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平房地区探明油气储量与资源量很不相称,且探明储量集中在构造主体部位。从构造、沉积、储层和试油试采等入手,研究该区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分布和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油气成藏受正向构造、断裂活动、火山岩分布和砂岩储层的多重控制。构造主体部位中深层及东西两翼的沙一、沙三段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查干花次凹位于长岭断陷东部,由于对该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勘探工作的进展。本次研究对该区的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查干花次凹内各构造带的成藏主控因素,指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对该区的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惠民凹陷商河构造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整体表现为东西走向的单斜构造带,自西向东发育着两个北东走向的微幅正向构造带,西部构造幅度大,东部构造幅度宽缓,被四条近东西走向南倾的三级断层所切割,由南到北划分为5个断阶带。目前发现的油藏主要沿着构造脊富集,在构造脊上具有含油连片的特点,在5个断阶带上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通过对商河构造的构造特征、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演化特征分析,结合油藏分布现状进行油藏解剖,认为商河地区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为:①构造背景控制着油气富集区;②断面特征控制着油气的输导方式;③主要输导断层控制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4.
辽河坳陷中央凸起南部潜山带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针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油气成藏特点,借鉴大民屯和兴隆台潜山内幕成藏勘探的成功经验,从中央凸起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入手,开展了潜山构造形态、内幕结构、输导体系、油气保存等成藏条件研究,突出断裂对圈闭形成、储集空间分布以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源-储配置关系对成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成藏特征等研究,将研究区基岩油藏划分为顶部风化壳型块状油藏和内幕层状裂缝型油藏两种油藏类型,并建立了研究区基岩立体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务构造带断裂发育,与油气运聚成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构造带断裂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阐明了断裂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河西务断层活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不同位置活动强度和活动时期差异使构造带演化具有分段性特征,南部形成时间较早,中深层(Ek-E s3)含油气;北部较晚,浅层含油气(E s2-Ed)。不同层段断层封闭性具有规律性,中深层反向断层封闭性好,浅层反向、顺向断层封闭性取决于断距和两侧岩性配置关系。河西务断层不控制油气分布,次级断层控制;断层封闭性好有利于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过对大民屯凹陷不同类型潜山的探索,形成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成藏的新认识,突破了"潜山油藏"的概念,提出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勘探理念,并对其控制因素形成了系统认识。本文主要从优质的烃源岩分布、上窄下宽的特殊地质结构、优势基岩的储层发育及有利于基岩成藏的高效输导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成藏的地质背景。并指出了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是优势储集层的分布及有利的源储配置,且断裂性质与油气富集程度具有密切关系,逆断层、大断距正断层附近是基岩内幕油气藏富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束鹿凹陷内规模大、埋藏浅、构造简单的圈闭已基本钻完,其潜山油气藏的开发迫在眉睫.由于区块内的潜山油气藏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成藏模式不清,因此运用石油地质学的理论结合现有地震、岩石学等资料对洼槽带、斜坡带和凸起带潜山油气藏的主控因素及其成藏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洼槽带潜山成藏主要受荆丘断裂、台家庄断裂和上覆...  相似文献   

8.
歧口凹陷西南缘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沙一下亚段:Es1下)广泛发育白云岩类油气藏。经过油源对比发现,油气藏原油主要来自沙一下烃源岩,其特点是成熟度较低,且油气近源充注。在此基础上,对沙一下白云岩类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发现,油源条件、储层岩性及厚度、以及储层裂缝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良好的油源条件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基础、而储层岩性是油气富集高产的根本、储层厚度是油气富集高产的保障、而储层内部裂缝的发育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文章总结了歧口凹陷油气藏发育类型,共发育两种白云岩类油气藏成藏模式,并具有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叠加连片成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卫古地区是东濮凹陷主要的油气富集区,油气主体来源于濮卫洼陷、马寨洼陷及观城洼陷,有利的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分布格局,两大断裂系统控制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东倾断裂活动结束晚,主要起油气断裂疏导作用,西倾断裂活动结束早,主要起油气封堵作用。沙三中亚段盐岩影响本区油气纵向分布。文明寨、卫城主体背斜构造油气富集,翼部发育系列西倾小断层,控制油气高点富集。断阶带内受西倾断层遮挡,油气聚集于反向屋脊式圈闭,形成断块油气藏。环洼带内含油层位单一,丰度低。  相似文献   

10.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多年来油气成藏理论层出不穷,例如对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特别是成藏模式成为热点。成藏主控因素就是在研究某个地区油气成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最能影响当地区油气富集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去理解它并应用它,一方面作为对已知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样板,另一方面作为进行未知油气藏预测的类比参考。这些研究为油气成藏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泰州组勘探程度很低,是高邮凹陷重要的勘探接替层系和资源接替领域。根据高邮凹陷泰州组地质特征及已发现油气藏的成藏特点,建立了高邮凹陷泰州组3种油气成藏模式,并进一步分析认为油源供给丰度控制泰州组油藏富集程度、有效输导体系控制油藏平面分布、断层侧向封堵控制油藏纵向规模。  相似文献   

12.
吉木萨尔凹陷具有充足的油源和良好的运聚条件。通过对吉木萨尔凹陷进行构造演化,油气成藏特征分析表明:吉木萨尔凹陷构造演化分为6个阶段,其主要成藏期次为侏罗纪中期和白垩纪末期。其中晚海西构造运动,燕山Ⅱ幕和燕山Ⅲ幕构造运动对吉木萨尔凹陷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歧口凹陷南缘近歧口生油主凹陷,烃源岩层系多、累积厚度大、其中发育沙一段和沙三段两套湖泛期优质烃源岩,近满凹分布,成藏配置优越,油源充足。具有"顺向供砂,斜坡控砂,洼槽富砂"控砂机制,多期多类型砂体受物源体系和沉积旋回的控制,平面上交互沉积,纵向上叠置发育,造就了满凹含砂的沉积格局。由此阐明了低斜坡洼槽区砂体发育,具备形成大面积岩性圈闭的条件,砂体与斜坡、烃源岩有效匹配,控制了大油气田展布,构建了"油气复式输导、优势相带控藏、油气差异聚集,叠加连片含油"低斜坡控藏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该文讨论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红连地区的油气成藏期次、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藏模式。受特殊地质背号的影响,该区成藏条件较为优越,储集体十分发育,但油源条件相对不足。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以构造及岩性油气藏发育为特色。该区油气藏为明显的两期成藏,早白垩世末为第一期成藏,晚第三纪为主要成藏期,并且形成了上生下储侧向运聚成藏模式和断层沟通下生上储运聚成藏模式。长期活动的大断裂、构造背景及岩性的上倾尖灭对油气的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阳凹陷构造演化主要受边界断层及内部各级断层的控制,边界断层的构造特征及活动性表现为沿走向的分区性及其构造沉降中心迁移变化,形成现今的"3洼2隆1斜坡"的构造格局,古近系整体表现为"南断北超"的被断层复杂化了的半地堑型断陷,新近系总体为沉降差异较小的坳陷结构。通过对凹陷构造及其控藏作用分析,认为不同时期构造活动进一步控制了烃源岩、储集岩和圈闭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构造活动的合理序次使圈闭能有效捕获油气。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研究Aryskum坳陷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取得了Aryskum坳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几点认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的成熟度宏观上控制了Aryskum坳陷的油气藏的规模;白垩系巨厚泥岩的强封盖能力纵向上有效阻挡了油气的逸散;良好的运移通道(断层、不整合面、基岩潜山风化壳等)对油气藏形成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构造条件及油气形成条件分析入手,对曹台地区太古界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油源条件、盖层条件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构造条件、储层特征对油气成藏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后期的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棵树凹陷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四棵树凹陷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末期运动影响最大,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促进了凹陷内烃源岩的发育,继承性古隆起以及油气输导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断层、构造凹槽、砂体、地层产状、不整合面等成藏要素综合分析,论证了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南部隆起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明确了该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为:古近系文昌组大量油气生成后受地层产状控制向南运移,沿砂体--不整合面疏导体系进入南部隆起带上的恩平组和珠海组后,再沿生长断层上窜进入珠江组和韩江组的圈闭中形成油藏,进而建议对该带的构造圈闭开展系列勘探,获取规模商业储量。  相似文献   

20.
杨村断裂带是金湖凹陷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带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油藏类型、油气分布特征、运聚特点和主控因素,表明杨村断裂带具有含油层系多、井段长、纵向叠置、油气复式聚集的特点。油气成藏主要受古构造背景、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后期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建立了滚动断背斜型、断阶型、隐蔽型和"新生古储"型4种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