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靳晓军 《电世界》2012,(8):29-30
1存在的问题 2010年底,我公司电厂为降低生产成本安装了三套泵送煤泥装置,用于向锅炉提供含水量为33%的煤泥。  相似文献   

2.
就目前国内燃用煤泥锅炉的煤泥输送、上料、给料系统作了介绍,特别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浓煤泥的输送系统作了进一步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煤泥的流化床燃烧处理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将煤泥加以利用,而且可以得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双重效益。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从80年代初就开始致力于煤泥的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实验室研究入手,先后在永荣矿务局发电厂10t/h流化床锅炉和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泥热电厂的35t/h煤泥流化床锅炉上燃用洗煤泥取得成功。目前,由浙江大学和杭州锅炉厂设计的燃用煤泥的35t/h流化床锅炉已运行了近45000h。该项目的成功为我国大型洗煤厂综合解决煤泥的资源化和高效清洁利用问题起到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4.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淮北临涣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对掺烧煤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投入后床温下降,炉膛上部差压增加,引风机电流增大;给煤泥系统响应负荷变化速度要明显快于给煤系统,低位煤泥给入方式不会引起分离器超温和尾部烟道后燃的现象;随着入炉煤泥量的增加,底渣含碳量增大,而飞灰含碳量的变化并不明显;床温控制在880℃以上时,底渣含碳量会明显降低;煤泥投入后会导致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用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锅炉掺烧是目前利用煤泥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主要有煤泥管道输送入炉掺烧和煤泥干燥后进入给煤系统入炉掺烧两种典型方式,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和相关技术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以热平衡的方法进行了经济性比较.最终结论是两种方式在技术上各有优势,但煤泥管道输送系统综合经济性优于煤泥干燥系统.  相似文献   

6.
采用旋转粘度仪对煤泥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测试,并通过试验得到了煤泥浓度与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煤泥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据此可计算得出管道输送系统的沿程阻力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在煤泥浓度为60%~75%之间,随着煤泥浓度的增加,煤泥的流变状态由假塑流体转变为宾汉流体;(2)随着煤泥浓度的变化,煤泥的粘度不断发生变化;(3)在煤泥浓度为71.1%时,管径为75 mm的管道压损随着流量增加增速较快,而管径为100 mm的管道压损随着流量增加增速稍慢;(4)在煤泥浓度大于71.1%后,煤泥的粘度与剪切应力迅速增加,但在此附近存在煤泥管道输送的最佳工作点.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浓煤泥输送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目前国内燃用煤泥锅炉的煤泥输送、上料、给料系统作了介绍 ,特别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浓煤泥的输送系统作了进一步的技术经济分析。图 4表 1参 5  相似文献   

8.
PLC在煤泥干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万强  张飞云 《电气时代》2008,(4):I0009-I0011
煤泥干燥系统是对选煤过程中的副产品——煤泥进行干燥处理的设备,一般由滚筒干燥机、热风炉、除尘器,给料机及出料刮板运输机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艺过程是湿基煤泥滤饼由入料密封给料机送入干燥机;冷空气由鼓风机送入热风炉,经热风炉产生的热烟气也进入干燥机。煤泥在滚筒式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干后产品经出料密封刮板输送至车间外。热烟气与湿基煤泥完成质热交换后,产生的尾气经除尘后由烟囱排至大气。该系统要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国内燃用煤泥锅炉的煤泥输送、上料、给料系统作了介绍,特别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浓煤泥的输送系统作了进一步的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ISO14001管理体系标准,推广应用环保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推行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防治环境污染,大屯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加装了燃烧煤泥系统.燃用煤泥不当在同类电厂中曾出现结焦事故、尾部再燃烧等事故,说明煤泥投用及事故停用操作时危险点的控制对锅炉安全运行非常重要.本文由此展开,详细说明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煤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高峰 《电力学报》2007,22(3):400-402
为了保证洗煤厂渣浆泵安全、高效、节约运行,通过机械调速实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沉淀污泥,此污泥成分复杂,污染性大,必须加以处理和利用。此方案设计污泥与煤按一定比例进行高温焚烧,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符合环保的要求。可以实现对搅拌设备的远程监控,通过对生产现场数据的采集,完成对煤和污泥的计量、统计和打印,实现报警、联锁保护和变频调速等功能。实践证明,能够满足生产设计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陆炜 《电站辅机》2014,35(3):32-35
某发电机组采用了水力除渣系统.当机组燃煤由设计煤种改为配煤掺烧后,锅炉的出渣量大幅增加,给除渣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压力,导致除渣系统中渣浆泵的频繁检修.对渣浆泵停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措施后,提高了渣浆泵的出力.通过改变监测方法及提高过流部件材料的耐磨度等措施,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在掺烧煤种工况下,优化了渣浆泵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污泥脱水是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最后环节,设计不合理或运行不当会影响整个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最终运行。常见的脱硫废水污泥脱水装置有板框式压滤机和离心式脱水机2种,某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原采用离心脱水机脱水,所得泥饼含水率大于80%,呈半流体状,装卸运输中造成二次污染。为此,对脱水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有的离心脱水机更换为板框式压滤机,同时增加了污泥缓冲罐、污泥循环泵和污泥给料泵等。对改造前后脱水机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板框压滤机更适合该电厂脱硫废水污泥脱水工艺,所得泥饼固体质量分数达30%以上,且系统运行稳定,能耗低。  相似文献   

15.
污泥基本特性及其与煤混烧的热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苏胜  李培生  孙学信  李敏  胡松 《热力发电》2004,33(9):69-71,74
主要通过对污泥单独燃烧及污泥与煤混烧的热重曲线的分析,研究了污泥的基本燃烧特性及其与煤的混烧特性。研究发现,污泥的燃烧特性与煤的燃烧有较大的区别,而污泥与煤的混烧特性从总体上表现为污泥与煤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燃烧特性在某些方面优于污泥或煤的单独燃烧。  相似文献   

16.
S7-300 PLC在泵房水泵自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S7-300 PLC在煤矿采区泵房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能实时采集水泵系统的运行参数,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停,对高压开关设有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具有故障报警、报表输出等功能,提高了煤矿采区排水泵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为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项目基于力控ForceControl V6.0组态软件开发平台。污水处理项目实现动态显示、报警、控件、趋势、网络通讯等组件。整套系统建设有多幅实时监控画面,包括系统总貌、混合池、爆气池、沉淀池、稳定池、污泥脱水系统、剩余污泥泵站、污泥储池、预处理、一级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神华万利川布尔台洗选中心为例,对洗选煤产生的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的综合利用去向进行分析;提出了煤泥干燥+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掺烧煤矸石、煤泥两种方案,以燃料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相同为前提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并给出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选取煤与污泥的混合物进行热分析,结合TG、DTG、DSC曲线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燃烧有两个失重峰,并且第一阶段放热滞后失重,其他试样二者具有同步性。煤中掺混污泥,着火燃尽特性得到改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降低。混合物的燃烧动力学特性与污泥和煤密切相关,混合物中煤和污泥在燃烧过程中各自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李大才 《中国电力》2015,48(5):103-108
为了进一步研究沿海大型火力发电厂海水直冷机组的循环水泵经济运行方式,通过试验研究和在线计算优化方法建立了循环水系统受潮汐因素影响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建立数据池的方法,逐步对循环水泵运行方式进行优化,以在线煤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模型,得出不同潮汐、海水温度和负荷条件下的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同时,结合机组负荷对未来时段内不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下的单元机组节煤量进行预测,得到未来时段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用以指导机组实际运行。潮州发电公司循环水系统采用所研制的在线优化方法后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