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云辉 《净水技术》2021,40(6):28-34,61
微孔曝气因其较高的氧传质效率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最常用的曝气技术之一.文中综述了影响微孔曝气氧传质效率的因素,包括工艺条件、污水水质条件、环境因素等.但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微孔曝气器的污染成为对氧传质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文中对累积于微孔曝气器表面及气孔内的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结垢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总结,探讨其污染机理,以期为微孔曝气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透气微孔膜是当今世界上发展迅速、引人注目的新型功能膜材料.阐述了透气微孔膜的发展现状.并对透气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微孔形成机理及透气机理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将分形和分数维概念用于碱矿渣水泥硬化体中微孔结构的研究,并通过对压汞仪测定孔结构(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测试数据的分析证明:碱矿渣水泥硬化体中微孔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其容积分数维越大,微孔占有空间的结构越复杂.因此,该方法为水泥硬化体中微孔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SiC纤维中存在一定量的微孔,纤维中微孔含量的测定,对制备吸附纤维或高强度纤维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纤维中的微孔有的处于开孔状态,有的处于封闭状态或开口较小,用N2吸附法难以完全测定,只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也只能得到微孔的比例.本文通过两种方法对照,确定了纤维中的微孔含量,900 ℃和1200 ℃裂解纤维的微孔孔容分别为0.00011 cm3/g和0.00062 cm3/g..  相似文献   

5.
飞机用微孔塑料连续挤出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飞机用微孔塑料连续挤出成型技术.分别从聚合物的塑化、均相聚合物,气体体系形成和微孔发泡三个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对微孔塑料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最新的微孔塑料挤出成型技术.强调连续挤出成型仍然是最具有产业化优势的成型技术.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以偏氯乙烯聚合物为碳源,通过高温直接炭化制备微孔为主的多孔炭,及炭化、催化活化和模板法制备中孔-微孔复合多孔炭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影响2种新型多孔炭制备过程中炭材料孔隙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偏氯乙烯聚合物基微孔和中孔-微孔复合多孔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催化剂负载和吸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认为偏氯乙烯聚合物基多孔炭属新型...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微孔膜的强疏水性导致在膜分离过程中驱动力高和易污染,需要亲水化改性.亲水改性方法主要有共混法、表面吸附法、表面接枝法等。目前主要是对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改性,但表面改性容易对膜的微孔造成影响。共混法是最有效和应用前景的方法,是以后聚丙烯微孔膜亲水改性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综述微孔纳米复合塑料的成型方法、介绍微孔纳米复合塑料成型时所用的发泡剂以及特点,分析纳米填料对纳米复合微孔塑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综述纳米填料对纳米复合微孔塑料性能的影响,并对聚合物纳米微孔发泡塑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微孔发泡注塑技术是实现塑料轻量化设计的重要途径.在简要回顾微孔塑料发泡注塑成型工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的发展动向.从注气、塑化、注射、模具和辅助系统等五个模块,分析总结工艺要求及多种国外产业端的先进设备特点和解决方案.文中重点论述多个成功应用的生产设备创新案例,并对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和设备的未来发...  相似文献   

10.
不同聚丙烯材料共混的微孔发泡成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PP)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将两种PP材料共混来改善PP的发泡性能,研究PP材料性质对共混体系微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各种发泡温度下使用纯PP材料很难制得泡孔结构好的微孔材料,而两种PP材料共混以后再进行微孔发泡,泡孔结构得到了改善.与两种相似熔点和黏度的PP共混材料相比,在高黏度的PP中混入少量的低熔点、低黏度PP时,可以制得泡孔结构更好的微孔材料.研究了共混比例对泡孔形态的影响,并从熔体黏弹性和结晶性能两方面分析了泡孔结构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Electrochimica acta》2001,46(1-2):75-84
With the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the connection reliability between integrated circuits (IC) and the external circuits has become important. Electroplating and electroless plating have been applied for the metalliz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Recently, advanced plating technology is strongly in demanded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because many devices are becoming finer and more complicated. In this paper, we focus mainly on the plat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 bump formation by electro and electroless plating, via-filling by copper electroplating, improvement of adhes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insulation layer and the deposited metal, and the preparation of 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rticl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2.
任泽民  刘代俊 《应用化工》2012,41(2):214-216
针对熔盐提钒工艺中碱浓度高,难以继续分离的问题,采用电渗析法来降低pH值。讨论了电流密度、极室流速对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极限电流密度约为0.03 A/cm2,极室流速可控制在200 mL/min。  相似文献   

13.
李明 《氯碱工业》2010,46(12):23-24
简要分析了离子膜电解槽直流电耗升高的原因,提出了降低直流电耗的3个措施,并简要论述了这3个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离子膜电解装置的腐蚀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家悟 《中国氯碱》2007,(12):33-36
对离子膜电解装置在使用中产生的化学腐蚀、间隙腐蚀、泄漏电流腐蚀的机理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泄漏电流的腐蚀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隔膜法电解制碱运行电流最优化的意义及影响运行电流选取的主要因素。运用交叉法和数据回归法,计算出理想状态下隔膜法电解制碱的最佳运行电流。  相似文献   

16.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那坡县为例,论述了百色市那坡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现状,分析发展沼气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楼敏 《中国氯碱》2009,(6):25-27
简述了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给出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阐述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现场总线技术在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应用中需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岸海域石油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近岸海域石油污染的现状,讨论了海洋中石油的存在形式和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危害,并介绍了目前通常采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近海石油污染处理手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甲基氯硅烷合成技术发展历史为线索,围绕影响甲基氯硅烷生产技术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了中国甲基氯硅烷合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就如何提高甲基氯硅烷合成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to calculate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s in bipolar electrochemical reactors is proposed.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s are deduc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the voltage balance in the reactor with a voltage balance including the electrolyte inlet and outlet. Thus, equations to predict the effect of geometric and operational variables on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s at the electrodes are reported. The parameters acting upon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s were lumped into two dimensionless variab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s are discussed. The primary current distributions are obtained as a limiting case. Comparisons between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primary current distribution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