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藻酸钠复合膜对鲜切贡梨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海藻酸钠、明胶和山梨酸钾为涂膜材料,按照L9(33)正交试验制作不同配比的海藻酸钠复合膜,涂膜鲜切贡梨,在(0±0.5)℃条件下进行贮藏保鲜.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复合涂膜能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鲜切贡梨的褐变指数、抑制呼吸速率,减少TA及Vc的损失;海藻酸钠的保鲜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海藻酸钠复合膜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0.05 g/kg、明胶0.03 g/kg、山梨酸钾0.03 g/kg.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分析壳聚糖、植酸涂膜与鲜切哈密瓜保鲜效果之间的作用关系,采用壳聚糖、植酸以及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对鲜切哈密瓜进行相应的处理。研究表明,通过复合涂膜处理技术,有利于降低鲜切哈密瓜质量损失率,保持原本的硬度与色度,可以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上升速率,维持Vc含量,阻止霉菌和酵母的侵染,抑制POD、CAT活性。将物品储藏至第10天时,复合涂膜鲜切哈密瓜的△E为对照组的28.03%,失重率低60.98%。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可以将保护膜覆在水果表面,是一种有效的鲜切哈密瓜保鲜手段,相较于壳聚糖或植酸单一处理方法表现出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纳米TiO_2复合涂膜对鲜切荸荠保鲜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壳聚糖/纳米TiO_2作为复合涂膜剂,低温(0~4℃)条件下对鲜切荸荠进行涂膜处理,测定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失重率、V_C含量、褐变度(B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TiO_2复合涂膜可有效降低果实的水分、V_C等成分的损失,延缓荸荠褐变的发生,从而延长鲜切荸荠的货价保藏期。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可食涂层的性能,将橘皮精油引入壳聚糖成膜剂中,制备橘皮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用于保持鲜切苹果样品在(1±0.3)℃的储存品质。观察涂膜的微观形态以及颜色参数,对涂膜抗菌、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测定贮藏过程中鲜切苹果的感官特性,同时对其进行微生物及化学分析。结果显示,TPEOs的引入并没有明显改变壳聚糖薄膜的形态,但明显改变了颜色参数,提高壳聚糖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CH-TPEOs涂层延缓鲜切苹果样品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样品的微生物数量,使TBC从7.6 log CFU/g降至4.2~4.5 log CFU/g,使TAC从5.4 log CFU/g降至2.9~3.3 log CFU/g,同时抑制其化学品质的劣变。向壳聚糖中加入橘皮精油制备复合涂膜,可以极大地改善涂膜保鲜性能,延缓鲜切苹果营养物质流失。CH-TPEOs涂层为新型可食用包装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涂膜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壳聚糖涂膜液对鲜切马铃薯色泽、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鲜切马铃薯的褐变程度,以复合涂膜液Ⅰ(1%壳聚糖+0.5%抗坏血酸)或以复合涂膜液Ⅱ(1%壳聚糖+0.5%抗坏血酸+0.15%氯化钙+0.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抑制效果显著,且以后者更佳。  相似文献   

6.
利用抗坏血酸和壳聚糖复合处理鲜切杨桃,研究其在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贮藏温度为12℃条件下,6g/L抗坏血酸+15.0g/L壳聚糖复合处理鲜切杨桃可降低腐烂率、失重率与相对电导率,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损失,抑制POD、PPO活性,对鲜切杨桃起到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保鲜鲜切芹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苯甲酸钠和黄原胶为膜材,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鲜切芹菜进行涂膜保鲜,观察鲜切芹菜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分析可食性复合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2%、苯甲酸钠1%、黄原胶2%为可食性复合膜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鲜切豇豆的品质,本文研究了海藻酸钠(0.6%,m/m)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8%,m/m)两种涂膜剂对其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维生素C、叶绿素等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在贮藏期间,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均有效降低鲜切豇豆的呼吸强度,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鲜切豇豆维生素C和叶绿素的损失,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贮藏至12 d,海藻酸钠涂膜的鲜切豇豆呼吸强度为237.67 mg/(kg·h),处于较低水平;其维生素C、叶绿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的高13.06 mg/100 g、0.62 mg/g、0.49%,但丙二醛含量低11.36%。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更有利于保持鲜切豇豆的品质及延长贮藏期,其用于豇豆的保鲜贮藏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庞凌云  李瑜  祝美云  何华威 《食品科学》2009,30(20):426-429
以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保鲜剂,添加吐温-20对圣女果进行涂膜保鲜,每隔2d分别测定圣女果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四个指标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为1.0%、壳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比例为2:1(g/g)、吐温-20浓度为0.8%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圣女果的营养损失,降低失水率,抑制呼吸强度,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植酸天然复合涂膜对鲜切莲藕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壳聚糖、1%植酸和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处理鲜切莲藕,研究不同处理对鲜切莲藕贮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处理能够降低鲜切莲藕的失重率和MDA含量,延缓藕片的褐变,抑制POD、PPO、PAL的活性,同时使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贮存至第8天,复合涂膜的鲜切莲藕失重率为对照的1/2,MDA含量比对照低18.8%,L值比对照高51.2%。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贮存鲜切莲藕的方法,效果优于壳聚糖或植酸单一处理。  相似文献   

11.
王悦 《数码印刷》2009,(10):47-48
2009年9月3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这可谓是图书出版界的一大盛事,展商众多.形式多样.亮点频频。其中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按需出版及印刷精品专区“是首次亮相图博会.同样也是本届图博会最大看点之一。图博会上首设的“按需出版及印刷精品展区”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了印刷的魅力与对出版业发展的推动力,赢得了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数据通讯传输中的安全及加密问题,分析了IP协议的安全体系结构和虚拟专用网的原理,论述了基于IPsec的虚拟专用网实现原理及相关技术,认为IPsec是目前唯一一种能为任何形式的Internet通信提供安全保护的协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主要研究了谷氨酸发酵液对谷氨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用膜过滤除菌方法对染菌发酵液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发酵周期控制在30~34h;发酵液放罐残糖控制在0.6%以下;发酵结束后要及时升温处理,升温至65℃.  相似文献   

15.
我国鲜食葡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果品外观和内在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鲜食葡萄果实套袋是生产无公害果品,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和保证果实穗形美观的重要措施.为了给当地葡萄种植户提供适用葡萄果实套袋技术,特进行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6.
服装品牌资讯是设计师获取服装流行趋势的重要渠道.服装种类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为服装品牌的分类整理提供了多种思路.在建立服装品牌数据库的过程中,针对现有服装品牌在线分类查询系统的单一性缺点,总结出了一套用于描述服装品牌的关键性词组,并借用TAG这一关键性技术,将其应用到服装品牌在线查询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环境与食品安全, 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分析数据即时反馈显得越发重要。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与其应用程序的不断完善, 智能手机数字图片比色分析法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简述了智能手机数字图片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图片采集设备及其传感器类型、图片颜色模型、图片数字化软件、分析数据处理与网络共享, 以及该方法在食品安全、医疗诊断、生物检测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对数字图片比色分析法未来的发展也做出了展望。得益于智能手机软硬件的不断完善, 数字图片比色分析法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载体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并研究了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给酶量为40~50mg/g,于pH7.5,25~30℃下,0.4%~0.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12h,所得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力回收率平均达61.6%。  相似文献   

19.
基于SAML的多应用系统单点登录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单点登录模型受平台限制的问题,在分析了单点登录SSO概念和安全断言标记语言SAML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SAML通用的、于具体实现无关的、平台独立的认证与授权标准架构规范,提出了综合采用SAML的Pull模型和Push模型实现多应用系统单点登录集成认证机制,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认证机制存在的问题,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相似文献   

20.
每年“六一”前夕,国家质检总局都会对儿童玩具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今年的玩具抽查主要发现什么问题?质检部门对玩具生产企业有何建议?就此,《中外玩具制造》记者日前采访了曾多次参与国家玩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的福建质检院机械与玩具产品检验研究所所长陈伟。请他介绍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