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生牛乳为原料,探讨了普洱茶风味酸乳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普洱茶风味酸乳工艺配方及稳定剂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普洱茶风味酸乳最优配方为普洱茶0.8%、牛奶浓缩蛋白粉0.4%、白砂糖8.0%、红茶香精0.04%,该配方组合可获得口感良好,酸甜适口、风味优良的普洱茶风味酸乳。普洱茶风味酸乳最佳稳定剂组合为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0.4%、明胶0.15%、琼脂0.1%。在该稳定体系条件下,能够提供产品饱满细腻的口感,并保障产品在货架期良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2.
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是以灵芝和普洱茶为主要原料所制作的营养饮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灵芝汁添加量、普洱茶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以及柠檬酸添加量等影响复合饮料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灵芝汁、普洱茶汁、柠檬酸和白砂糖添加量分别为6%、12%、0.13%和6%,在此条件下,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经过感官检验员感官评价得到最终分值为96.83分。此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口感好,风味协调、纯正,状态均一、稳定、透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3.
研制一种普洱茶果冻食品,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将普洱茶经浸提、减压真空浓缩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工艺配方,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的检测筛选出工艺的最佳配方为:茶水比1∶30,琼脂1.0%,卡拉胶0.05%,柠檬酸0.05%,白砂糖15%,食盐0.05%,蜂蜜1.5%。通过上述优化工艺制作普洱茶果冻。  相似文献   

4.
<正>研制一种普洱茶软糖食品,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将普洱茶与水混合浸提、浓缩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工艺配方,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的检测筛选出工艺的最佳配方为:用普洱茶与水的比1:40、明胶用量为普洱茶浓缩液用量的8%、卡拉胶用量为普洱茶浓缩液用量的1.5%、琼脂用量为普洱茶浓缩液用量的0.3%、0.0125%的乙基麦芽酚、柠檬酸用量为普洱茶浓缩汁重量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普洱茶饮料配方。方法以普洱熟茶为原料,辅以白砂糖、柠檬酸钠和VC等调味剂,研制普洱茶饮料。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筛选配方后,通过感官评价,加入不同调味剂如白糖、柠檬酸钠和VC,以测试这些因素对普洱茶饮料的味道、香气、颜色和组织状态的不同影响,测定相应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筛选出普洱茶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普洱茶饮料最佳配方为:茶水比1:60(g/mL),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在25 min,白糖4%,感官评分为81.1547。结论所得产品色泽均匀一致,汤色明亮呈深红色,有原料(普洱茶)特有香气,香气宜人,酸甜爽口,滋味宜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能保留普洱茶营养价值和风味的蛋黄酥。方法以云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普洱熟茶粉添加量、水油皮油面比、烘烤时间和糖粉添加量对普洱茶蛋黄酥感官分数的影响,筛选出普洱茶蛋黄酥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普洱熟茶粉添加量2.5 g/100 g面粉、水油皮油面比40 g/100 g、烘烤时间25 min、糖粉添加量15 g/100 g面粉。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88.69。结论此工艺生产的普洱茶蛋黄酥具有茶叶特有的微弱苦味,使得蛋黄酥甜而不腻,增添风味的同时也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开发口感良好, 富有营养的玫瑰花风味南瓜子。方法 以南瓜子为主要原料, 白砂糖、柠檬酸、花青素和玫瑰香精为辅料, 瓜子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 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 玫瑰花风味南瓜子的最佳生产工艺为: 白砂糖4%, 柠檬酸0.2%, 玫瑰香精0.8%, 香精与花青素的最佳配比为1∶4, 瓜子去膜后在100 ℃温度下烘烤6 h, 于160 ℃爆炒300 s。结论 该研究为玫瑰花风味南瓜子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用纯牛奶、红茶、板栗壳棕色素和巧克力香精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一种新型巧克力风味奶茶。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了巧克力风味奶茶的工艺配方以及复配稳定剂。结果表明,在纯牛奶添加量为40%,茶汁添加量35%,板栗壳棕色素添加量1%,巧克力香精添加量0.07%,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05%,蔗糖酯添加量0.07%(均为质量分数),卡拉胶添加量0.06%的条件下,所制得巧克力风味奶茶色泽均匀、香味协调、口感圆润、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以普洱茶为原料,通过浸提、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普洱茶粉,与产品胶基混合制成普洱茶风味口香糖.本文主要探讨普洱茶汁浓缩、干燥的最佳工艺,以及茶粉用量对口香糖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汁最佳浓缩条件为:β-环糊精3.0%、蒸发温度55℃,真空度-0.08MPa,最佳干燥条件为:3倍原茶叶重量的蔗糖、蒸发温度55℃、真空度-0.09MPa、7h.口香糖生产工艺中荼粉最佳添加量为50g/300g胶基.  相似文献   

10.
以明胶、白砂糖、85%糖浆、柠檬酸、水蜜桃香精、胭脂红为主要配料,研制出具有较好口感的水蜜桃口味软糖。最佳配方为:明胶18%,白砂糖与85%糖浆配比1:1,柠檬酸1.5%,水蜜桃香精0.1%,胭脂红0.4%。该产品口感独特,风味诱人,并具有良好的咀嚼性和弹性,对明胶类软糖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鲜牛奶、白砂糖、焙茶粉、果胶和稀奶油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发酵菌种,制备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以离心沉淀率、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的配方。结果表明,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8.5%、焙茶粉0.30%、果胶0.35%、稀奶油1.5%。在此优化条件下,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呈浅褐色,口感清爽细腻,茶香浓郁,奶香突出、酸甜适宜,感官评分为90分,离心沉淀率为1.04%,产品稳定性良好,产品质量指标满足国标GB 19302—2010《发酵乳》要求。  相似文献   

12.
The sugar standard implemented under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ha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standardizing the production of China's sugar industr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gar industry and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sugar product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tandard and industrial standard of white granulated sugar, and analyze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uch as sensory indicators,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and health indicator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hite granulated sugar product standard, the sucrose content of the same level of white granulated sugar has not been adjusted, while the standard for indexes other than sucrose content, have been improv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ugar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white granulated sugar, 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a's national standard of white granulated sugar has kept pac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  相似文献   

13.
菊花绿茶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茶、菊花为主要原料,研究了菊花茶饮料加工工艺中的最佳浸提方法和条件,确定了饮料的最佳调配比例。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水浴法浸提得到的浸提液品质较常规水浴法的好,微波辅助水浴法浸提绿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比1∶100、pH5、微波功率为400W条件下处理4min、90℃水浴锅中浸提10min;菊花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80、微波功率为175W条件下处理10min、80℃水浴锅中浸提15min。饮料最佳调配比例为绿茶汁40%、菊花汁50%、白砂糖2%、柠檬酸0.02%。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仓储环境的差异,普洱茶在贮藏过程中偶尔会产生"金花"。以金花普洱茶(熟茶)为实验材料,并以同批次普通普洱茶(熟茶)为参照,对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咖啡碱、水溶性糖、儿茶素类等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平板划线法对"金花"菌进行分离和菌落数量测定,并结合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金花"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金花普洱茶(熟茶)和普通普洱茶(熟茶)在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EC、EGC、茶黄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金花普洱茶(熟茶)中茶红素、水溶性总糖、没食子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普通普洱茶(熟茶),EGCG、茶褐素含量略低于普通普洱茶(熟茶);在普洱茶贮藏过程中分离出3株"金花"菌,分别鉴定为Aspergillus pallidofulvus(相似度99.9%)、Aspergillus sesamicola(相似度99.8%)、Penicillium manginii(相似度99.6%)。其中Aspergillus sesamicola为优势"金花"菌种,占"金花"菌群数量总量的66%。首次对普洱茶贮藏中的"金花"菌进行了鉴定,初步分析了"金花"菌对普洱茶(熟茶)品质的影响,为"金花"菌在普洱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普洱熟茶在不同溶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构建一种有效提取普洱熟茶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物质的方法.方法 以普洱熟茶(2008年生产)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剂萃取的萃取层为分析供试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内外资制糖企业生产的白砂糖产品质量进行比对,总结出我国内外资制糖企业白砂糖产品质量差异,分析了外资制糖企业白砂糖产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金银花凉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制作鱼腥草、金银花复合保健凉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鱼腥草汁和金银花汁配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试验因素,以产品的色泽、风味、组织形态等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该复合凉茶饮料的最佳配方,即鱼腥草汁/金银花汁为1∶1,白砂糖的添加量为8.0 g/100 mL,柠檬酸的添加量为36 mg/100 mL,β-环状糊精的添加量为0.15%时,该鱼腥草金银花凉茶饮料呈棕黄色,澄清无沉淀,均匀一致,酸甜适中,清爽可口,具有鱼腥草和金银花的天然风味。  相似文献   

18.
以红皮洋葱为主要原料,通过对洋葱片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去辛辣味等工艺处理,对不同风味的洋葱片进行调香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将洋葱在5%Nacl 溶液中护色20min、煮制2min。最佳配方:鲜味葱片味精0.6%,五香粉0.3%,白砂糖0.3%;辣味葱片:味精0.3%,辣椒粉0.3%,白砂糖0.3%;烧烤味葱片:味精0.3%,烧烤香粉0.6%,白砂糖0.3%的,调香后于85℃下热风干燥2.5小时,洋葱片的风味最佳。研制出的风味洋葱片色泽淡粉红、口感酥脆、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9.
黄结  覃思 《中国酿造》2017,36(9):78
在制糖干燥包装车间中找到白砂糖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的污染来源,建立白砂糖污染微生物的溯源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结合的溯源方法,在制糖干燥包装车间的生产线上进行样品污染菌出芽短梗霉的溯源。在车间的白砂糖、通风口空气、排风口空气、鼓风机表面、干燥机表面等均分离出出芽短梗霉,这几株菌的特异性DNA序列和蛋白质指纹图谱相似度极高。白砂糖与车间环境之间存在交叉污染,需加强该车间的清洁及消毒灭菌工作,需在该车间的通风口和排放口配置高效过滤网。构建以传统形态学、PCR技术和MALDI-TOF MS技术结合的白砂糖微生物溯源方法,为制糖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