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3维采集设备的日渐推广,点云配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然而,传统方法在低重叠、大量噪声、多异常点和大场景等方面表现不佳,这限制了点云配准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面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性,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的点云配准方法开始出现,本文将这种方法称为深度点云配准,并对深度点云配准方法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首先,根据有无对应关系对目前的深度学习点云配准方法进行区分,分为无对应关系配准和基于对应关系的点云配准。针对基于对应关系的配准,根据各类方法的主要功能进行详细的分类与总结,其中包括几何特征提取、关键点检测、点对离群值去除、姿态估计和端到端配准,并重点介绍了最新出现的一些方法;针对无对应配准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特点并对无对应与有对应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性能评估中,首先对现有主要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总结,给出其适用场景。对于真实数据集,给出了特征匹配、点对离群值去除的对比数据,并进行了总结。在合成数据集中,给出了相关方法在部分重叠、实时性和全局配准场景下的对比数据。最后讨论了当前深度点云配准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飞行时间3维相机的多视角散乱点云优化配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基于飞行时间(TOF)原理的3维相机实现物体完整表面的3维点云重建过程中,多视角散乱点云配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配准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目标功能函数,并结合相邻点云的转换矩阵对该目标函数进行最小化求解,直接获取任意位置的点云到基准点云所处坐标系的绝对转换矩阵,避免了对连续点云之间的配准而引起误差的累加。对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点云配准速度的同时,提高了多视角点云配准的精度,物体点云模型重建效果较好,有利于实现后期3维曲面网格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维工件点云配准方法存在配准精度低等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FPFH)初始匹配与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在配准前使用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初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点云数据;其次,使用FPFH算法提取点云特征,进行特征匹配,求得初始变换矩阵;再次,使用ICP算法对初始变换矩阵进行增益,求得最终变换矩阵;最后,完成点云精确配准。基于三维工件点云,将本文算法与经典算法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配准精度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雷  付鲲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4):999-1003,1024
针对仅使用群智能优化算法及点云空间信息进行点云配准时,优化过程寻找两片点云对应点耗时较长,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曲率信息的人工蜂群点云配准算法。算法根据曲率信息提取特征点,通过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得到可以使两片点云重合的最佳变换矩阵。在种群优化过程中根据曲率信息约束对应点寻找范围,缩小参与计算点云的规模。对比实验表明,与仅采用随机选点方法和使用点云空间坐标信息的配准算法等相比,所提出算法可以在不降低配准精度的同时,有效加快配准收敛速度,显著缩短点云配准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点云数据处理中,点云配准是重要的中间环节。好的点云配准为构建高精度的模型提供了保证。点云配准的关键在于求解变换矩阵。通过对比目前常用求解变换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VD)算法和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构建一个新的矩阵指数来表示变换矩阵;其次,为提高整体点云配准的速度,采用K-D tree法来搜索最近点;接着,运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去除错误的点云,以减少点云迭代次数;最后,运用提出的矩阵指数来求解变换矩阵,以完成点云配准。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配准精度和速度上都优于SVD算法和LM算法。该方法为点云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汤慧  周明全  耿国华 《计算机应用》2019,39(11):3355-3360
针对低覆盖点云配准的时间复杂度高、收敛速度缓慢以及对应点匹配易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利用体积积分不变量计算点云上点的凹凸性,并提取凹凸特征点集;然后,采用基于混合流形谱聚类的分割算法对特征点集进行区域分割,并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对区域进行配准,从而实现点云的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通过区域分割可以大幅提高点云区域的覆盖率,并且无需迭代即可计算刚体变换的最佳旋转矩阵,其配准精度比已有算法提高了10%以上,配准时间降低了20%以上。因此,所提算法是一种精度高、速度快的低覆盖点云配准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质量三维点云数据配准精度不足、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低质量点云的精确、快速配准,提出一种基于子图匹配和强化学习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将三维点云配准转化为一系列离散的刚性变换连续作用结果,利用强化学习策略训练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以迭代输出刚性变换动作;然后对于模型架构,采用双流主干网络分别提取源点云与目标点云的局部特征信息,设计交叉图注意力模块将源点云图和目标点云图中的相似节点关联起来,使用带选通向量的加权实现图节点的聚合,分别获取源点云图与目标点云图的全局特征表示;最后融合源点云图与目标点云图的全局特征,基于融合特征预测离散的刚性变换动作.强化学习策略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点云配准算法的泛化性,在加入交叉图注意力模块后,点云配准的精度及效率也进一步被提升.在ModelNet40和ScanObjectNN这2个公共基准数据集上与最新的点云配准方法 ReAgent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将旋转误差的均方差数值降低至少0.16,各向同性旋转误差数值也降低至少0.16,有效地提升低质量点云配准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提高彩色物体配准的精度,针对3维点云颜色信息易受光照条件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照补偿的RGB-D(RGB Depth)点云配准方法。方法 引入同态滤波算法,并将模型对象的3维点云转化成线性点序列,从而对颜色信息进行光照补偿,以提高颜色信息的一致性;获取模型的颜色和几何特征并加权组合成混合特征,以此定义源点云的特征点,并运用K近邻算法搜索其对应点;用奇异值分解(SVD)得到配准的刚性变换矩阵。结果 进行传统的迭代最近点法(ICP)算法、深度信息与色调相结合的算法以及本文算法在不同的光照强度组合的模型配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网面凹凸均匀的大卫模型上,配准时间及特征点匹配平均误差方面均约减少到对比方法的1/2;在网面光滑的barrel模型和网面凹凸不一致的阿基米德模型上,特征点匹配平均误差约分别减少到对比方法的1/6和1/8。此外,与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uper 4PCS)、彩色点云配准算法在不同组合光照强度下进行对比实验,针对4种不同的网面结构模型,本文算法的SIFT特征点距离平均误差全距约减少到对比方法的1/5。结论 利用同态滤波算法抑制光照影响,提高了颜色信息的一致性,在一定效果上消除了光照强度不均匀对3维点云配准精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视角三维测量中多片点云重叠区域提取及高精度配准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视角异源低重叠率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基于点云之间的初始位置,互相计算源点云和目标点云彼此的最近点集,自动提取两片点云重叠部分;然后使用迭代最近点算法精配准重叠点云。通过法向量特征进一步提高点云配准精度,并提出改进点云法向量估计算法用以剔除错误匹配点对,显著减小了复杂结构点云配准的距离均方根误差。结果表明,使用经典点云数据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并通过多视角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采集点云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算法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点云配准方法,虽然配准精度高,但收敛速度慢,对含噪声、覆盖率较低点云的配准效果不佳。鉴于此,本文提出3种ICP算法的改进方法。针对含噪声的点云,采用概率ICP算法来抑制噪声点对配准结果的影响,提高配准精度;为了提高点云配准速度,采用坐标ICP算法实现点云的快速配准;针对低覆盖率点云,采用盒子ICP算法实现配准,可以大大提高配准精度和速度。通过兔子点云配准实验表明,3种改进的ICP算法在点云配准精度和速度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均为有效的点云配准方法。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3D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is a crucial topic in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computer vision and robotics fields. The core of this problem is to estimate a transformation matrix for aligning the source point cloud with a target point cloud. Several learning-based methods have achieved a high performance. However, they are challenged with both partial overlap point clouds and multiscale point clouds, since they use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to find the rotation matrix without fully considering the scale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previous networks cannot effectively handle the point clouds having large initial rotation angles, which is a common practical case.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learning-based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network, namely HDRNet, which consists of four stages: 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correspondence matrix estimation, feature embedding and fusion and parametric regression. HDRNet is robust to noise and large rotation angles, and can effectively handle the partial overlap and multi-scale point clouds registr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is trained on the ModelNet40 dataset, and compared with ICP, SICP, FGR and recent learning-based methods (PCRNet, IDAM, RGMNet and GMCNet) under several settings, including its performance on moving to invisible objects, with higher success rate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generality of our model, we also further tested our model on the Stanford 3D scanning repository.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维数据采集设备的成熟与普及,由激光雷达、结构光传感器和立体相机等设备采集的点云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以此研究出针对点云的配准、分类、分割和跟踪等算法,推动了点云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进展。点云配准是点云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找到一个刚性变换运动参数,使得运动参数作用于源点云后能够与参考点云对齐。传统的点云配准方法大多存在着对初始位姿、异常值敏感等问题,而计算智能方法在处理点云配准问题,例如去除孤立点或求解矩阵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能够适用于点云重叠程度低的情况,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性。这种方法不依赖于问题本身特性,也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模型,只需要求出替代真值解的近似解,大幅简化了计算量。在计算智能中,深度学习因其强大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点云配准问题,同时由于进化计算的强大全局搜索能力以及模糊逻辑对不确定性的良好适应能力,许多研究也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配准问题。本文对点云配准领域中的计算智能方法进行全面讨论,分别从基于深度学习、进化计算和模糊逻辑的点云配准方法这 3 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对传统的点云配准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讨论,旨在以更全面、清晰的方式总结点云配准问题上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点云作为一种重要的3维数据,能够直观地模拟生物器官、组织等的3维结构,基于医学点云数据的分类、分割、配准、目标检测等任务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医学以及个性化医疗器械辅助设计与3D打印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点云算法逐步由传统算法扩展到深度学习算法中。本文对点云算法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总结目前用于医学领域的点云方法,包括医学点云的特点、获取途径以及数据转换方法;医学点云分割中的传统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以及医学点云的配准任务定义、意义,以及基于有/无特征的配准方法。总结了医学点云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的限制和挑战:1)医学图像重建的人体器官点云分布稀疏且包含噪音、误差;2)医学点云数据集标注困难、制作成本高,可用于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公开数据集非常稀少;3)前沿的点云处理算法大都基于自然场景点云数据集训练,这些算法在医学点云处理中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还有待验证。随着医学点云数据集质量和数量的提升,医学点云处理算法的研究将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4.
Kinect采集的点云存在点云数量大、点云位置有误差,直接使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对点云进行配准时效率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法向量夹角的改进点云配准算法.首先使用体素栅格对Kinect采集的原始点云进行下采样,精简点云数量,并使用滤波器移除离群点.然后使用SIFT算法提取目标点云与待配准点云公共部分的特征点,通过计算特征点法向量之间的夹角调整点云位姿,完成点云的初始配准.最后使用ICP算法完成点云的精细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ICP算法相比,在保证点云配准精度的同时,能够提高点云的配准效率,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16.
徐景中  王佳荣 《计算机应用》2020,40(6):1837-1841
为克服迭代最近点(ICP)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线特征及ICP算法的地基建筑物点云自动配准方法。首先,基于法向一致性进行建筑物点云平面分割;接着,采用alpha-shape算法进行点簇轮廓线提取,并拆分和拟合处理得到特征线段;然后,以线对作为配准基元,以线对夹角和距离作为相似性测度进行同名特征匹配,实现建筑物点云的粗配准;最后,以粗配准结果为初值,进一步采用ICP算法完成点云精确配准。利用两组部分重叠的建筑物点云进行配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由粗到精的配准方法能有效改善ICP算法对初值依赖的问题,实现具有部分重叠的建筑物点云的有效配准。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配准方法难以提取大范围机载LiDAR点云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2片待配准机载LiDAR点云高程数据相关的点云自动配准方法。首先,将待配准点一定范围内的点云拟合局部曲面;然后,在另一点云片中确定搜索区域,利用拟合结果求解搜索区域内的点云在拟合曲面上的高程;最后,通过计算拟合高程与实际高程的相关系数,选择搜索区域内相关系数最大位置作为配准的关键点参与点云配准,反复迭代直到完成配准。文章用实际采集的机载LiDAR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并与传统的ICP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配准精度上能达到较高的水准,能够满足机载LiDAR点云配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