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对苏州地域性建筑发展做了整体分析,并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地域性建筑创作案例,分析指出了当代苏州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及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马涛 《建筑师》2005,(3):121-128
本文以三个建筑的设计实践为例,探讨了地域、场地与建筑创作过程的相互关系,并从城市背景、技术与材料和功能形态等几个方面诠释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全球化浪潮和西方文化的侵袭,探讨台湾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趋势,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介绍和分析基于地域文化的固有性与象征性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实践,提出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尊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生活型态,从而促成当代台湾建筑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莺 《工业建筑》2011,41(10):41-43
针对目前国内大型工业建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创作,并结合国内外的实例,强调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筑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创作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5.
地域主义并不是建筑中的专属名词,而是一种概念。它涉及到地理、社会和文化及技术上的意义。这里,笔者从地域性文化形成着手,分析其对地域建筑影响,并探讨地域建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试图寻求综合,探寻开放的地域建筑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技术表达建筑地域的手段、方法,探讨建筑技术与地域的关系,研究发展技术文化是展现建筑地域性、丰富建筑创作手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论文集中论述了近年来日益受关注的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理念与内涵特征,并结合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创作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实例,探讨新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可能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篇首语     
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从学术理论研究到建筑创作,从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到投资开发商的热情关注,成为当今地域建筑创作的热门话题。反映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作品层出不穷。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领域,已从古建筑保护拓展到对乡土建筑的全面认识。其研究的方法,从早期资料调查总结走向地域建筑创作,涉及建筑创作、城市设计、城镇规划、区域规划的方方面面。而且,传统建筑保护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观念不断更新,从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刘芳 《山西建筑》2009,35(25):21-22
在阐述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追寻了地域主义建筑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并指出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创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盛行。  相似文献   

11.
地方气候是建筑创作的基本依据。本文提出地方建筑设计创新的新思路为回应地方气候。接着结合案例分别论述了基于传统技术、适宜技术和高技术的地方建筑在气候文脉下的设计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形势下,地域性建筑成为建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论述了地域性建筑的相关概念及发展趋势,总结出在进行地域性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13.
体育馆建筑造型地域性的表达要结合其造型自身特点。本文从契合自然环境、善用物质资源、展现文化特质三方面,来探讨体育馆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  相似文献   

14.
石华  高莹 《华中建筑》2012,30(6):35-37
建筑剖面设计对建筑空间的使用感受产生很大的影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剖面的形态和空间实质也有很大的差别,该文将主要论述建筑剖面设计中如何与地域环境协调,形成有特色的地域性空间的表达。建筑剖面设计在建筑外部造型、气候环境和内部空间塑造上,都可以反映出地域环境对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营造的影响,在剖面设计中有很多平常不容易发觉和深层意义上的地域性因素是可以为我们所用,并提取出来为我们创造富有地域性特色的建筑空间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且已深刻地显现在城市公众审美取向和建筑设计研究领域中。本文探讨了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宿晨鹏  张骏 《华中建筑》2010,28(11):57-60
地域性建筑创作强调隐藏在建筑背后的深层地域因素,同时,它也会受到建筑师主体思维的影响。据此观点,东北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呈现出根植性、边缘性和介入性的特点。该文以九位建筑师不同的创作视域,通过典型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多样性表现,旨在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地域性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伊玛德 《华中建筑》2006,24(10):188-193
地域性建筑是不同社会历史阶段文化积淀的综合纪实,建筑设计要良好结合地域性气候和基地的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基于各种社会理念的内部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地域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果。客观上.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与建筑设计均反映了一定地域气候的特征。阿拉伯干热地区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反映地域环境与文化,构成了较独特的建筑空间与形态。  相似文献   

18.
魏秦  王竹  徐颖 《华中建筑》2012,30(6):83-87
论文从我国地区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切入点、研究视角、求解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出发,系统梳理了从建筑本体、多学科视野拓展到地域建筑创作几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学科共同体及其研究进展,提出了地区人居环境的研究定位应着眼于地区的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重建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语境中,地域文化的重建已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和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日益重要的问题,也成为构筑文化认同的标志。地域性与全球化互相冲突却又相互补充,建筑领域亟需重建与现实生活相通的、真实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地域性理论早已被广大建筑学者和从业者所熟知,但将其理论付诸于建筑设计过程并予以实施一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闽南地域建筑文化的叙述,思索现代建筑如何实现地域性的经典理念,并结合若干新闽南建筑实例的探究,表现笔者对于新闽南建筑风格设计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