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丙烯连续聚合SPG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采用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SPG工艺(即丙烯液相本体与卧式釜气相本体组合式连续聚合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与国内聚丙烯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对比。工业生产实践表明,SPG工艺流程设计合理,在催化剂进料、预聚合及液相本体和卧式釜气相聚合组合技术上均有明显特色: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显示,SPG工艺在聚丙烯工业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辽河石化分公司采用连续聚合工艺 (SPG)在国内首次建成年产 2万t聚丙烯装置 ,日前顺利通过了由全国聚烯烃行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的验收。该装置填补了国内聚丙烯连续聚合工艺的空白 ,对聚丙烯技术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该装置采用中国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丙烯相本体与卧式釜气相本体组合式连续聚合工艺 (SPG) ,经过 3年的开发 ,改进 ,完善 ,成功实现了长周期连续生产。该工艺不仅适用于新的聚丙烯装置建设 ,也适用于间歇法聚丙烯装置改造。SPG工艺为国内唯一自主开发成功的聚丙烯工艺。该工艺装置的建设实现设备…  相似文献   

3.
郭焕祖 《化工中间体》2023,(14):147-149
随着丙烯和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多元化、大型化、一体化,间歇式小本体聚丙烯聚合装置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本文分析了小本体聚丙烯工艺和SPG(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卧式釜气相聚合”组合)聚丙烯工艺在丙烯单耗、能耗、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差距,并阐述了变压吸附技术、不同催化剂、自动化控制、外循环撤热、停用溴化锂制冷等措施的应用效果,来降低小本体装置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聚丙烯生产水平的提升及装置性能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逐渐增加了聚丙烯生产效益。结合当前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实际应用状况,可知其对SPG工艺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而在相关的装置使用中出现了生产瓶颈问题,影响着装置的稳定运行。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确保SPG工艺聚丙烯装置生产作业的高效性,应从多个方面对聚丙烯装置工艺的指标设置合理性及工艺技术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加强对各种生产瓶颈问题的有效处理,为SPG工艺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本文就SPG工艺聚丙烯装置生产瓶颈及工艺优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聚丙烯工艺技术,重点分析了聚丙烯的主要生产工艺:本体聚合工艺、气相聚合工艺以及淤浆工艺,并从催化剂开发、反应装置的大型化等方面,对我国未来聚丙烯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方向做了一系列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我国自行开发的聚丙烯连续本体聚合新工艺(SPG PP)具有,丙烯单耗低,能耗低,丙烯单程转化率高,催化剂利用率高,设备生产效率高,对不同催化剂适应性强,产品质量好,单线生产能力大等特点。适用于间歇装置的改造,也适用于新建装置,若能使国内众多间歇本体聚合相继改造成SPGPP工艺生产装置,将使这些装置的生产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采用中国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丙烯液相本体与卧式釜气相本体组合式连续聚合工艺(简称SPG工艺)在国内首次建成了20kt/a聚丙烯(PP)装置。2003年9月5日,该项目在辽宁省盘锦市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验收。该套装置经过双方共同开发、改进、完善,工艺技术成熟.成功地实现了长周期连续化生产,经过考核,基本达到设计指标。 验收委员会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2个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聚丙烯工艺发展概况、生产聚丙烯的四种聚合工艺特征及技术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9.
采用ASPEN PLUS的Polymer Plus对SPG聚丙烯技术中本体淤浆聚合工段和气相卧釜工段的两个关键的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淤浆聚合反应收率在52%~58%时,聚丙烯总收率最高。淤浆反应温度提高,聚丙烯总收率和淤浆反应收率都提高。随着气相反应温度提高,气相反应收率先下降随后缓慢提高。加入少量氢气可以使聚丙稀数均分子量快速下降,聚合物分散度快速增加,而当氢气超过一定量以后,这种变化趋缓。为了确保反应器体积的充分利用和催化剂活性基本消耗完,要确定淤浆反应器体积和气相釜的体积和反应温度的匹配关系。根据反应热分布相应采用非均匀冷凝回流的方法,可以解决采用均匀冷凝回流方式时卧釜温度控制比较困难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优化卧釜气相聚合流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聚丙烯纤维在聚合工艺、纺丝技术、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及新品种开发等方面的进展;并介绍了聚丙烯纤维的性能和应用。使纤维性能最佳化、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使用范围是今后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嵌段聚丙烯聚合工艺、乙烯含量对其基本性能的影响,冷热水管材专用助剂对嵌段聚丙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工艺决定了嵌段聚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含量对抗冲性能影响明显,助剂使嵌段聚丙烯的耐候性能、弯曲模量、抗冲击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三种被广泛采用的聚丙烯生产工艺(NTH公司的Novolen工艺、BP-Amoco公司的Innovene工艺和Basell公司的Spheripol工艺)的技术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生产的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聚合工艺生产的抗冲共聚PP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相态结构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生产工艺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涛  张宝森  刘田库 《辽宁化工》2007,36(6):409-411
综述了最近几年我国聚丙烯工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丙烯聚合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Basell公司的Spheripol环管/气相工艺、DOW化学公司的Unipol气相工艺、BP公司的Innovene气相工艺、NTH公司的Novolen气相工艺、三井公司的Hypol釜式本体工艺、Borealis公司的Borstar环管/气相工艺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了我国在聚丙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对我国聚丙烯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HDC高效球形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聚丙烯高效球形催化剂HDC进行了性能评价,并探讨了预聚合、聚合温度、时间、氢气浓度等因素对HDC聚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HDC催化剂是一种球形、规整可调、活性高、定向能力强、具有良好氢调敏感性的丙烯聚合催化剂。在环管聚丙烯工艺装置上的聚合试验表明,HD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共聚合性能,所生产的共聚聚丙烯树脂的性能达到优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Innovene气相工艺聚丙烯(PP)生产装置上采用氢调法生产技术,优化聚合、挤压工艺,成功试生产出均聚注塑聚丙烯树脂,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发现,Hyperform HPN900ei助剂的加入明显提升了聚丙烯(PP-2)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热性能,与普通的Z30S均聚料相比,这种高性能注塑聚丙烯物性指标优越、外观更漂亮、加工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丙烯预聚合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有关丙烯预聚合的最新进展,包括新的预聚合工艺及其对聚合过程、聚丙烯(PP)产品性能等的影响以及在“超临界”聚合上的应用等。丙烯预聚合对于PP颗粒形态、主聚合阶段的聚合动力学以及聚合工艺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广东化工》2021,48(17)
聚丙烯气相法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操作简便、装置安全性好等优点,是当前聚丙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工艺。气相聚合反应器主要包括流化床反应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和卧式搅拌床反应器三种形式。本文调研了气相聚合反应器的实验和模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能够为聚丙烯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模糊控制在聚合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模糊控制在我厂聚丙烯聚合装置的投用,并结合聚合的工艺特点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的理论和对聚合的模糊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上海石化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评议委员会,对扬子石化公司研究院“丙烯超临界聚合工艺研究”等3个聚丙烯研究课题进行了评议。专家们听取了研究技术报告后,进行了技术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扬子石化公司研究院“丙烯超临界聚合工艺研究”采用目前工业用Z—N催化体系,选用合适的预聚合工艺条件,进行丙烯超临界聚合工艺研究,聚合活性比现有Hypol工艺提高一倍以上,氢调敏感,共聚性能好,产物细粉含量少,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6):1585-1589
为了提高Innovene等气相工艺用聚丙烯催化剂的性能,开发了性能优良的新型BCK催化剂。为了指导工业应用方向,研究了BCK催化剂在60~85℃时的丙烯聚合的动力学行为,测试了聚合活性和聚丙烯的等规指数、熔点、分子量分布等性能,并与Innovene气相工艺常规应用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CK催化剂的聚合反应速率、聚合活性、立体定向性和聚丙烯的熔点明显高于另外两种催化剂。随着温度的升高,BCK催化剂的聚合反应速率和活性呈现降低趋势,而且聚合速率的衰减越来越快;BCK催化剂的立体定向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聚丙烯分子量分布随温度升高而变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