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环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ESO)、聚醚胺为原料合成中间体氨基聚醚硅油(APES),再用马来酸酐(MAn)对APES改性,合成了一种羧基化聚醚硅油(CAPES)。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将自制的羧基化聚醚硅油(CAPES)乳化,制得白色半透明泛蓝的乳液并将该乳液用于生蚕丝的柔软浸泡整理中。利用红外(IR)光谱、纳米粒度仪、Zeta电位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对CAPES及其乳液进行表征、测定,观察CAPES在生丝表面的膜形貌,并考察CAPES浴液的p H、浸丝时间和硅乳的用量对生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PES乳液平均粒径84.6 nm,Zeta电位-21.5 m V,且在丝样纤维表面的成膜性良好;当p H=6,浸丝时间为30 min,CAPES用量为5 g/L左右时,整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一、柔软剂的种类、性质与特征柔软剂可分为脂肪酸衍生物类和有机硅油类两大类型,前者是传统上广为使用的柔软剂,后者是后来居上的新品种。有机硅类柔软剂的发展速度很快,不断地有各种性能和功能的新型品种在开发上市。  相似文献   

3.
水溶性有机硅柔软剂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活性有机硅柔软剂的特点 ,讨论了以含氢、烷氧基、羧基、环氧基和氨基硅油为起始物合成制备水溶性有机硅柔软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CO系列有机硅柔软剂,并对其一般性能进行了表征;用其对全棉色织物及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进行柔软整理,并与进口柔软剂作了比较,表明CO系列柔软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CO系列有机硅柔软剂,并对其一般性能进行了表征;用其对全棉色织物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进行柔软整理,并与进口柔软剂作了比较,表明CO系列柔软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以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为主的织物用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氟资讯》2006,(7):23-2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柔软剂一直是硅油应用中最为广泛的领域。在众多的硅油柔软整理剂中,氨基硅油具有其它柔软剂无法比拟的“超柔软”效果。氨基硅油柔软剂结构中,将氨基官能团引入到聚硅氧烷骨架上,由于氨基具有较强极性,可以与纤维中的羟基、羧基等基团相互作用,产生极强的取向性和吸附性,因此大大改善了硅氧烷在纤维上的定向排列,使织物柔软、滑爽、硬挺、抗皱,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一定的耐洗性。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是新一代产品,综合性能优良,是有机硅柔软剂第三代产品中的佼佼者,目前己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但还有待于继续开发。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2):458-461
综述了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有机硅柔软剂的发展历史和分类,简单介绍了各种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方法、主要用途及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未来柔软剂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用于织物后整理的有机硅柔软剂的发展历史和分类,简单介绍了各种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方法、主要用途及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未来柔软剂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羟丙酯(HPAA)、烯丙基环氧聚醚(APE500)和十八叔胺(Q18)为原料,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用下,进行溶液聚合,合成新型非有机硅类长链聚有机季铵盐(VPEQ18)。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分析表明VPEQ18中含有与预期结构相同的基团,说明VPEQ18合成成功。利用柔软度仪、折皱弹性仪、全自动色差计对VPEQ18的应用性能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在棉布大小为6cm?0cm,含固量30%的VPEQ18乳液用量为3g/100g H2O,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90s的工艺条件下,经VPEQ18整理的织物能够达到理想的柔软、顺弹、抗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