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矿工的自觉主动性、纪律坚持性、情绪不稳定性、责任性、安全意识、情绪稳定性、冒险麻痹、岗位满意度等八项心理内容进行量化检测评定,有效增强了对矿工安全心理素质的认知,发现安全心理低分段矿工与高分段矿工 两者间的学历文化因素相关不显著,但与矿工工种属性(岗位特性)和矿工所属群体却显著相关,尤其是采掘一线矿工整体显示了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远高于井下辅工群体水平。但是以“重罚重扣”为主的专业岗位技能考核措施,致使矿工心理紧张影响了矿工的情绪稳定性,不利于矿工的心理卫生。矿工安全心理检测与矿工生理体检宜一并纳入矿山管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矿工心理韧性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引入自我控制和职业倦怠2个中介变量,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链式中介模型。采用心理韧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安全绩效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20名矿工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和AMOS软件相关性分析和链式中介模型检验;此外,将矿工年龄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不同年龄矿工心理韧性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矿工心理韧性有助于提高安全绩效,有效干预矿工自我控制和职业倦怠能够提高安全绩效水平,并且矿工年龄对心理韧性和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矿工安全行为自身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行为过程的非线性、模糊性、随机性、时变性的特点,从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工程心理、安全管理、生活重大事件、不同文化差异6个方面构建了矿工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初试量表。通过相关数学工具确定了与矿工安全行为状况紧密相关的63条测量指标作为评价因素集合,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改进动量BP算法的矿工安全行为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对矿工安全行为状态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能满足生产现场矿工不安全行为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6,(11):234-237
了解矿工的心理契约状态、安全绩效水平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将心理契约划分为发展型责任、规范型责任和人际型责任3个维度,将安全绩效划分为安全结果和安全行为2个维度来设计测量量表,并对407名矿工的心理契约状态和安全绩效水平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矿工心理契约与其安全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组织责任通过员工责任影响安全绩效。通过提高矿工与企业之间达成的心理契约状态水平可以提高矿工的安全绩效,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事故大多数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研究矿工不安全心理对煤矿事故的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矿工不安全心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矿工不安全心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矿工不安全心理的环境因素、人的缺点、身体条件等3个准则,以及工作条件、社会关系等7个评价指标,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此评价体系应用到某煤矿,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矿工安全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工的心理素质与其安全行为关系密切。分析了矿工安全心理要素,并借助于模糊数学理论对矿工安全心理进行了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7.
煤矿员工不安全心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环境影响心理、心理支配行为的理论和安全生产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与生产安全事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开滦煤矿实际对引发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侥幸心理、麻痹心理、捷径心理、从众心理、摆脱心理、逞能心理、恐慌心理和逆反心理等8种主要心理以及影响矿工心理的煤矿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照明、色彩、噪声,人际关系,饮食及其他等4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根据80%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事实,提出了应通过改善或消除引发矿工不安全心理的各种因素来消除或抑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从源头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导致矿工违章行为发生的原因,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控制理论与风险偏好组合理论的整合视角,将风险偏好的3个维度,风险认知偏好、风险情感偏好、行为意向偏好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矿工安全心理资本与违章行为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实证调研收集矿工违章行为的相关数据;应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检验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对违章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风险偏好的3个维度均在安全心理资本和违章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即较低的安全心理资本往往伴随着过高的风险认知偏好、风险情感偏好和行为意向偏好,进而导致矿工违章行为的发生;探明了风险偏好不同因素在安全心理资本对违章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了矿山安全管理理论,为矿山安全管理活动提供了具有理论支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3,(12):217-220
针对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突出的难题,以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机理及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分析,得出了人的安全心理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对策,即提升矿工安全知觉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安全动机激励对矿工安全行为的作用和加强矿工安全行为中的安全个性培养、注重提高矿工安全心理教育、培训和训练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噪声烦恼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确定出了影响噪声烦恼度的5个不同维度,编制了煤矿噪声烦恼度和矿工不安全行为测量量表,构建了煤矿噪声烦恼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模型拟合数据,得出噪声烦恼度不同维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不安全行为意向在噪声烦恼度与矿工不安全行为之间存在间接效应,噪声烦恼度各维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效应的大小排序为噪声属性、噪声不良心理、噪声排斥态度、噪声不良情绪、噪声疲劳。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煤矿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融合安全行为及不安全行为定义、行为安全理论、MMEM系统理论,提出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的界定标准。根据行为影响因素,建立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差异系数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及组合权重,选用可拓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选取某煤矿进行实例验证。研究表明:针对煤矿行业,D-E-I模式具有普适性;实证评价等级为Ⅳ级,即“比较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模型科学性与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三违”心理存在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全心理学出发,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三违"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煤矿安全双保护层作用和事故发生具有小概率特点是违章心理存在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在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实践说明,分析结论说明了"三违"现象存在的根源,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99—2019年矿山安全和数字矿山安全管理的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研究工具,从文献数量、研究主题、主要学者和研究机构、关键词及其中心性、高被引文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数字矿山视角研究矿山安全问题的论文,占矿山安全领域研究论文的20%左右,并呈现逐年上升的...  相似文献   

14.
煤矿风险分级是实行煤矿分级监管和将商业保险引入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本文首先论述了煤矿风险分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煤矿进行风险分级要综合考虑煤矿的主要致灾因子、安全防范因子以及应急救援因素,故将以上三项因素作为构建煤矿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考虑煤矿主要灾害的影响因素在煤矿主要致灾因子一级指标下划分了12个二级指标,考虑到煤矿的安全防范因素众多在安全防范因子下划分了包含3~10个三级指标不等的6个二级指标,在应急救援因子一级指标下设置了7个二级指标.综合以上构成了完整的煤矿风险综合分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门鸿 《陕西煤炭》2020,39(3):80-84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过程中采用的依靠单一分值来决定整个煤矿的安全程度,导致大多数煤矿只求高分,从而忽略了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因素的问题。采用集对分析理论(SPA)对考评体系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四级联系度函数对5个矿井考评结果的集对势、悲观势、联系度和不确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了影响考评结果的外在因子。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使矿井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过程中更加客观、全面,有效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迟兵  吕力行 《矿冶》2013,22(1):37-39
大红山铜矿主溜井发生严重垮塌,需要进行加固修复。为了保证进入溜井内修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必须预先对破碎井壁进行处理。介绍了处理方案和流程,为类似安全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本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留安  李武 《煤炭学报》2006,31(3):320-323
针对目前普遍将煤矿事故频发归因于管理问题的倾向,采用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别研究了管理、技术和装备等因素对煤矿安全的影响,得出煤矿事故的发生与安全管理有关,但诸如重特大煤矿瓦斯爆炸等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技术和装备水平,而非管理;对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不够、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低是导致煤矿恶性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并研究了技术、装备和人“三要素”之间的边际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印度均为世界煤炭资源、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大国,印度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长期好于我国。以近10年煤矿安全数据为对象,研究了印度煤矿安全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印度煤矿生产安全业绩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其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较高与国有化和产能集中度高、露天矿开采比例大、安全培训实效化与安全监管法制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薛韩玲  程凯丽  朱曌 《中州煤炭》2016,(10):19-22,26
随着地下矿井开采技术的发展,无轨胶轮车在矿井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其燃烧柴油排出的尾气对矿井空气造成了污染,并且严重威胁井下安全作业环境。利用相似原理理论,通过搭建模拟巷道进行模拟实验,在不同通风速度和不同车辆进行的情形下,研究柴油机尾气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O、CO2等有害物的分布特性;揭示通风速度和无轨胶轮车运行速度对尾气中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这可为井下通风方案以及井下安全技术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井瓦斯动力灾害的分级与分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矿井瓦斯动力灾害的大小及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影响鉴定结果的鉴定指标测定过程,提出了将矿井分为非突出矿井、弱突出矿井和突出矿井的方案;并根据引起瓦斯动力现象的各种力的作用过程及产生的后果给出了部分新的矿井瓦斯动力灾害分级鉴定的指标及操作方法.通过对大平煤矿煤层进行实测,证明大平煤矿-107 m标高处已经具备了发生弱突出的可能性,从而解释了这个当年鉴定为非突出的矿井在近-300 m处出现了大型突出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