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北恩施烟区烟草青枯菌致病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进行恩施烟区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本研究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了恩施烟区烟草青枯菌的致病性。根据红花大金元、K326和岩烟97三个烟草品种病害流行下曲线面积(AUDPC)数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恩施地区烟草青枯菌划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型,表明恩施烟草青枯菌是一个由弱到强连续变化的群体。3种致病型菌株在恩施南部和北部区域均有分布,其中恩施北部区域菌株致病力稍高于南部。  相似文献   

2.
根结线虫病是云南省烟草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用形态学、鉴别寄主试验及生物化学三种方法对云南省25个县市43个点采集的103份样本进行了鉴定,得出三种报给线虫,分别为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爪哇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其中花生根结线虫占优势,为采集点的45%,爪哇根结线虫为34%,南方根结线虫仅为21%。试验还表明,根结线虫的种类和分布在气候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与品种的抗感性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3.
山东烟草根结线虫病病原种、小种鉴定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山东12个主要产烟县(市)的39份线虫样本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线虫样本的雌虫会阴花纹观察和鉴别寄主试验进行了综合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其中23份为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占58.97%;9份为爪哇根结线虫,占23.08%;7份为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占17.95%。表明山东烟草根结线虫病病原种类以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占优势。但其他种类根结线虫危害比例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明确江西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的生理小种及其分布,在江西省主要烟区采集烟草黑胫病病株样品80个,从中分离纯化出28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用游动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鉴别寄主和TTZ培养基颜色反应两种方法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28个菌株对烟草品种L8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对N.nesophila无致病力,在TTZ培养基中皆呈现红色反应,表明其皆为1号生理小种。推测江西烟区烟草黑胫病为害病原菌主要为烟草黑胫病菌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云南玉溪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别及对主栽品种的致病性,以来源于玉溪市新平县和澄江市的172株烟草疫霉菌为材料,采用TTC法及活体植株接种法明确其生理小种的归属和组群分布,以不同生理小种的烟草疫霉菌株为接种体,研究生理小种鉴定接种技术并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TTC平板上呈现红色的供试烟草疫霉菌株均属于0号或1号生理小种;活体植株接种显示,0号和1号生理小种有149株和12株,分别占比86.63%和6.98%;无致病力及未鉴定出小种归属的菌株分别有2株和9株,分别占比1.16%和5.23%。表明新平县和澄江市烟草黑胫病菌以0号生理小种为主。致病性测定显示,170个菌株对主栽品种KRK26、云烟87和K326均有较强致病力。此外,寄主离体叶片与茎秆轻微致伤后,对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与活体植株注射接种结果一致,具有同等的鉴别力。说明离体材料致伤接种的方法可用于区分不同烟草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感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82—1986年先后从山东、河南、安徽、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湖北、陕西、四川和辽宁等省采集并分离到烟草黑胫病菌系255个;根据鉴别寄主的病害反应鉴定其生理小种:用游动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10叶期左右鉴别寄主的茎或茎基部。所用的鉴别寄主有白肋烟品系 L_8,烤烟品种 N.C.10 71和小黄金10 25等,及烟草野生种N.nudicaulis。结果是,有231个菌系对 L_8、N.C.10 71和 N.nudicaulis 无致病力或仅有弱致病力,应为0号小种;有12个菌系对四个鉴别寄主都有高度致病力,应为1号小种:有12个菌系对 L_8和 N.C.10 71无致病力,而对 N.nu-dicaulis 有中到高度致病力,根据它们的病害反应不像是0、1和3号小种,是否是2号小种还是新的小种有待进一步研究。参照田间检测结果,我们初步认为我国主要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群体中,0号小种为优势小种,亦有少量1号小种的存在,而在辽宁省1号小种似乎比0号小种更重要一些,在11个菌系中,1号小种7个,0号小种4个。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进行恩施烟区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本研究采用菌丝块茎基部创伤接种法鉴定了恩施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的致病力。根据黑胫病菌菌株接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202后的AUDPC (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数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恩施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划分为I、Ⅱ、Ⅲ 3种致病型。3种致病型病原菌没有表现出典型的强、中、弱致病特性。7个抗性烟草品种对不同致病型黑胫病菌表现出抗性差异,革新3号对3种致病型菌株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市涪陵、彭水、石柱等烟区采集了40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并采用游动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鉴别寄主和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颜色反应两种方法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40个菌株对烟草品种L8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对Nicotiana nesophila无致病力;在TTC培养基中皆呈现红色反应,说明供试的40个菌株皆为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9.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广泛分布世界上各植烟国,我国各主要烟区均有发生。国外报道侵染烟草的根结线虫至少有4个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 ncog-mita),花生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10.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利用烟草抗病品种K326和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研究了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过程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后3d,2品种都能形成巨型细胞,且巨型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没有显著差异。接种后15d,感病品种中巨型细胞正常发育,而抗病品种中巨型细胞出现空泡。接种25d,抗病品种巨型细胞发生崩解。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巨型细胞的形态变化与品种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品种烤烟各部位烟叶成熟过程中多元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差异,以红大、云烟87、K326、中烟100为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烟100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较低,而红大、云烟87和K326较高,下部叶非挥性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叶和上部叶。烟叶中多元有机酸含量随成熟增加而逐渐减少,上部叶、中部叶的高级脂肪酸含量则随成熟度增加表现出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而下部叶则表现为随成熟度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病菌生理小种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有各自特点, 研究各地的生理小种特点可有的放矢安排品种, 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就云南省烟草黑胫病病原进行了分离纯化, 采用根部创伤接种法对部分病原进行了致病性测定与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 2004年分离的39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致病率为22.22%~100.00%, 平均发病率为93.73%, 病情指数2.8~86.1。2005年分离的45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致病率为66.67%~100.00%, 平均发病率为96.05%, 病情指数16.7~97.2。2006-2008年对55个地方代表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别, 发现55个菌株在不同烟草品种上存在致病力分化, 对同一品种致病力存在差异;确定有50个菌株为0号生理小种, 占供试菌系的90.91%, 说明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优势菌为0号生理小种, 在本次鉴定的供试菌株中未发现1、2、3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3.
以红花大金元为对照,从烟叶经济性状指标、原烟外观质量、内在品质及抗病性能等方面,对由南涧种植的红花大金元中系统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中烟104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大理州烟区生态条件下,中烟104烟叶质量较好,能彰显大理红花大金元特色优质烟叶“清、甜、香、润”的清香型风格特征,符合中式卷烟对大理州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的工业可用性;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在年际间表现相对稳定,在地区间表现适应性较广。丰产,兼抗烟草黑胫病、角斑病、野火病和气候斑点病,耐肥、易烘烤,综合性状优于红花大金元,可作为大理州烤烟后备新品种,具有重要的工农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室内采用孢子悬浮液和病菌毒素滤液浸根法及盆栽烟株幼茎刺伤菌块接种法测定了27个烟草品种和品系对低头黑病的苗期抗病性。自然重病地鉴定了6个生产推广品种的成株期抗病性。结果表明:烟草品种对低头黑病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苗期抗病性与田间成株期抗病性反应一致。筛选鉴定出中烟14和G─80两个抗病品种。比较了几种接种方法,证明病菌毒素滤液浸根法测定品种抗病性优于其它方法。苗期抗性测定可用作初筛,选出抗病和中抗品种(系),再进一步进行田间成株期抗病性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烟草对氮素营养响应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水培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素营养对不同基因型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烟草对氮素营养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氮含量均与氮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不同基因型间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差异显著,其中不耐氮肥基因型8136、红花大金元的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其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氮含量也高于其它品种,但其生物量随氮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较耐氮肥的基因型中烟90、KY17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6.
中烟特香301是利用0.6%EMS浸泡诱变中烟100种子,以特征香韵为育种目标,通过系谱法定向选择,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培育而成的花香香韵烤烟新品种,2020年9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中烟特香301田间前期生长势中等、后期逐渐变强,腰叶偏窄长、主茎粗壮,综合经济性状优于中烟100;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中烟特香301抗赤星病、中抗TMV和黑胫病,适宜在黄淮区、西南区、华中区等中等以上肥力烟田种植;烟叶品质评价结果显示,中烟特香301油分指标优于中烟100,还原糖、总糖含量及糖碱比等指标高于中烟100,感官质量平均分值高于中烟100,具有独特的(玫瑰)花香香韵风格。中烟特香301既丰富了烤烟的香韵风格,又提升了烟叶品质,同时兼顾了经济性状和抗病性,实现了预期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7.
烤烟新品种"中烟9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烟99系选用烤烟新品系88-4009与中烟86杂交,杂种F1经花培纯化定向选育而成,2000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该品种较耐肥水,田间生长势强,优质烟成熟特征明显,分层落黄好,易烘烤;烤后原烟金黄至桔黄,油分多,色泽鲜亮,化学成分协调.烟叶质量符合目前卷烟工业要求;兼抗黑胫病、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耐普通花叶病,比对照品种产量提高5.64%,均价提高8.19%,中上等烟增加5.93个百分点,单位面积产值提高11.28%;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方面较能兼顾,适宜于黄淮、东北烟区种植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烤烟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不同的烤烟品种中烟14和中烟100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不同品种烟叶内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以及对烟叶内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烟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为烟草的抗旱筛选提供一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呈现增加的趋势,且相同胁迫时间内,PEG浓度15%处理,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在相同胁迫时间内,PEG浓度15%处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最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处理1 d时达到最大值,PEG浓度15%处理酶活性最高。通过检测数据证实中烟14的抗旱性较强,各项检测指标用于烟草抗旱性研究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中烟100为对照品种,对烤烟新品种中烟203在密集烘烤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烟203和中烟100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烘烤过程中呈降解趋势;烘烤结束时,中烟203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量高于中烟100.烘烤过程中,两品种的类叶比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黄期中烟100的类叶比高于中烟203,但进入定色期,则反之.烘烤过程中,中烟203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一直低于中烟100.两个品种在烘烤过程中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烘烤过程中,中烟203的淀粉含量低于中烟100,总糖和还原糖积累较多;中烟203在烘烤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中烟100.两个品种总酚和绿原酸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鲜烟叶至47 ℃末,中烟100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高于中烟203,54 ℃末至烘烤结束,其含量表现均反之.总的来看,中烟203在烘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表现明显好于中烟100.  相似文献   

20.
烤烟新品种中烟207是以优质高香气为主攻目标,兼顾抗病性和产量,采用云烟85的雄性不育同型系(MS云烟85)为母本,以香气浓郁且耐气候性斑点病的烤烟新品系095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株型筒形,叶形长椭圆,田间生长势较强;综合经济性状略优于K326,略低于云烟87。烤后原烟以金黄色为主,结构、身份和油分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和余味优于K326和云烟87;综合质量与K326相当,优于云烟87。中抗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中感青枯病和赤星病,感TMV、CMV和PVY,气候性斑点病的抗耐性优于K326和云烟87。综合评价,中烟207是品质、经济、抗病性状较能兼顾的烤烟新品种,适宜在东南、四川及陕西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