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俊红 《江西化工》2003,(4):170-171
氨合成塔是我公司氨合成工艺中的主要设备 ,其内件采用双层并联扁平单管冷管并流型内件 ,该型式内件具有阻力低 ,热平衡性好 ,温度分布适宜 ,生产能力强的优点同时 ,也存在内件构造复杂 ,使用环境恶劣 ,使用中易发生焊缝泄漏 ,密封部位松脱等缺陷。在催化剂装填方面 ,我公司选用南化产A110— 1系列催化剂 ,该系列质量优良可靠 ,热稳定性、低温活性 ,机械强度等指标优异 ,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优良特性 ,在装填时要求均匀 ,更要求达到最大装填密度 ,防止还原及投用过程中气体偏流影响安全生产。氨合成塔的操作与维护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温度、压…  相似文献   

2.
王建武 《中氮肥》1998,(1):32-33,35
我厂是年产8万吨合成氨的中氮厂,合成氨系统为两套并联使用。新合成塔内径为1000mm,采用内部换热三套管内件,中置锅炉。旧合成塔内径为800mm,采用双层并联扁平管并流内件。今年旧合成塔更换催化剂时选用活性温度低的ZA-3型催化剂,代替以往使用的A110-1型催化剂。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维持新塔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对旧塔进行升温还原。现将此次催化剂升温还原小结如下。1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简况1.1工艺流程我厂氨合成的工艺为传统流程,即合成塔出口气经水冷一次分氨,循环气加压后在滤油器中与新鲜气混合除油水,冷凝塔、氨蒸发器…  相似文献   

3.
吴萍  张培和 《工业催化》2001,9(1):58-61
介绍了A110-1H/A110-1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装填、升温还原及使用情况,使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好、易还原、催化活性高、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在双层并流合成塔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A110-1、A110-1H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装填、升温还原及使用情况,它的使用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好、易还原、高催化活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高的优点,在双层并流合成塔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1997年5月21日我公司一氮肥氨合成塔在检修后的升温过程中,由于塔内件自身缺陷和操作不当造成合成塔内件严重损坏,被迫停车检修10天零3小时,我们在整个检修及工艺处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合成塔内件结构及流程我公司氨合成塔是南化机厂1969年设计制造的双层并联扁平单管并流氨合成塔,最近一次更换催化剂的时间是1989年4月。该合成塔内件下部为列管式换热器,上部催化剂筐分上、下两层并联通气,每层设有并流式冷管。主线气体由塔上部进入,沿外筒与内件之间的环隙下降,经换热器管间预热后,进入电炉中心管,与…  相似文献   

6.
吴萍  张培和 《中氮肥》2000,(6):14-16
我公司第一氮肥厂年设计能力原为60 kt合成氨。1980年4月对合成塔进行改造,将三套管内件改为南京化工机械厂制造的双层并联扁平单管并流氨合成塔内件,年设计能力增加到80 kt氨。第9炉、第10炉使用的是郑州大学化工实验厂生产的A202Q、A110-5Q型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发现合成塔及合成系统阻力增大,于1998年10月5日和1999年9月24日测得系统阻力(新鲜气与氨分离器压力之差)分别为3、3. 2 MPa,合成塔阻力(合成塔进出口压差)分别为2、2. 4 MPa,而第8炉南京催化剂厂生产的A110-1、A110-1H型催化剂在使用了5年后,合成塔阻力仅有0. 8…  相似文献   

7.
根据在相同塔径和相当的负荷下,双层并联扁平单管并流型氨合成塔与双层并联型、双套管型、单管并流型、三套管型、轴-径向型、CD90型氨合成塔的技术性能比较后,认为目前技术先进,操作稳定的氨合成塔当属双层并联扁平单管并流型氨合成塔.  相似文献   

8.
A110—2型氨合成催化剂是一种高活性、低温性能好、容易还原的高效合成催化剂。1982年10月,我们在单管并流式轴向合成塔中装填了A110—2型合成催化剂。一、设备状况和装填情况: 我厂是老三千吨型厂。原四版设计,合成系统于80年由φ450合成塔改为φ505合成塔,其余设备基本未加改变。从文献上知道A110—2型氨合成催化剂活性好、氨产率高、反应热大,浙江化工学院为这种催化剂重新设计了一个单管单环折流式合成塔内  相似文献   

9.
84077。氮合成塔采用扁平冷管对提高生产能力的影响一一张宝才、张相福(江西氨厂),化工机械,L 61,34、38(1982)。 介绍了山800mm氨合成塔采用双层并联扁平单管并流形式的触媒筐所取得的经济效果。讨论了扁平冷管具有的优越性:①触媒层有效截面积较大、生产能力较高、触媒层阻力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A301型低温、低压、高活性氨合成催化剂在Φ1 800 mm合成塔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合成系统的配置、工艺流程以及催化剂的装填情况,通过催化剂升温还原状况和生产过程运行数据的比较,对A301型氨合成催化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充分反映出A301型氨合成催化剂活性高、使用压力低、氨产量大等优良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富生 《煤化工》2000,(1):33-33,37
我厂Φ800mm氨合成塔内件为扁平单管双层并流型式。1997年3月21日经过单体大修后投入运行,轻负荷生产正常。加负荷生产过程中,发现同平面温差扩大,温度难以维持。系统压力猛涨,被迫切气停塔,我们在检修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以供借鉴。1 合成塔内件结构及流程我厂该内件是1983年根据江西氨厂内件,结合设备筒体尺寸修改而成。该合成塔内件触媒筐分上、下两层并联,每层都设有并流式冷管。下部为列管式换热器。1.1 塔内流程简述从主线入塔气体,沿外筒与内件之间环隙下降,经换热器管间预热以后,进入中心管,与从副线来的冷气相混合,分…  相似文献   

12.
李云  段焰熙  徐梅 《川化》2010,(1):15-16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300kt/a合成氨装置是我国第1批从国外引进的大化肥装置,始建于1974年,1976年投产,氨合成塔催化剂原采用C73—1;1991年氨合成塔改为卡萨里轴径向三层塔(带内换热器冷激式)后,采用了规格为小1.5—3.0mm的A110—1H/A110—1(第一床层为A110-1H)氨合成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由河南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HLA—Ⅰ型球形氨合成催化剂首次在我厂Φ500合成塔试用。从八○年七月十四号投入生产到现在已有九个月了。通过这一阶段的生产实践,表明HLA—1型氨催化剂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催化剂。一、氨合成塔及球型氨催化剂装填基本情况我厂使用球型氨催化剂的合成系统为5000T/年型,Φ500塔,320kg/cm~2操作压力,塔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我公司原有1套130kt/a合成氨装置,采用01000mm双塔并联工艺流程,1#塔内件为双层单管并流型,2#塔内件为二轴一径型,两塔共装填催化剂34.8t,系统压力31.4MPa。由于两塔内件结构和压差不同,易使气体偏流,给操作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开停车及负荷波动时,塔温较难控制,系统运行不稳定,消耗过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A110-5Q 型氨合成催化剂在双层并流合成塔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萍 《工业催化》1999,7(4):46-49
介绍了A 11025Q 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装填、升温还原及使用情况。装填该催化剂后, 在合成塔有缺陷的情况下仍创出了合成氨产量记录, 表明该催化剂性能优良、活性好、生产强度大,在双层并流合成塔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1 Φ1500mm氨合成系统概况 2007年1月公司新增的Φ1500mm氨合成系统投产,其合成塔设计生产能力为150kt/a合成氨。该塔(GC-R202Y型)设计采用四段绝热、二轴二径冷激式内件,配套电炉1500kW,塔结构简单,催化剂装填量多(52.33t),温度分布均匀,调节温度方便,全塔阻力较小,但也存在氨净值低、入塔气需要较大的换热面积等缺点,同时要求入塔气体净化也较严格。  相似文献   

17.
苗新方  南军国  邓文刚 《大氮肥》2007,30(3):181-183
介绍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化肥二部A110-1、A110-1H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装填、还原情况,并对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分析.结合催化剂的组成和性能就如何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做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8.
南京化肥厂的双层并流氨合成塔具有阻力小(双床层阻力降约为单床层阻力降的1/8)、能力大、触媒能充分发挥效能等特点,是强化合成塔生产能力、降低电耗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措施。不足之处是结构比较复杂,加工要求严格。 1978年3月,我厂三套管Ⅱ型氨触媒筐内件发生故障,决定提前大修。我们在学习南京化肥厂双层并流氨触媒筐的基础上,制造了双层并流扁平管氨触媒筐内件,也就是将圆形冷管改成扁平管。通过半年生产实践证明双层并流  相似文献   

19.
郭新法  唐海亮 《小氮肥》2006,34(2):10-12
0 前言 南阳德润化工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80kt/a合成氨联醇生产能力,现有2套φ800mm并联氨合成系统,均采用JR型内件,每塔催化剂筐有效容积4.11m^3。由于前几年催化剂选型较杂乱、更换频繁,造成氨合成系统压力偏高。经慎重考察论证,从2001年起我公司开始使用A203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到目前为止氨合成系统运行良好。现就该催化剂的升温还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ZBG75010~75012—90《A110型系列氨合成催化剂》、《A 109型氨合成催化剂》、《A 106型氨合成催化剂》和 ZBG74002—90《氨合成催化剂试验方法》标准是根据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现状,在 HG1——1317~1318—80及苏 Q/HG1——86—80《A110-1型氨合成催化剂》等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该标准定于1991年1月1日起实施本文就起草该系列标准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