的外在形式以及内在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耕地被占用的严重性、不合理性多年来有目共睹 ,耕地的流失正呈加速增长之势。从表面上看 ,商业用地的经济效益是工业用地的数倍 ,是农业用地的近百倍 ,但是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 ,因耕地的过度减少 ,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还将影响到其他各业的发展。本文从耕地流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耕地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对耕地资源的消费形式不同,消费强度也不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资源的消耗,耕地资源同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不断消费,本文通过具体界定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以推算合理的耕地资源消费速度,并与我国耕地资源消费情况作比较,深入分析我国经济过程中耕地资源过度消费的外在形式以及内在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出发,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探索一条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途径,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不仅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成为国土部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确保建设用地及时有效供给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建设要开展,而耕地资源有限,就必须加强土地保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上挖潜,使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平衡得以实现。要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高认识,把土地开发整理看成是顺党心、合民意、求发展的历史选择,看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光荣任务,夯实基础,建立素质高、业务精、技术好的专业队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土地整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土地整理工作,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耕地总量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实施土地整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鼓励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法律赋予土地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国家保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措施和手段,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举措,是缓解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新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也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从而使耕地资源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阳江市江城区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思路,同时提出在区片综合地价基础上结合分等成果进行征地的思路,对进行合理征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