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Zr O_2是一种高熔点金属氧化物,同时具有弱酸性和弱碱性以及氧化性与还原性,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易产生氧空穴,是理想的催化材料。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Zr O_2(0~5%)作为助剂,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系列Cu O/Fe_2O_3-Zr O_2催化剂,通过XRD、N_2物理吸附-脱附、H_2-TPR和CO_2-TPD等表征技术,考察Zr O_2助剂对Cu O/Fe_2O_3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Zr O_2(质量分数1%)的添加,削弱了Cu Fe_2O_4中铜铁物种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催化剂中可被还原的铜物种的数量,形成较多的弱碱性位点,有利于增加活性中心铜的数量,具有较好的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徐锋  吴扬  李创  朱丽华 《化工进展》2016,35(5):1446-1451
采用催化氧化的方法,将煤矿抽采瓦斯制成高价值的化学品或液体燃料甲醇是其综合利用的一个发展方向。寻找对瓦斯转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且能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普通催化剂是瓦斯催化氧化制甲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硝酸铁、硝酸铜和ZSM-5分子筛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Fe2O3/ZSM-5、CuO/ZSM-5和Fe2O3-CuO/ZSM-5催化剂,并在乙酸溶剂中考察了3种催化剂催化低浓度瓦斯部分氧化合成甲醇的性能。结果表明,Fe2O3/ZSM-5、CuO/ZSM-5和Fe2O3-CuO/ZSM-5对瓦斯部分氧化制甲醇反应均有催化活性,但Fe2O3-CuO/ZSM-5的催化效果最明显,且Fe、Cu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为显著,Fe和Cu的最佳理论负载量分别为4.21%和3.22%。在Fe2O3-CuO/ZSM-5(xFe=4.21%,xCu=3.22%)添加量为0.1g、乙酸溶剂用量30mL的条件下,Fe2O3-CuO/ZSM-5催化甲烷体积分数为20%配制瓦斯制甲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反应压力4.0MPa、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3.
铜含量对Cu/CeO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含量的Cu/CeO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考察了铜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CeO2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水煤气变换活性。铜含量对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铜摩尔分数为50%时,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最高,在200 ℃时CO转化率达到66.1%。Cu/CeO2与FBD型铁基高温变换催化剂相比,具有低温活性好、活性温区宽的特点。用XRD、N2吸附法、H2-TPR和CO-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定形CuO、纳米颗粒CuO等可能是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晶粒CuO对催化活性影响不大。铜含量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不同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及SO2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以TiO2为载体制备V2O5-MoO3/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V2O5和MoO3负载量对于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及SO2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氧含量、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反应空速对3%V2O5-6%MoO3/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V2O5负载质量分数增加,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和SO2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MoO3的负载对催化剂的SO2氧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9%,制备的催化剂既保持较高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又使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的SO2转化率小于1%。  相似文献   

5.
以Al2O3质量分数为10%的Al2O3-Si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一系列不同Ni负载量的Ni/Al2O3-SiO2催化剂。运用BET、XRD、H2-TPR和NH3-TPD-MS方法研究催化剂表面性质随活性金属Ni负载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变化对其顺酐加氢活性、选择性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Al2O3-SiO2催化剂中的Ni质量分数由5.0%增加至12.5%时,γ-丁内酯收率由7.9%快速增至38.9%,进一步增加Ni质量分数至20.0%,γ-丁内酯收率增加趋于平缓。催化剂中Ni活性物种与催化剂酸性中心的数量是影响催化剂顺酐加氢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非均相催化甲苯二胺(TDA)焦油重组分降解是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本文采用离子交换-焙烧法制备了Fe2O3/硅藻土非均相Fenton催化,并通过SEM、XRD和EDS等手段对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Fe2O3/硅藻土催化剂催化TDA焦油重组份降解的性能,结果表明:硅藻土对TDA焦油具有吸附优势,且Fe2O3能够均匀分散于硅藻土表面而实现对TDA焦油的可控高效降解。在1g 0.5%Fe催化剂,[m(Fe2O3/硅藻土催化剂):m(30%H2O2)]=1:6,20℃,pH=4.5,反应时间2h条件下,焦油分解得到TDA最多,产率为71.79%。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含量 NiO 和 Fe2O3活性组分、不同含量 MgO、La2O3助剂系列催化剂进行等体积浸渍,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中进行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活性组分配比为 8 % Ni-2 % Fe 时,CO 转化率达 90.07 %,CH4选择性为 97.34 %;当 MgO 添加量为 2wt%时,CO 转化率在反应温度 530 ℃时达到最大值 95.98 %,CH4选择性随温度的升高在 390 ℃和 550 ℃出现有两个极大值分别为 96.43%和 94.52 %;当 La2O3添加量为 2 wt%时,在反应温度 440 ℃和 530 ℃时 CH4选择性分别为 98.72 %和 97.74 %,而 CO 转化率在 500 ℃最好,达到 94.41 %;催化剂表征添加助剂 MgO 不仅能缩小孔径提高其比表面积,还增加了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8.
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研磨混合法改性Na2C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考察催化剂的组成和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采用XRD、TG-DTG、N2吸附-脱附、SEM和CO2-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机械研磨混合法改性的Na2CO3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0~30) nm增加了大量的孔道,平均孔径达18.44 nm,比表面积为1.65 m2·g-1,且B2O3分布均匀,改性后的催化剂碱性降低,在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的反应中,催化活性明显高于Na2CO3催化剂,表明B2O3改性Na2CO3催化剂能提高甲醇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在B2O3/Na2CO3催化剂中B2O3质量分数为30%、甲醇进料质量分数为26%、反应温度为650 ℃和甲醇重时空速为2.94 h-1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59.97%,甲醛选择性达83.28%。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硝酸钴和氯化铁为主要原料制备了Fe2O3∕CoFe2O4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溶液考察各催化材料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催化材料是以CoFe2O4为主的面心立方尖晶石结构。在反应时间为8.5 h、反应温度为135℃和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Fe2O3复合量为3%的复合催化剂性能最好,光催化降解2 h后,罗丹明B降解率可达到96.62%。  相似文献   

10.
杨霞  秦绍东  李加波  孙守理 《化工进展》2016,35(Z2):179-18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O2-Al2O3复合载体,并进一步制备了MoO3/ZrO2-Al2O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ZrO2质量分数对催化剂结构及其耐硫甲烷化性能的影响。利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O3/ZrO2-Al2O3中ZrO2的添加可以明显削弱MoO3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物种的还原,适量ZrO2的存在还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改善Mo活性相的分散性,使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耐硫甲烷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Fe2O3对V2O5-WO3/TiO2催化剂表面性质及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华  杨晓博  张琛  吴凡  李忠  夏启斌 《化工学报》2016,67(4):1287-1293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的核心,研究Fe对钒钛系SCR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2/SO3转化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Fe/V质量比的Fe2O3-V2O5-WO3/TiO2催化剂,并进行表征,研究Fe对钒钛系SCR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2/SO3转化率的影响,并讨论Fe对于钒钛系SCR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表面Fe2O3含量增加,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及二氧化硫氧化率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当Fe/V质量比为3.0时,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和二氧化硫氧化率均达到最大值91.78%、1.01%。XPS及H2-TPR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增加,催化剂表面钒活性组分的相对含量及V4+/V5+比减小,催化剂表面吸附氧(Oα)浓度增加,催化剂的氧化能力增强。NO-TPD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增加,催化剂表面吸附NO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汪国辉  刘辉  陈晓蓉  梅华 《工业催化》2014,22(9):709-7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O2改性Ni/γ-A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H2-TPR和SEM等对催化剂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Ni-CeO2/γ-Al2O3催化剂对顺酐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CeO2可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采用负载CeO2质量分数5%的Ni-CeO2/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20 ℃、反应压力2.0 MPa和空速0.6 h-1条件下,顺酐转化率为99.5%,丁二酸酐选择性为99.4%。  相似文献   

13.
FCC烟气中的SO2和NO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是一种很好的脱除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不同负载量的CuO/γ-Al2O3系列催化剂,通过XRD和H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用常压固定床流动法微型催化反应装置考察催化剂在以CO为还原气时,同时脱硫脱硝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O作为活性组分很好地分散在γ-Al2O3载体上,不破坏其结构;不同CuO负载量的CuO/γ-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硫脱硝活性,脱硝率超过95.00%,脱硫率最低也能达到80.00%,CuO负载质量分数为10%的CuO/γ-Al2O3催化剂有最佳的脱硫脱硝活性;以CO作还原剂,CuO/γ-Al2O3系列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较高,脱硝率在700 ℃达到最大,为97.90%,脱硫率在760 ℃达到最大,为93.34%。CuO负载质量分数为10%的CuO/γ-Al2O3催化剂可作为一种较好的高温脱硫脱硝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二甲基硅油为增塑剂,改性纳米碳酸钙为填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添加复配交联剂、偶联剂,制得脱醇型双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探讨了纳米Fe2O3对有机硅密封胶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热失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Fe2O3的质量分数为3%时,双组分有机硅密封胶的力学性能较佳,在23℃时的剪切强度为1.44 MPa, 100℃时剪切强度为1.18 MPa。纳米Fe2O3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有机硅密封胶的热稳定性,与未添加Fe2O3的密封胶相比,含Fe2O3的有机硅密封胶的分解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ZrO2载体,进一步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负载量的Ni/ZrO2催化剂。通过XRD、N2物理吸附、H2-TPR和H2-TPD等表征手段对Ni/ZrO2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活性金属Ni物种的状态,并计算了Ni粒子的大小。随着Ni负载量的增加,Ni/Zr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金属Ni的分散度逐渐减小,Ni粒子尺寸逐渐增大,低温H2脱附峰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当Ni负载量为10.2%(质量分数)时,Ni/ZrO2催化剂上ZrO2晶粒的平均尺寸和Ni粒子的尺寸大小均接近30nm。进一步考察了Ni/ZrO2催化剂在甲烷分步水蒸气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负载量在一定范围内的Ni/ZrO2催化剂对于甲烷分步水蒸气重整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Ni负载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甲烷的转化。当Ni负载量为10.2%时,载体ZrO2粒子和金属Ni粒子尺寸匹配,Ni/Zr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甲烷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单贵金属Pt/γ-Al2O3和双金属Pt-Ce/γ-Al2O3催化剂,考察Ce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确定催化剂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当Pt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0.5%时,Pt/γ-Al2O3催化活性最高;当Pt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0.2%,Ce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1.0%时,Pt-Ce/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Pt-Ce/γ-Al2O3催化剂的甲苯转化率高于Pt/γ-Al2O3催化剂。随着Pt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容、孔径减小。粉体式催化剂性能优于整体式催化剂,但差别不大;Ce的添加有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H2O2/Fe2(MoO4)3体系脱硝过程中H2O2吸附分解及NO氧化行为,基于DFT方法首次计算了H2O2和NO分子单独及二者同时在Fe2(MoO4)3表面的吸附构型,并通过考察吸附能、Mulliken电荷及氧化路径等特性揭示H2O2催化分解和NO氧化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H2O2在Fe2(MoO4)3表面易分解为活性自由基,而NO则以分子形式吸附;H2O2和NO共吸附时,H2O2优先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并随后分解,NO则分别被H2O2分解产...  相似文献   

18.
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Fe3O4类芬顿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负载纳米Fe3O4磁性催化剂(Fe3O4/GO),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光谱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多相类芬顿处理高浓化学原料药生产废水。结果表明,Fe3O4颗粒成功负载在GO表面,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当废水的pH为3,双氧水(H2O2的质量分数30%)投加量10 mL/L,催化剂投加量2 g/L,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达78%,UV254去除率高达81%。三维荧光光(3D-EEM)分析可知,芳香类和富里酸类物质在催化降解过程中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铝酸镧基高发射率涂层的抗烧结性,以纯度(w)均为99%的La2O3、Al2O3、CaCO3、Fe2O3为原料,外加(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和15%)Y2O3稳定电熔ZrO2,球磨、预烧、压制成型后利用固相烧结法经1 600℃保温2 h制备出Ca2+-Fe3+掺杂的LaAlO3/ZrO2试样,研究了ZrO2加入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ZrO2不与LaAlO3发生反应,能够抑制试样的烧结。且随着ZrO2加入量的增多,试样的线收缩率和热导率明显下降,同时发射率也有所下降,但均大于0.9。ZrO2的最佳加入量为LaAlO3辐射剂粉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O/AC及CuO-CeO2/AC双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为不同浓度的Cu(NO3)2及Ce(NO3)3溶液。CuO-CeO2/AC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采用分步浸渍法,对制得的催化剂进行模拟烟气脱硫性能比较。通过SEM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表面形貌和表面晶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CeO2助剂的CuO/AC催化剂脱硫效果最好,因为助剂CeO2能够使CuO在催化剂表面有更高的分散度,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脱硫活性顺序为:CuO-CeO2/AC>CuO/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