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韧性城市发展间的耦合诉求,提出“源—流—汇”三维生态韧性评价方法,并使用2005—2017年天津市TM/ETM+影像和ASTER GDEM数据,通过韧性源识别、生态足迹核算及最小累积阻力模拟分别对三种韧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流—汇”生态韧性评价法能有效测度城市的韧性强度,三种韧性指标的组合共同决定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天津市中心城区各组团韧性强度空间分布不均,三项指数对城市整体生态韧性水平的影响各异,其中韧性源指数是生态安全阈值划定的条件,应保持在1.5<Ts>2的范围内;韧性流指数是城市形态弹性调节的标准;韧性汇指数是城市空间安全扩展的瓶颈,Td>0.35下的增量建设会突破生态环境容量;并借此提出天津市生态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经典Terzaghi固结理论模型通常仅考虑外荷载变化引起的土体固结,而没有考虑工程中真空井点降水、回灌等问题引出的局部源汇对土体固结过程的影响。为此在Terzaghi模型基础上,采用一阶导数的不连续性引入局部源汇条件,然后按分离变量法导出了存在局部源汇的Terzaghi固结解析解。结合算例简要分析了定常源汇情况下双面排水地基中超静孔压的分布规律,以及局部源汇引起的固结度与传统的荷载引起的固结度的差异规律。结果表明:源汇点埋深、源汇强度和土层固结系数对负超静孔压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影响;超静孔压的空间分布形态以源汇点为界分为上下两段曲线。此可用于分析工程中源汇问题引起的地层沉降或抬升等工况。 相似文献
3.
如何厘清城市内部旅游流空间集散特征是城市旅游协调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洛阳市为案例区,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基于核密度空间分析、时间分层法,探究了洛阳市旅游流空间集聚和扩散特征.研究发现:①城市旅游流空间集聚总体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斑块化、小区域"和"一极多核"的特征.②城市旅游流空间聚集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季相特征,冬季... 相似文献
4.
交通网络配流问题是将实测或预测的交通分布量按照特定的出行规则分配加载至具体的道路网中,并根据相应算法求解得到各道路路段与交叉口节点的交通流量。首先介绍了有关交通配流的基本方法及性质,总结了常用的平衡及非平衡交通配流模型。考虑到平衡模型求解困难且算法运算时间长,将非平衡配流模型解法运用到平衡配流中去,以寻求复杂平衡问题的高效解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数据种类、来源日趋多样化,以手机信令数据为主的多源数据已成为分析城市交通发展及规划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型数据对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进行评价,并提出基于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所需的多源数据类别、提纯方法及信息化流程。在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与方法步骤。以上海市松江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为例,对T1/T2线进行分析评价,为未来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江新桥桥位距离旧桥桥址较近,因此其钻孔桩施工有可能对既有二桥桥墩和上部结构产生影响。假定土体为各向同性弹性体,利用Sagaseta(1987)提出的源汇法来对钻孔桩施工产生的土体位移进行研究,对计算成果进行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开放小区的提出能否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已成为热议,鉴于小区区域分布、建筑结构、车流通量、服务主体、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量等限制条件,根据文献研究法选取5个评价指标为:平均延误时间、排队长度、平均出行时间、行程延误时间、路段车流量,利用原始路阻函数~([1])T_(ij)=A_(ij)+B_(ij)F_(ij)和Braess悖论判别标准,引入VISSIM和MATLAB数学软件进行参数拟合,根据模型得到在道路节点处增加绿化隔离带以减少交通事故率和在小区内部增加道路网络节点以便于分流车流量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初期雨水弃流至市政污水管道可有效减少雨水受纳水体的污染,同时降低雨水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成本。建筑小区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可分为容积式、半容积式、切换式、流量式、雨量式等多种型式。从构造、原理、特点等方面对现有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建筑小区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选用提供帮助,并对今后初期弃流装置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利用湍流k-ε模型及离散相模型(DPM)研究了小区外交通源(线源)排放颗粒物对小区内环境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有、无围墙情况下,小区内环境受交通源污染物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围墙对颗粒物有很好的阻挡作用。因围墙的存在,颗粒物大部分积聚在小区外、围墙附近。虽然部分颗粒物能够进入小区,由于其浓度很低,小区环境基本不受影响。但是,无围墙存在时,颗粒物无阻挡地进入小区,小区受交通源颗粒物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前排建筑物的迎风面和绕流区域。 相似文献
10.
多网融合技术是智能化小区子系统运行的平台,是智能化小区建设的基础,是一条解决各控制系统融入IP网的高速信息公路。在多网融合技术架构下,采用多媒体平台可以使子系统协议进行有效融合,达到综合集成的目的,为小区智能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综合衡量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间布局形式的复杂性及交通流运行的有序性,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建立复杂度模型。选取冲突点及冲突概率作为影响复杂度的主要因素,应用图示法及摄影测量方法阐述冲突点的求解过程,采用统计分析及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冲突概率的计算模型,通过具体算例求解不同空间布局形式的交叉口在不同交通需求下的复杂度数值。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类型交叉口而言,其复杂度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同一流量条件而言,不同类型的交叉口其复杂度随车道数的增加而增加。复杂度是交叉口运行状态综合性的量化指标,可应用于城市路网的规划及交叉口的安全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问题,选取了一次最大冲出量、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最大相对高差、松散物源储量、泥砂补给段长度比、日最大降雨量、人口密度、植被覆盖率1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正态云的评判模型。并以三条实测泥石流沟为例,对熵权法进行改进获取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实测值利用正态云发生器得到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权重求得综合确定度,从而判断各条泥石流沟的易发性。 相似文献
13.
建筑围护结构的严密性对正压送风系统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建筑中的各种开口的流量特征也在同时影响了正压送风系统的风量计算。研究这两个因素的确切规律是正压送风系统精确设计的前提。文章就这两个因素的作用规律作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乐居"理念的发展过程及内涵,从传统人居环境的各个层面分析了传统空间语言下乐居思想的表达方法,并相应地从空间层次、文化传承、人与环境的关系、社会融合、居住与就业的关系、居住与公共活动空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乐居社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Envelope flow models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esign of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 Such models rely on specification of the discharge coefficient, Cz, of ventilation openings, such as air vents and chimneys (stacks). Current practice is to make use of values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tests under still-air conditions. These values may not be appropriate when the ventilation is due to wind, due to the external flow around the open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unsteadiness of both the velocity and pressure fields. Experimenta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a wind tunnel on two types of openings, namely a sharp-edged orifice (flush to the wall) and a long opening (chimney). Using an analytic result for the still-air case and simple dimensional analysis it is argued that the local crossflow velocity ratio, V/ u,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the orifice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pport this (as do some simple CFD calcul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sharp-edged opening are similar to earlier work on generally larger openings. For the long opening the effects of external flow are smaller.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s are negligible when the outlet of the opening lies in the external flow. Estimates are made of the consequential uncertainties arising in envelope flow calculations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design. 相似文献
16.
以某黄河铁桥为例,结合有限元分析,介绍了基于断裂力学的既有铆接铁路钢桥剩余寿命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了传统疲劳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该桁架剩余寿命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源大数据,从对外交通设施区域联系水平和城市群人口联系特征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可达性上,长株潭城市群由内向外形成了"公路+高铁"的核心交通网络、"高铁为主+公路补充"的扩展交通网络和"高铁为主+普通铁路和航空补充"的辐射交通网络;省外城市(群)中,长株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有紧密联系,对周边中小城市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省内城市中,长株潭城市群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3+5"城市群;内部联系上,长株潭城市群内部交互强度与成熟城市群还有差距,一体化尚处于初步对接阶段。 相似文献
18.
水力压裂体积张开度是指水力作用引起的单位体积岩石内部张开体积大小,包括孔隙体积张开度和裂缝体积张开度,是进行水力压裂效果预测和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了建立孔隙–裂缝融合一体的水力压裂体积张开度模型,提出一个三阶段水力压裂体积张开演化过程模型,利用孔隙弹性力学理论和黏聚断裂损伤演化模型,建立三阶段的体积张开度演化表达式。通过将裂缝体积张开度与经典平行板裂缝张开宽度的演化规律进行匹配拟合,将断裂传播机制对裂缝张开度的影响纳入到体积张开度模型。该模型在孔裂隙的弹性张开网络中引入平行板裂缝,实现经典平行板裂缝理论与孔隙弹性理论的有机融合。作为实例,阐明在4种极限断裂传播机制下,如何利用该模型对水力压裂张开度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Well-established equations exist for calculating mass flow rates of thermally buoyant gas layers out of openings. The present work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deriving such an expression in two-dimensional flows for non-uniform approach velocities induced by the layer's buoyancy. The method makes a number of assumptions, lead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otal energy equation at a virtual vena contracta outside the opening. The resulting mass flow formula is quantitatively equal to the established formula for a wide exit and Cd = 0.6, i.e., for a deep downstand, and so agrees with published data as well as does the existing formula. The two formulae diverge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Cd and for gas flows much hotter than 300 °C. Since the new formula gives more pessimistic (i.e., larger) mass flow rates for wide openings with no downstand (and hence larger extract fans or vent areas in the smoke reservoir “downstream” of those openings), it is suggested that it should be used by designers of smoke ventilation systems in such circumstances. It is also deduced that, for “realistic” buoyant-layer flows, the mass weighted average
is typically 0.73 θmax for θmax 300 °C. 相似文献
20.
从应急监测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应急决策与救援能力、日常管理4个维度建立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将云理论与物元方法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估模型.通过与基本物元模型、模糊物元模型进行实例比较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