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柳林泉域水文地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林泉域岩溶水水化学类型及分带规律,并对其形成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是矿化度较低的优质淡水,水中优势阳离子为Ca2+、Mg2+,优势阴离子为HCO3-;水化学类型从补给区到深埋区经历了HCO3-Ca·Mg、HCO3-Ca→SO4·HCO3-Ca、HCO3.SO4-Ca·Mg→Cl.SO4-Na·Ca、Cl·SO4-Na的变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化学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2016年6月,实测柳林泉水流量下降到0.6 m~3/s,低于规划保护目标的全年平均流量0.7 m~3/s的最低要求,泉域生态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柳林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呼吁加快柳林泉域水资源保护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3.
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演化及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演化机理,在对柳林泉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岩溶水阴阳离子组成和矿物饱和指数入手,分析了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建立逆向地球化学模型,模拟了岩溶含水层中的水岩作用。结果表明:沿地下水流动路径,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类型由补给区的HCO_3-Ca·Mg型演化为径流区的HCO_3·SO_4-Ca·Mg型,在排泄区演化为HCO_3·SO_4-Ca·Na型。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演化的主要地球化学作用为碳酸盐岩和石膏的溶解作用,且沿地下水流动路径,由补给区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共同溶解作用,逐渐向径流区的白云石和石膏溶解作用为主演化,排泄区还发生了岩盐溶解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和Na~+-Ca~(2+)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在径流区和排泄区影响岩溶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7,(11):99-102
柳林泉域岩溶水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科学合理地对泉流量进行预测对于泉域内岩溶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泉流量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对柳林泉的还原泉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柳林泉流量长期以来呈现出一定的减小趋势,但其年内的动态变化较为稳定;利用试算法确定了移动平均阶数k=1和平滑系数α=0.9;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均较好地拟合了还原泉流量,但指数平滑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移动平均模型的;两个模型预测的2016年还原泉流量均为1.95 m~3/s。  相似文献   

5.
从大气降水、河道渗漏、深层岩溶水开采、煤矿开采等方面分析了柳林泉泉水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柳林泉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海娟 《山西水利》2010,26(4):20-21
阐述了柳林泉的基本情况及该泉水在吕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根据柳林岩溶泉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西柳林泉局部区域溶质运移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吴吉春  薛禹群  黄海  张政治 《水利学报》2001,32(8):0038-0044
本文建立了用于描述柳林泉域地下水中氯离子运移行为的局部区域二维可混溶溶质运移模型。模型考虑了地下水中溶解盐分浓度变化引起的地下水密度的改变,及其导致的地下水水头的变化。该模型计算值与观测资料基本一致,说明所建模型可以用于实际。据此用所建模型预报了柳林电厂水源地投入使用后对区域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柳林泉水的基本情况,柳林泉岩溶地下水在吕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在泉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康银昌 《中国水利》2003,(4):131-132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是吕梁地区离柳矿区和离石市、柳林县、中阳县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有效发挥岩溶地下水最大效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势在必行。根据就柳林泉的岩溶地下水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柳林泉流量动态模拟及衰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柳林泉域泉流量及降水量的系列资料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GM(1,1)残差周期修正模型和不同方案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预测了泉流量动态,并对泉流量衰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差周期修正后的GM(1,1)模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还原泉流量下的回归模型较实测泉流量下的回归模型拟合误差大但预测误差小;柳林泉流量的衰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以前大气降水减少是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原因,1990年以后泉流量的衰减则是大气降水减少和人工开采量增大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1.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是吕梁地区离柳矿区的主要水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 ,欲有效发挥岩溶地下水的最大效益 ,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根据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现状 ,就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岩溶地下水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离柳煤电能源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西部,包括离石、中阳、柳林、临县、方山5个县,区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质炼焦煤堪称国宝。根据国家总体布局,离柳煤电能源区为山西煤电开发的重点区之一。大规模的开发项目需要大量的水,区内地表水因大量是洪水难以利用,中浅层地下水又水量太小,所以深层岩溶地下水成为本区开发的珍贵资源。 本区岩溶地下水属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岩溶地下蓄水系统处于离柳煤电能源区中西部,分布面积2308平方公里,含水层主要为寒武、奥陶系裂隙岩溶含水层,其中以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灰岩地层最为富水,柳林泉即出露于柳林县城以东3公里处的该地层中。蓄水系统的东、南部地区为裸露灰岩山区,除山顶有部分黄土覆盖层外,沟内灰岩裸露;中部地区上覆有离石向斜盆地,覆盖地层主要为石炭、二迭系煤  相似文献   

13.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是吕梁地区离柳矿区的主要水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如何有效发挥岩溶地下水最大效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势在必行。本文就柳林泉的岩溶地下水现状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4.
郑凡 《水资源保护》2005,21(6):66-68
太原市兰村泉域是山西省省级重点保护泉域,近年来,由于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加大,泉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甚至干枯,同时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大,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通过对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的分析,指出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是影响该区地下水的主要因素,为保证兰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几点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是山西省最重要的岩溶水资源之一,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污染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利用形势不容乐观,水资源的储量及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现状,论述了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提出了以科学利用、防治结合的用保护策略,以期能够的给决策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东风湖泉域是涉县主要的工农业和饮用水源地,近几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再加上近几年降水量持续偏低,造成东风湖泉域的地下水位加速下降。该文对东风湖泉域地下水的特点和规律作了分析和阐述,重点提出了开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兰村泉域地质、水文地质特征,针对泉域水资源补给水足、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现象,探讨和研究兰村泉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对策,以促进兰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郭庄泉域岩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对岩溶水资源进行评价及保护。采用理论频率法对郭庄泉域岩溶水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结合泉域实际提出了泉域岩溶水资源保护对策,研究成果可为郭庄泉域岩溶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兰村泉域泉源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现状环境,提出了对兰村泉域泉源区保护的治理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20.
娘子关泉是我国地方最大的岩溶泉,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附近,由11个大泉组成。近年来娘子关泉域存在泉水流量衰减、区域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煤矿"老窖水"潜在威胁等环境问题,在对娘子关泉域水环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