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柏俊  冯斌  苏成勇 《变压器》2007,44(10):20-24,32
研究了三列螺旋式绕组"8字"循环换位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绕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换位形式下1 000 kV同塔双回线路的感应电压等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从限制感应电压、潜供电流、线路参数不平衡度的角度看,4段换位优于3段换位但多用1个换位塔;5段B型换位优于6段A型换位且可省1个换位塔;4段换位与6段A型换位的效果大致相当。为此,建议同塔双回线路着重考虑3种换位形式:3段换位(l/3,l/3,l/3)、4段换位(l /6,l/3,l/3,l/6)和5段B型换位(l/6,l/6,l/3,l/6,l/6)。一般不推荐采用2次以上的全循环换位。  相似文献   

3.
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换位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玉堂 《电力建设》2005,26(12):5-0
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与其他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一样,长距离输电也需要平衡各相电压、电流,进行导线换位。根据500 kV输电线路几种导线换位塔型的运行经验和1 000 kV特高压的电气距离,初步规划出直线换位塔、小构架耐张换位塔、自身式换位塔、门型换位塔和分立式换位塔,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4.
定子线棒换位技术是1 000 MW水轮发电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合适的换位方式有利于更好的减小定子股线间的环流损耗,提高电机效率.对水轮发电机常用的360°全换位、0°/360°/0°加槽部空换位段换位、不足360°换位、0°/360°/0°延长换位等4种换位方式进行讨论,采用漏感电势法分别计算4种换位方式下1000...  相似文献   

5.
指出不换位同塔双回线发生故障时,保护的测量阻抗不仅受线间互感的影响,还要受到本回线各序分量相互耦合的作用,使得测量阻抗精度难以满足距离保护的要求。阐明了直接使用两回线电气量及六相阻抗矩阵对故障回路列写电压平衡方程,从而推导出适用于不换位同塔双回线各种故障类型下的距离保护算法。以理论分析和PSCAD数字仿真证明,该算法能承受线路较大的不对称性且耐过渡电阻能力高,具有良好的距离保护动作性能。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1000 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结合以往双回路换位塔设计成果,利用三维间隙分析软件,设计了三柱式换位塔、双柱式换位塔以及双回共杆换位塔,并估算了塔重、基础、绝缘子等工程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双回共杆换位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后,推荐1 000 kV双回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双回共杆换位塔型式。  相似文献   

7.
北京航华科贸中心工程的5座变配电站使用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的ID 2000型低压开关柜110面,在检验工程质量时,有人提出开关柜内母线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技术意见,笔者就此作一分析列后,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8.
1 000 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输电线路的换位设计复杂,分析了三柱换位设计的优缺点,针对其占地多、跳线设计复杂、施工要求高的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双柱换位塔。介绍了双柱换位塔的跳线布置方式、电磁环境、防雷水平以及跳线金具串的设计,并将其与三柱换位塔在走廊占地、塔重等方面进行综合经济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双柱换位塔更具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双端不同步采样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研究双电源的换位、不换位单回以及耦合双回线短路点定位的新方法,其特点为:①两侧之间工频量不必同步。②适于换位和不换位的长线。③线路分布电容、过渡阻抗和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对测距精度没有影响。大量的模拟故障测距数字仿真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ATP-EMTP和MATLAB对1 000 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的电气不平衡度和换位方式进行了研究。综合线路防雷保护和电磁环境的研究成果,所有相序布置方案下不平衡度的比较表明,不换位线路逆相序布置综合较优,异相序次之,不推荐同相序和其他相序布置。在换位方式上,与l/6—l/3—l/3—l/6换位相比,采用l/3—l/3—l/3换位可以满足要求,且换位塔数量较少。对逆相序布置,建议采用反向换位方式1;对异相序布置,建议采用同向换位方式1,一般线路一个全循环换位即可满足不平衡度要求。当一个回路运行一个回路停运时,运行回路的不平衡度符合限值规定。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两种换位的理论分析,给出了两种联系的数学形式,讨论了两种换位方式的区别。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1 000 kV同塔双回线路不平衡度及换位方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 000 kV淮南-皖南同塔双回线路参数、母线电压和发电机电流的不平衡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中考虑了2种常用的换位方式,对不同换位方式下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降低母线电压和发电机电流不平衡度的角度来看,采用换位方式2较好;从减少潜供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角度来看,采用换位方式1更佳。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为了限制线路的潜供电流、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推荐淮皖线采用换位方式1。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三相不换位线路接地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相配电网线路在不换位情况下的接地故障检测方法为研究课题,在计算三相换位情况的基础上对三相不换位情况下线路的传递函数作了详细的讨论。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证明了三相不换位情况下,传递函数法仍可很有效地应用于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从而扩展了传递函数法在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中的应用范围,从理论上为其在配电网线路中的实际应用给予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怎样最有效地减少电流线圈的环流损耗是变压器设计中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双螺旋式线圈的环流损耗与并联导线的换位位置及换位步长密切相关其换位优化设计民磁场开头位置优化总理2。本文针对遗传算法的优缺点,对常规遗传算法作了相应的改进,并将改进的遗传算法与复合形法相结合,应用于双螺旋式线圈的换位 经,并以实际 的电力变压器作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对1 000 kV锡盟-南京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锡盟-北京东段,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EMTP)计算了单回和同塔双回混合线路的电气不平衡度以及最佳换位点位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锡盟-北京东段单双回路混合线路,最佳换位点不在沿线路长度的1/3和2/3处。从电气不平衡度的角度推荐在单回路段进行1次全换位,双回段逆向序排列不换位,2基换位塔分别位于63.14和103.13 km处。  相似文献   

16.
绕组交叉换位对高频变压器漏磁场影响很大,进而对绕组电磁力产生影响。为了明确不同交叉换位结构对高频变压器漏磁场和电磁力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文中首先对无交叉换位、部分交叉换位和完全交叉换位方式下高频变压器的导体区域电流密度、铁心窗口区域漏磁场强度进行计算,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然后,计算了不同绕组布置方式下的绕组电磁力。结果表明:部分交叉换位后邻近效应削弱,漏磁场强度和电磁力降低一半,完全交叉换位后邻近效应几乎全部消除,漏磁场强度和电磁力为无交叉换位时的1/4。上述工作为高频变压器绕组结构设计和提升绕组抗变形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平武线绝缘地线治理的经验,提出了绝缘地线“合理勤换位”和“多分段中点一点接地”的设计原则;阐述了静电、电磁感应电量的概念,地线电流和接地电流的分布规律和选择良性换位点作固定地线载波通讯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1引言对于电力变压器绕组,当绕组电流较大、匝数较少时,一般采用多根换位导线绕制的螺旋式结构,而对于螺旋式结构绕制的绕组,虽然通过漏磁方法可以确定绕组的换位位置,但由于换位位置不当引起的环流仍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换位导线绕制的一匝连续式绕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计算换位线棒股线环流的漏感电势法与股线回路法中存在的忽略股线实际换位路径、漏磁场分布假设不合理的问题,基于股线回路原理,提出一种换位线棒股线环流的解析计算方法。将每个股线支路看成由股线电阻、槽部漏电抗和端部漏电抗组成,给出槽部漏电抗和端部漏电抗的算法。以一台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不足540°加空换位线棒为例,分别采用解析法和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了换位股线环流。通过解析法与三维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两种算法得到的换位股线环流基本一致,验证了解析法的正确性。提出的解析法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不同换位方式下股线的环流,而且能够避免复杂的三维建模,更方便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20.
《发电设备》2017,(4):227-229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国内某660 MW机组除尘器入口烟道的流场分布,研究发现:除尘器入口两列烟道内的烟气量分配不均匀,A列烟道的烟气量约为B列烟道烟气量的1.2倍,通过在两列烟道交叉处添加一块长约1 300mm的挡板,可使两列烟道烟气量之比约为1∶1,此时系统的压降增加20Pa,并可改善飞灰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