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动态机理宏观控制建模的思想,针对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理论分析和经验数据结合的方法给出床温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依据所提出的建模思想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一次风、给煤量等操作量变化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动态特性,说明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给出的床温控制模型对床温控制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虚拟机床建模是VERICUT中数控加工仿真的基础,以一个带升降台的3轴立式铣床为例,介绍VERICUT中虚拟机床模型在Pro/E系统中的创建、装配及输出过程,借以探讨二者的结合应用.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作为其它机床建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形式语义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适合动态工作流过程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在扩展UML活动图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建模机制,利用扩展的UML活动图来对动态工作流的过程进行建模.最后,将该方法用于一个汽车企业产品研发的过程建模实例,且建模结果证明该方法是适合的.说明了基于扩展的UML活动图的工作流过程建模方法对动态工作流过程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连续Petri网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控连续Petri网的建模和描述方法,通过该方法来描述和分析具有连续变量的系统.阐述了使用该方法在柔性物流自动化系统建模中的应用,使建立的模型具有自我修正的能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给出了该方法的定义并对该方法的几种基本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微波有源电路建模过程中,由于有些器件内部的等效电路复杂或者不能得到该器件的内部等效电路,无法采用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该器件进行建模.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网络模型的有源器件FDTD建模方法.通过实验测量有源器件在包含器件工作频段的频域网络参数(如S参数),结合该器件的物理尺寸进行建模.应用有源器件的频域网络参数,忽略了器件的内部电路结构,使该算法可以对具有任意复杂内部结构的有源器件进行建模;采用包含器件物理尺寸的建模方法,可以在FDTD算法中建立有源器件的三维电磁模型,提高了建模精度.通过对一个工作频率为6 GHz的场效应管(FET)放大电路的建模过程的描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无须依赖于有源器件内部的电路结构,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颖伽马刀摆位床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BFGS算法建立由人体呼吸而产生的肿瘤位移的位移模型,用压电传感器采集患者呼吸信号,单片机系统接收到压电传感器发出的呼吸信号后会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从而使摆位床按呼吸规律的逆向进行运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减少呼吸运动造成的肿瘤偏移幅度,为伽马刀摆位床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并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本文运用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知识,基于Pro/e三维实体建模分析软件,对手摇式多功能康复床的床架结构和驱动机构进行了设计.该床架各铝型材之间采用紧固元件进行连接固定,保证铝型材接头处达到最大刚度,同时通过手摇手柄驱动整套丝杠机构和锥齿轮传动机构实现支背和曲腿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手摇式多功能康复床可以使护理人员根据病人需要适时地作出调整,实现支背、腿部放低、洗脚、大小便等功能,该设计不但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被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疗养环境.该研究在医疗康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嵌入式系统,提出了基于SystemC的系统级设计流程和建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化建模方法、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以及"Top-Down"建模方法,为系统级建模人员提供了指导.采用提出的系统级建模方法成功地对语音识别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对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分析的性能指标对语音识别算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压电陶瓷迟滞系统的建模问题,在分析了压电陶瓷迟滞特性形成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模型,该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位移伸长量,另一部分为位移缩短量.该模型的最终输出由压电陶瓷伸长与缩短两种相反趋势的相对强弱共同决定.结合混沌优化学习算法,利用神经网络对该模型进行辨识.利用该模型对压电陶瓷迟滞特性进行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降低建模误差,提高建模精度,建模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ZMP的概念,比较常见的几种ZMP建模方法,提出将高效牛顿-欧拉算法(RENA)与ZMP的概念相结合的迭代ZMP建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完成轮式仿人机器人的ZMP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得出该轮式仿人机器人的ZMP简化计算公式.最后得出此类轮式仿人机器人的稳定性判据及稳定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参数关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普遍存在燃烧调整难、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寻求更为优越的CFB锅炉燃烧控制手段,通过对唐山市开滦东方电厂490 t·h-1CFB锅炉变工况的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给煤量、床温、一二次风配比和烟气含氧量等燃烧系统参数与机组负荷的关系,并引入组合参数单位负荷风量,降低了各参数耦合分析难度.研究表...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就影响脱硫效率的循环流化床运行参数进行了机理性研究。其运行参数包括锅炉运行床温、Ca与S物质的量比、脱硫剂的床料粒度与性质、锅炉的流化速度等。从而得出了影响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的关键因素是其锅炉的4个运行参数。其它因素只是通过影响上述因素来达到对脱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循环率对循环流化床分解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化床反应器在水泥工业用于生料的预分解.为了提高物料分解率,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并已用于水泥生产.这种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固气比要高于传统的预分解反应器.在建立物料氧化钙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物料循环率和碳酸盐分解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吻合很好.此外还提出了分解炉热稳定性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热稳定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证明:使用循环流化床分解炉可有效改进固体物料的最终分解率.当操作温度一定(850℃)时,循环率每增加100%,入窑物料的终分解率可提高8%~9%.外循环方案有助于改善分解炉的热稳定性并降低分解炉的操作温度;在终分解率不变的情况下,物料循环率每增加100%,分解炉的操作温度可降低30-500℃.  相似文献   

14.
模糊控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模糊自适应PID床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将影响研究对象特性的工况参数与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联系起来,建立模糊粗调机制,然后根据实际系统误差及其变化率进一步微调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床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内的燃烧及传热与炉内床料的状态密切相关,而炉内床料主要是由燃煤含有的矿物组分经过燃烧、爆裂和磨耗过程形成的。对多家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选用煤种和不同部位的灰进行取样,使用可视化显微仪,获取了粒度分布和灰颗粒的微观形貌特征。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灰颗粒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能的不同,将灰颗粒归为三类不同性质的灰,以此为基点,分别采用固定床燃烧后冷态振动筛分的方法和流化床实验台热态流化后筛分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灰颗粒在燃烧过程中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三类灰颗粒在不同的燃烧温度和时间的演化过程存在明显的不同。从而对循环流化床中的床料粒径分布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床温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锅炉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速率.在燃烧过程中,它具有时变性、大惯性和大滞后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将自抗扰控制算法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并将仿真结果与PID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ADRC在超调量、调节时间上均优于常规PID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某化工企业的75t/h煤粉锅炉改造为10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技术方案研究.提出的方案合理可行,能解决目前该化工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为我国旧煤粉锅炉改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系统控制特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工作过程及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燃烧过程的控制策略,特别分析了影响床温的主要因素,设计了床层温度控制器,给出了在该控制器下实际动态品质及参数优化结果,证明该控制器在现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稠密固液湍流的流体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循环流化床内稠密固液两相流动特性,对反应器内稠密固液湍流进行了流体动力学模拟.在考虑颗粒碰撞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相间拖拽力模型和颗粒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循环流化床内稠密固液湍流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了反应器提升管中高浓度颗粒速度、体积分数分布和湍流特性.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表明理论模型和求解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0.
要使生物质料粒在流化床热解液化工艺装置中充分热解,必需保证物料在床中充足的停留时间以使料粒达到或超过热解温度;即必要条件是停留时间必须大于或等于热解时间。但停留时间由工艺的流化速度及流化床参数决定,热解时间则由生物质料粒在流化床中的传热过程控制,而它们均与生物质料粒参数密切相关。论文分析了生物质在热解反应塔中的传热过程,建立了气固两相流的传热简化模型,研究了热解时间和停留时间随生物质粒径的变化规律,找到了确保生物质物料充分热解的料粒参数选取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