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针对低浓度氨水捕集CO2速率慢、再生能耗高的问题,利用AspenPlus软件模拟高浓度氨水(质量分数为16%~22%)为吸收剂的燃煤电厂CO2捕集工艺系统,对比高浓度与低浓度氨水捕集CO2工艺的能耗特性与氨逃逸速率,揭示高浓度氨水脱碳过程中氨逃逸和能耗与氨水浓度、碳负载、解吸塔富液入口温度之间的关联特性。研究表明:再生过程中存在氨逃逸浓度转变的临界再生温度和贫液碳负载的限制,当氨水质量分数为20%时,再生温度不宜高于107℃,贫液碳负载率不宜低于0.25;与低浓度氨水(质量分数为4%~8%)脱碳相比,高浓度氨水脱碳工艺的CO2再生能耗可降低26.2%~32.2%,考虑氨回收能耗后的总体能耗仍可降低21.6%~25%,为低能耗氨法碳捕集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5.
6.
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减排问题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煤电厂CO2减排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氨法脱除电厂烟气中CO2具有低成本、高脱除效率等特点,但该技术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氨的逃逸。针对氨法脱碳过程中氨逃逸问题展开实验研究,采用鼓泡吸收反应器研究了聚乙二醇二甲醚(NHD)对氨逃逸的抑制效果以及氨水和NHD浓度对氨逃逸的影响,并分析了NHD抑制氨逃逸的机理。结果表明,NHD对氨逃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脱碳效率。添加5%NHD后,氨逃逸量降低24.86%,CO2的脱除效率增加10%左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氨法捕集CO2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碱渣法烟气脱硫既可以解决碱渣排放的问题,又降低燃煤电厂运行成本,给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随着脱硝设施的完善,氨逃逸排放指标异常波动情况频繁发生,通过对碱渣脱硫工艺中的pH、浆液密度进行控制,同时利用脱白装置对烟气湿度、温度进行调整,最大限度降低氨逃逸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9.
水泥窑炉NOx排放量大及氨逃逸严重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重大环保问题,氨逃逸浓度为一项重要的脱硝系统性能考核指标。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水泥厂脱硝氨的检测和控制成为环境保护的难点,急需建立合适的水泥厂烟气中氨的测试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法便携式氨逃逸测试仪在水泥行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测试仪具有准确度高、反应灵敏,能够适应高负压和高粉尘的工况环境的优异特性。另外,便携程度高,能够连续测试,现场直接读取数据,时效性强,可以克服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无法实时读取数据、样品残留、样品不易低温保存等问题,便携式光谱法分析仪可以作为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11.
规整填料塔中氨水吸收CO2的体积总传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CO2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化学溶剂吸收法工艺为基础的燃烧后脱碳是当前比较成熟的已进入工业规模实验的技术路线。而氨水作为一种新的吸收剂受到广泛关注。以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Gae)作为表征,对规整填料塔中氨水吸收CO2的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气速、CO2分压、液速和氨水浓度对KGa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工况条件下,KGae随液速和氨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CO2分压的增大有所减小,气速对KGae的影响不大。实验结果对今后填料塔的设计工作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湿壁塔实验台对燃煤烟气中SO2对氨水溶液[1%~7%(质量)]吸收CO2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20~80℃)和CO2体积分数(5%~20%)条件下,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随SO2浓度和SO2负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SO2浓度由0增至11428 mg·m-3,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均有一半左右降幅,而SO2负载量[0.1~0.4 mol SO2·(mol NH3)-1]的增加,同样导致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明显减小。氨水浓度及反应温度增加可有效提高CO2传质通量和传质系数,相对降低SO2对CO2传质的影响。CO2浓度的增加可明显提高其传质通量,但是CO2的传质系数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模拟烟道气,考察了去离子水、氨水、碱性氨氮废水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液体雾化量、二氧化碳流量及反应时间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反应过程中液体p H值的变化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雾化氛围加快了反应速率,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增大了液体p H值的降低幅度;优选的液体雾化量0.376 m L/min,二氧化碳流量15 m L/min。此外,二氧化碳能够明显降低碱性氨氮废水的p H值,因此为烟道废气处理氨氮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物理溶剂环丁砜替代部分水,采用气液搅拌实验装置和真实热流量热法测定了环丁砜对乙醇胺(MEA)溶液吸收和解吸二氧化碳(CO2)过程的影响,考察了CO2循环负载、吸收速率、吸收热和解吸热等性质变化。研究表明:环丁砜对MEA溶液负载CO2的吸收热影响较小,但对吸收速率、循环吸收容量和解吸过程影响较大。环丁砜可降低MEA溶液对CO2的表观吸收速率,且随CO2负载量的增大,降幅也逐渐变大。环丁砜有利于富液解吸过程,加快解吸速率,增大CO2解吸程度,同时单位热流负荷、单位冷流负荷和单位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燃煤电厂烟气条件下,20% MEA+20% sulfolane体系相对20% MEA体系,其表观吸收速率平均降低约10%,CO2循环吸收容量增加24%,单位CO2解吸能耗降低18%。 相似文献
18.
从日常生产维护出发,解决系统氨耗高,通过分析日常生产数据和对比国内相同装置运行状况得出氨耗高的原因为:放空尾气氨含量高;解析废液氨含量高。结合当前乃至以后装置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两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低压系统压力;新增常压吸收系统,对现有解析系统扩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