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定义一项板形控制效应描述指标——极限纵向塑性延伸应变差和两种区别反映板形控制行为的带钢平整轧制塑性变形状态——板形调控有效状态和板形调控饱和状态,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平整轧制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建模及仿真研究,揭示带钢屈服强度对板形控制行为与效应的影响规律,解释高强/超高强度带钢平整轧制板形控制困难现象。带钢的极限纵向塑性延伸应变差与屈服强度呈正比例关系;当带钢宽度方向上压下量分布不均匀程度较小时,带钢处于板形调控有效状态;当带钢宽度方向上压下量分布均匀程度较大时,带钢处于板形调控饱和状态;当带钢处于板形调控有效状态时,压下量与前后张应力对纵向塑性延伸应变差分布影响很小,当带钢处于板形调控饱和状态时,压下量与前后张应力对纵向塑性延伸应变差分布有更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轧制力预设定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计算轧制力和张力对延伸率的影响系数,建立冷轧带钢平整延伸率控制模型。采用轧制力和张力两种控制方式,并针对轧机能力提出一种控制方式选择的新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刘莹  陈大融  秦力 《润滑与密封》2003,(3):12-13,15
平整是使冷轧薄钢板获得合理表面形貌的关键工艺。平整轧制压力的预测与控制直接影响钢板平整后的表面质量。本文作者采用刚性、弹塑性、全滑动和边界润滑等不同模型,进行了平整轧制压力预测模型的理论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矿井下量小于5%后,轧辊的弹性变形和钢板的弹性恢复对轧制压力的影响很大,不能忽略;采用边界润滑弹塑性模型计算得到的平整轧制压力较边界润滑刚性模型更接近实验值(相对误差减小约20%)。  相似文献   

4.
5.
叶容 《机电信息》2010,(18):193-193,200
以冷轧平整机组的生产为背景,分析了带钢板形缺陷的产生原因,并着重介绍了一般性控制原则,以及生产运用实践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经典轧制力模型,在考虑轧制力模型与轧辊压扁模型耦合的前提下,开发了基于影响函数法的冷轧带钢轧制力计算程序,并用实际生产中的采样数据模拟计算了HC轧机各道次的轧制压力分布和总轧制力,将所得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得轧制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近,轧制压力分布与实际相符,为HC轧机板形控制提供了一种计算轧制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往平整机组湿平整轧制过程中因摩擦系数不准而导致平整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偏低的问题,在实用平整轧制压力模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某连退机组的设备与湿平整轧制的工艺特点,采用分类细化方法,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湿平整轧制的摩擦系数计算新技术,利用BPC系统的实际数据编制相关软件对摩擦系数进行有序化回归处理,给出了不同轧制工况下机组的摩擦系数,有效地提高了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相关技术经现场使用,效果良好,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热带钢平整的作用、工艺及设备组成。并与冷带钢平整设备做比较。  相似文献   

9.
带钢平整机轧制压力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整较厚带材时,变形区水平应力沿板厚不均匀分布对平整轧制压力的计算有着重要影响。在考虑带材入口和出口弹性变形区影响的冷轧轧制压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弹性变形区入口和出口应力边界条件,提出平整轧制压力计算模型,并对弹性区入口和出口表面水平应力进行了计算。用该模型计算的平整轧制压力与原有计算模型和实测值进行对比,证明模型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冷轧带钢平整时因应力状态与普通冷轧相比存在较大差别,导致传统模型对轧制力预报误差较大等问题,在Bland-Ford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适合平整过程的应力状态系数模型,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工程计算的平整轧制力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1.
How to control surface roughness of steel strip in a narrow range for a long tim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question because surface roughness woul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oducts...  相似文献   

12.
王东城  王芸红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9):2677-2681
针对目前带钢平整机轧制力模型的缺点,综合考虑带材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基于非圆弧轧辊理论的大量计算结果,回归得到一套冷带钢平整机轧制力简化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干平整或湿平整轧机设计、轧制规程制定。4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与非圆弧轧辊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最终通过2套平整轧机的实测轧制力验证了简化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梅钢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的板形问题,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结合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机组成品板形良好作为优化目标,对1#、2#机架工作辊与支撑辊辊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轧制工艺参数的特点分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对1#与2#机架轧制压力、1#与2#机架弯辊力、前张力、中张力以及后张力等7个关键轧制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优化,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大大降低了现场板形的封闭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何海涛  李兴东  蒋岳峰 《中国机械工程》2006,17(18):1931-1933,1943
针对双机架平整机的生产工艺特点,在引入延伸率分配系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先对带材进行规格划分,然后利用大量同规格现场轧制数据,采用Powell优化算法计算变形抗力、摩擦因数等主要轧制工艺参数的方法。为满足轧制力预报的实时性要求,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报上述轧制工艺参数,将轧制压力的短期自适应与轧制工艺参数长期自学习相结合,建立了双机架平整机轧制压力预报模型。将该模型运用于宝钢某厂1220双机架平整机的生产实践,大大提高了轧制力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5.
铝板带材轧机振动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某铝板热轧机严重振动问题,测试了轧辊垂直振动、主传动系统扭振和液压压下系统压力与主电机电枢电流等参数,分析了其振动特点。采用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同系统的固有特性。测试与分析表明,铝板热轧机振动的主要形式是强迫振动,主要振因来源于工作辊轴承和支承辊轴承特征振动。  相似文献   

16.
介绍镍板带热轧机组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组成概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带钢轧机上AGC缸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自由规程轧制中热连轧机的板形调节能力,提出了热轧宽带钢的机型配置方案。新机型的特点在于轧机的上游机架采用线性变凸度工作辊技术,下游机架使用锥形工作辊技术,全机组采用变接触轧制技术和强力弯辊。生产实绩表明,新机型配置方案使得宽带钢热连轧机板形控制性能大幅提高,能够适应自由规程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冷轧平整机的结构、分类以及相关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