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导水机构是抽水蓄能机组水泵水轮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我国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导水机构传统的安装方法主要为先预装,然后再进行正式的安装。通过对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导水机构现场预装情况进行介绍,结合其他电站现场安装情况,探讨了取消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导水机构预装的可行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原理及构造。主要介绍了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导水机构安装采取的优化措施,并将其与导水机构常规安装方法进行对比,采用优化措施方案后,大大缩短了安装工期、减少了资源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导水机构是水泵水轮机的关键部件,运行环境较为复杂,主要是由导叶、导叶传动机构、导水机构接力器和项盖、底环、控制环等一系列部件组成。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导水机构的安装程序与技术要点,以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导水机构安装施工为例,确定导水机构安装工作内容与流程、导水机构安装施工。导水机构安装施工主要包括底环、导叶、顶盖、控制环、拐臂和接力器的组装和安装。最后,提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导水机构的安装施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导水机构是整个水轮机组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我国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传统的安装方法主要为先预装,然后再进行正式的安装工序。本文通过某电站导水机构现场预装介绍,并结合其他电站现场安装情况,探讨取消大型水轮机导水机构预装的可能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个人在水轮机导水机构预装与安装技术上的实践经验,以国内某水电站水轮机导水机构的预装和安装工作为例,首先阐述了导水机构关键施工技术,预装和安装流程,之后对导水机构预装与安装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海 《红水河》2013,(6):77-79
拔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导水机构尺寸大、重量大、安装调整精度要求高、安装时间短,因此导水机构拼装采用内配水环吊装位置的改变和导叶Y型密封圈的安装时机等方法,实现了在短工期内完成导水机构拼装。  相似文献   

7.
孙红武 《水力发电》2013,39(6):33-35,57
从机坑测定、底环安装、导叶预装、顶盖组装、顶盖预装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亭子口水利枢纽电站水轮机导水机构预装的方案及过程。预装中通过采用调整垫来调整底环和顶盖的高程及水平,避免了座环在焊接与浇筑过程中的变形对机组安装的影响。目前首台机组导水机构安装已完成,底环与顶盖水平及导叶端面间隙均达到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健 《四川水力发电》2010,29(6):115-118,130
阴坪水电站地下厂房因采用钢结构吊车梁而在导水机构预埋阶段不能采用常规桥机吊装的方法进行安装。根据厂房特点,尾水肘管采用尾水施工支洞转运,采用倒入方法进行安装;导水机构采用渡吊进行安装,成功解决了地下厂房尾水肘管、导水机构在无桥机条件下的施工难题,为同类型地下厂房电站导水机构安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金银台水电站安装3台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导水机构采用自润滑向心关节球轴承、弹簧安全连杆、模压成形球面等结构。2号、3号机组导水饥构没有进行厂内预装。在工地安装过程中,发现其标识线不准确、导叶端面间隙超标、导叶吊角、与座环把合孔错位等问题,无法按原方案进行。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调整四个定位导叶的端面间隙解决导叶内外环组装中的定位问题,通过重新调整控制环与导叶外环相对位置及安全连杆和普通连杆长度解决导叶立面间隙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荣圣琦 《红水河》2006,25(3):70-73
针对乐滩水电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安装进行技术改进,采用新的安装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1号机组设备在厂家供货滞后半年时间的情况下,1号机仍然能够按时发电。文章主要介绍水轮机导水机构安装中底环、顶盖、套筒的预装和调整。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期长江河口南、北槽分流口河床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量现场水沙观测及海图资料,首先分析总结了南、北槽分流口历史演变规律;其次,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以来南、北槽分流口河段水流动力特征,近期分流口演变规律及分流潜堤工程建设对分流口河段河道演变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港下游至南、北槽分流口河段深泓线位置经历了南-北-南的换位过程;南、北槽分流沙洲的方位角受外海上溯潮波控制,基本保持在305°,但由于分流口上提至江亚南沙及分流潜堤的建设,分流沙洲洲头逐渐北偏,目前分流沙洲方位角在314°左右,伸入到分流潜堤北侧河道,与此同时,南、北槽进口过水断面(0m以下)总面积维持稳定的前提下,北槽过水断面持续减小,南槽相应增加;目前,南港下游水流流向出现南偏,落潮主流偏向南槽,南槽进口断面平均潮流速大于北槽.  相似文献   

14.
成(都)简(阳)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带动成都周边经济和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具有极大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Infrastructure, such as dams, weirs and culverts, disrupt 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vity of rivers, causing adverse impacts on fish and other aquatic species. Improving fish passage at artificial barriers, accordingly, can be an especially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river restoration option.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ovel, mixed integer programing model for optimizing barrier mitigation decisions given a limited budget. Rather than simply treating barriers as being impassable or not, we consider the more general case in which barriers may be partially passable. Although this assumption normally introduces nonlinearity into the problem, we manage to formulate a linear model via the use of probability chains, a newly proposed technique from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literature. Our model is noteworthy in that it can be readily implemented and solved using off‐the‐shelf optimization modelling software. Using a case study from the US State of Main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model is highly efficient in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solution methods and, moreover, highly scalable in that large problems with many thounsands of barriers can still be solved optimally. Our analysis confirms that barrier mitigation can provide substantial ecological gains for migratory fish at low levels of investment.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渗漏通道反演研究对探测堤坝渗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值抽水试验,运用水力层析法对含水层渗漏通道进行了反演研究。建立了一个二维垂直饱和渗漏含水层,含水层大小为18 m×18 m,渗漏含水层布设3口斜井。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监测点监测不同时刻的水头响应数据,运用连续线性估计方法(SSLE)对含水层储水系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刻画渗漏含水层储水系数的详细分布,能够有效识别渗漏通道分布情况;斜井多的情况下,可以揭露更多的含水层信息,获得更多的水头响应数据,最终的识别效果好于斜井少的情况;地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非稳定流水力层析法能够准确探明渗漏通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仿自然通道及鱼道池室结构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仿自然通道及鱼道设计水平,以某水电站仿自然通道工程为案例,根据其过鱼需求,提出了池室结构布置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及物理模型试验对其平面及三维池室流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仿自然通道或鱼道内部采用收缩段、侧壁设置消能墩、底部辅以条形消能墩的新型结构可使池室内部流场实现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区,可供不同游泳能力的鱼类通过。该池室结构在流速流态控制等方面较普通仿自然通道和技术型鱼道均具有优势,适合多种鱼类通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