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古人云,天人相应。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三春"的不同。早春早春,阴寒渐退,阳气开始生发,乍暖乍寒。祖国医学认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春季空气的湿度逐渐加大,而温  相似文献   

2.
余川 《烹调知识》2010,(3):77-77
春天来了,人的机体随万物萌发,草长花开,也萌发着一种勃勃的生机。但是春天气候多变,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大量繁殖,体质不佳时病菌、病毒等便会乘虚而入。为此,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周月 《饮食科学》2007,(1):61-61
冬天总感觉手脚冰凉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冷天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有些人长期手脚冰凉,可以称为“冷寒症”,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以女性多见,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多见。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和治疗。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的反应,严重的还可引起下肢的静脉曲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饮食科学》2010,(4):28-28
春夏自然界的阳气升发,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期。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春夏季节适当选用辛甘温,少佐甘凉之品,以助阳气升发,有益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宇。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相似文献   

6.
陈思 《烹调知识》2010,(5):74-75
春季是人体气血升发的季节,犹如种子发劳,饮食宜选用辛、甘、温食品,以助阳气升发之力:患食酸、涩食品,以降低阳气升发的阻力;口味宜清淡可口,忌食油腻、生冷的食物。这是春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7.
容小翔 《美食》2004,(2):47-47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的内环境随之转化,阳气升发,此时应养阳。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平补阳气的食品。《摄生消息论》中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忌咸宜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冬日进补,三春打虎",进补成为寒冬腊月里的一门必修课。冬季的气候特点为"寒",天地间的阴气偏盛,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抗拒寒邪之气,人体需要增加营养和热量,以保持脏腑的正常生理机能。冬天进补主要是补肾阳,起到温煦全身的作用,但光补肾阳还不够,因为要让阳气潜藏还需滋阴,以保持阴阳平衡,避免上火。故传统医学主张,秋冬养阴。这里介绍几款养阴调补食疗方。  相似文献   

9.
冬三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此时,草木枯萎,地冻虫伏,万物闭藏,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要想在冬季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春天气候回暖,万物复苏,新的生命在春季开始形成.古人将这伟大的现象归结为阳气的作用. 春季宜养阳气 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不断增长;所以,古人朴素而准确的将生命的原动力更偏重在阳气的功能上,天地如此,人以应之.就是"春夏养阳",即是"春捂秋冻",养护好自身的阳气,避免感冒.  相似文献   

11.
正黄芪桂枝缓解手脚发冷有的人气温一降,手脚就出现发凉、发白、发麻甚至疼痛的现象。中医认为,手足发冷(厥冷)多与人体虚弱、肾阳不足,导致寒邪阻遏阳气、气血失畅有关。这种现象以女性和老年人居多。推荐一个缓解手脚发冷的方子:取黄芪40克,桂枝、干姜各10克,白芍30克,当归12克,王不留行15克,附片6克(先煎30分钟),炙甘草6克,大枣10枚,用水煎服,每日1剂,7天1个疗程,可连服2个~3个疗程。  相似文献   

12.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进补、养生也尤为重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与大地相应”,按照祖国医学的理论,春季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中外食品工业》2013,(3):65-65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阳气,在春夏这两个特别注重养阳的季节,虚寒人士特别推荐一些小物在手边,随时准备助长你的阳气。适度锻炼,可增加神经肌肉的协调性,鼓舞阳气的发生,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  相似文献   

14.
冬季是万物生机闭藏潜伏的季节。阳气潜藏阴气最旺。《内经》中说,“水冰地圻,无扰乎阳。”在日常生活中应“去寒就温”,勿使阳气外汇,以敛阴护阳为原则。冬主剑藏期气寒冷,内应肾与膀胱,宜予温补。因为冬季阳气收藏容易吸收营养成份,故而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之说。一、茴香牛外肾原料:牛外肾(睾丸)1对、山茴香10克、姜、蒜、青菜少许。做法:①牛外肾对半切开。撕去外膜,顶刀切成薄片。②勺内烧水,意开后下入外肾薄片、淖至外肾变日,捞出控水,攥干。③小苗青田少量开水(约1匙)浸起5分钟,取浸对倒入备好的外肾中,放…  相似文献   

15.
“冬吃羊肉”是非常合适的,因为羊肉性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其营养丰富。能给人体带来热量,增温御寒。尤其是老人、畏寒的妇女、体弱的中青年,手足冰凉,阳气不足,全身无力,怕冷畏寒.均适宜吃羊肉。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佳品,是优良的温补强壮剂。由于羊肉富含蛋白质、钙质、铁质、维生素,所以吃羊肉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以及贫血、产后气血两虚  相似文献   

16.
安然度夏     
《中外食品工业》2005,(7):52-54
夏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也是各种病菌和小毒虫活跃的时期。怎样才能让身体不受暑湿之邪侵袭,安然舒适地度过夏天呢?  相似文献   

17.
寒冬话进补     
羊肉 我国自古就有“冬吃羊肉”的习俗。实践证明,羊肉不但能给人体带来热量,抵御风寒,而且还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药性的食物。 羊肉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给人体带来的热量比牛肉还高。老年人和那些手足不温、阳气不足、怕冷畏寒的体弱者,冬天常吃羊肉是大有好处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补中益气、性甘、大热。”羊肉中的磷、钙、铁等含量丰富,所以肺结核,气管炎、  相似文献   

18.
胡贺峰 《中国食品》2012,(21):62-63
冬季养生原则冬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温热大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使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应注意保护阳气,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过于开泄出汗,以免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中医学称  相似文献   

19.
春分     
《美食》2014,(3):59-61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在气候上,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春分吃春菜”,新鲜、应季的菠菜、春笋、香椿等“春菜”。不仅能降火气、保肝益脾。还对人体阳气生发有好处。养阳气重在养肝,  相似文献   

20.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由阴阳组成的,正常情况下,阴阳是相互依存并制约的,如果一方出现亏虚,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的状态,出现寒症或热症。阴虚就是体内的津液、精血等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导致阳气相对亢盛,进一步灼伤阴液,从而形成阴虚内热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