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 ,常规大修修套工艺难以修复套管长距离多处损坏的油水井 ,开展了中深井全井下 4″套管延迟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工艺应用了 4″无接箍套管、套管扶正器 ,较好地解决了 4″套管的居中问题 ,确保了 5 1 / 2 ″~ 4″套管间的固井质量。该工艺作为替代开发调整井和大修技术的完善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埕北6FB-7井先后经历了漂浮固井施工技术、7×41/2″尾管补救性固井施工和挤水泥作业施工,完井后套管仍然试不住压,不能满足现场试采要求。针对该问题,经海洋采油厂领导研究决定采用短回接尾管固井技术,即固井时将套管回接插头插入下部尾管回接筒内,进行套管回接固井,套管不回接至井口的一种固井工艺技术[1-3]。该技术在埕北6FB-7井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固井效果,这也是胜利海上油田首次成功应用的短回接尾管固井技术。该固井技术的成功应用,满足了现场套管试压和后期注采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固井效果,而且短回接尾管固井技术比套管回接到井口成本要低的多,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的苏203井区储气库的第一口完钻的试采试验井苏203-6-9H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盖层井段?244.5mm套管固井技术难点。针对该井的固井难点,提出了优化固井工艺、选用旋流套管扶正器、优选驱油去污前置液及三凝DRE膨胀韧性水泥浆体系水泥浆体系、使用前导低密度低黏切抗钙污染钻井液等技术对策,保证了?244.5mm套管的固井质量,盖层井段固井质量优质,优质率82%。对今后长庆地区储气库井的盖层固井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港1井是2011年大港油田部署的一口三段制五开重点风险探井,设计井深5985m,152.4mm钻头实际完钻井深6716m,127.0mm尾管下深6714m。由于该井井深、井底温度高、环空间隙小、施工压力高,所以在固井过程中易出现层间互窜、顶部水泥石超缓凝、顶替效率差、水泥环薄且分布不均匀等固井技术难题。通过采取井眼净化技术、套管居中设计、优选高温防窜水泥浆体系、防污染、防回流固井技术及平衡固井技术,确保了该井#177.8mm和φ127mm尾管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深井套管固井的技术难题和提高深井固井质量,深井套管固井可以采用旋转套管固井工艺,本文分析了旋转套管固井工艺提高顶替效率的原理,介绍了旋转套管固井的优点,提出了旋转套管固井所需条件和注意事项。以CB306井为例介绍了旋转套管固井工艺在深井中的应用情况,该井的固井实践表明,采用旋转套管固井工艺既能解决套管固井环空间隙小的技术难题,又能提高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6.
扎哈泉是青海油田2013年重点勘探区块,该区块油层埋藏深、油气层活跃,三开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油侵严重,该区块井深结构均为三层套管。表层套管:φ339.7mm×450m,技术套管:φ244.5mm×2250m,油层套管:φ139.7mm×3500m左右。为了从固井方面保障该区块的顺利勘探,我们对每层套管固井,根据地层和钻井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措施。表层套管针对大尺寸套管和流砂层,采用了内插法固井技术;技术套管针对地层情况采用了低失水水泥浆体系;油层套管针对钻井液含油量大,采用驱油型冲洗隔离液、双凝水泥浆技术、提高顶替效率措施和环空补压等技术措施,保障了各层套管固井质量达到勘探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位移井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井、水平井固井即为斜井固井,注水泥工艺基本与直井相同,同直井和定向井相比,大位移井固井难度增大.本文从下套管工艺技术、套管工具附件、水泥浆体系、钻井液和水泥浆性能、固井工艺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保证大位移井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其中下套管工艺技术是大位移井固井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8.
TAP阀直井分层压裂完井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完井、分层压裂工艺及水力喷砂技术,提出将多个针对不同产层的TAP阀与套管一起入井注水泥固井,然后通过套管直接进行分层压裂,进行多层改造的一种完井分层改造工艺。其最大优势在于减少多层射孔,简化分层多级压裂施工及配套工序。本文通过在该完井工艺在吐哈油田探井吉深1井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管串设计、固井工艺质量要求、分级压裂原理及完井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达到对多气层井开发借鉴新思路、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6?井眼下4?套管井的固井是一个新领域,给固井工艺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对固井难点进行分析,对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防漏压稳工艺、提高顶替效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6?井眼下4?套管的固井技术,投入现场应用后,固井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定边油田水井套管损坏严重,常规工艺技术难以解决套管长距离多处损坏的问题。为此研究开发了小套管二次固井及注采工艺技术,该工艺作为钻开发调整井的替代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定边油田通过近4年的25口油水井小套管二次固井工艺的套管选型、井下工具配套、注采管柱配套及现场应用的优化,在确保成功率的基础上明显的降低了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1.
青西油田裂缝性储层压力系数由原始的1.39降至0.62~1.17。设计应用三层井身结构,三开采用φ171.4 mm钻头,下入φ139.7 mm套管完井,油层固井施工存在漏失风险大、环空间隙小、水泥浆顶替过程中易产生窜槽等固井难点。根据这些固井难点,在井眼准备、下套管及固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Q 2-7 9井的成功应用证实了措施的有效性,为低压裂缝性储层固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伊朗Y油田是目前中石化海外开发的最大项目,项目一期工作包括47口井的钻井以及地面配套工程。其中S03井为一口关键井直井,主要开采的层位是fahliyan地层,该地层主要特点为上Fahliyan层采用177.8mm(7in)尾管固井完井。四开完钻套管层次为Ф212.7mm(8—3/8in)井眼下入书1778mm(7in)套管,采用177.8mm带封隔器的液压双锥尾管悬挂器的尾管固井作业方式。存在小间隙、高泵压、长封固段、易憋堵、低压漏失、沥青层污染等固井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KES206井是克深1-克深2号构造的一口评价井,201.7mm尾管固井时发生了井漏,造成盐膏层漏封。采用回接固井技术增强外部技术套管的抗外挤能力,满足超高压外挤力对技术套管的要求,防止套管挤毁,延长井眼寿命。但由于复合套管回接宽窄间隙处流速差异大,顶替效率差;水泥浆一次上返段长,施工压力高,上下温差大,水泥石强度发展不均匀等难点,通过优化各项技术措施,解决了该井的固井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姜美婷  高斐  杨鹏  郑璇  王少博  白胜 《辽宁化工》2013,(10):1253-1254,1257
目前国内某些油田老区套损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油田的稳产,为使套损井重新开发利用,开展了小直径膨胀管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0107.95/116.72mm膨胀管对老井进行侧钻,并采用精细的固井工艺以确保固井质量,使侧钻后的老井产量大幅度上升。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胡古2井是中原油田部署在东濮凹陷西部斜坡构造上的一口重点预探井,上层177.8mm套管下入深度4352.52m,四开采用152.4mm钻头钻至井深5245m完钻,井底温度176℃,准备下入139.7mm套管,悬挂器位置在3600m,井底温度高,与上部温差大;四开钻进过程中漏失严重,一系列复杂情况给固井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固井质量难以保证。通过对水泥浆体系反复筛选,优选出了适合于该井的宽温带水泥浆体系和固井工艺技术,固井质量良好,为今后同类固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龙凤山气田属于典型的裂缝性储层,钻井过程中漏失问题突出。气田地层压力系数低、气层活跃,井壁稳定性差,造成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时常发生漏失失返,导致固井质量较差。为此,在分析该地区固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固井工艺措施,优化承压堵漏技术,优选复合中空微珠低密度水泥浆、堵漏前置液配方和套管扶正器类型,优化套管扶正器安放位置,保证套管居中度,初步形成了适用龙凤山气田易漏地层低密度固井技术。经过十余口井的现场应用,该技术基本解决龙凤山气田固井中存在的漏失问题,达到提高固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施工的延5V1井组,是国内外煤层气V型水平连通井组中首次采用水平井套管完井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该煤层气V型井组完井的固井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延川南工区煤层气特殊结构井固井完井的固井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深井超深井已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趋势,通过分析国内外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难点,总结出了深井、超深井固井水泥浆体系、固井工艺方法及套管柱设计。认为根据具体实际地层及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固井工艺方法及套管柱设计,是实现深井超深井固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在我国储量和产能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四川加大了开发力度。威X井是中石油在威远区块部署的水平井,采用Φ139.7mm+145.6mm套管完井,本开井深5820m,裸眼水平段长达2500m,为目前该区域之最。因该井套管在大斜度井段、水平段居中度低,可能出现岩屑和流体因自重下沉,给下套管造成困难;此外因钻井液密度高、粘切高,与水泥浆相容性差加之长水平段、胶塞易单边等因素,固井质量很难保证;此外采用清水顶替,固井作业泵压高达55MPa,给地面施工带来困难。通过强化地面设备配套、细化通井措施、严格滚轮扶正器安放、采用高温大温差水泥浆体系、精确计量,结合大压差固井工艺等措施,圆满完成固井作业。本次固井作业,为其他区域页岩气固井起到很好借鉴作业。  相似文献   

20.
井下套管摩阻大,大斜度井段易形成岩屑床,加之要求127mm套管下至大斜度井段,井段有两处缩颈,将尾管下到位的难度大;蹩压坐挂、碰压困难。大斜度井段井径不规则,套管在大斜度井段的居中度低,顶替效率差;水泥浆自由水极易聚集在井壁上侧形成连续的水槽或水带或低边水泥颗粒的沉降窜槽,不能有效封固;钻井液中混气的比例高,影响水泥浆的胶结质量。通过白56H井的尾管封固大斜度井段的固井施工难点分析,从井眼准备、管串结构、水泥浆体系设计等方面提出该井尾管固井技术措施。在实际固井施工后,测固井质量一般,通过总结分析后,提出了该井尾管固井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