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协庄煤矿位于山东省新泰市境内,井田处在新汶煤田西部,位于新汶向斜南翼,生产能力1.8Mt/a。开采上限标高为 110m,开采下限为各煤层-1050m底板等高线。矿井开拓方式为主斜副立多水平混合式开拓,共划分为四个水平,目前-50m及-300m水平已基本开采完毕,-550m水平为生产水平,-850m水平为延深水平,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 相似文献
5.
6.
7.
煤矿建设随着采掘工作逐渐延深、井型逐渐增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机电硐室趋向大型化,我国热害矿井数目日益增多、热害日趋严重.据我院近年来对20个省 (自治区)热害矿井普查的不完全统计,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干球温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国际《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 相似文献
8.
9.
基建矿井热害防治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建矿井热害治理技术研究较少、 热害治理复杂的现状, 基于基建矿井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温度高, 降温负荷大, 供风沿途冷量损失较大, 低湿空气与掘进工作面的热湿交换不充分,基建降温设备利用率低的矿井热害特点, 设计了非机械制冷和机械制冷方式相结合的基建矿井降温综合治理措施。 非机械制冷方式包括增加风量, 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 双巷掘进, 采用双层隔热风筒通风, 控制热源和加强管理等。 当非机械降温方式无法满足降温需求时, 采取机械降温方式, 以赵楼基建矿井为例进行分析, 发现机械降温系统运行效果较好, 井下掘进工作面温度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的矿井热害防治措施,并简要分析了其经济性和可行性。先在巷道围岩上覆盖一层隔热材料,再在这层隔热材料上安装换热袋,袋内有蛇形管道,管内以空气作为空气压缩制冷装置的工作介质,管外充适量水以增强降温效果。隔热材料的覆盖一方面增加了围岩导热热阻,减少围岩散热量,另一方面避免了换热袋直接贴在围岩上影响制冷效果。换热袋的设置进一步阻碍围岩散热的同时,降低对流换热系数,减少了对流换热量,冷却井下风流,并将高温围岩的热辐射转变成低温换热袋的热辐射。另外,同其它制冷剂相比,空气不仅质量轻、无毒害,不会产生新的问题,而且完全免费,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1.
热水涌出是地下矿热害之一,它恶化环境有损健康,有时甚至淹没矿井,中断生产。江苏省韦岗铁矿为一热水型磁铁矿床,1978年开始建设,由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针对该矿热害情况,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超前疏干、强化通风等,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煤矿采掘活动进入深部以后,矿井热害问题就变得十分突出,甚至成为制约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瓶颈.阐述矿井常见的几种热源及其定量分析,介绍国内外防治矿井热害的常用措施,展望矿井降温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炭行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开采深度也随之增加,而矿井热害也对井下工作人员产生越来越大的危害,为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以及矿井的高效生产,开展了矿井地质热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究。从高温和高湿两个方面对矿井热害的产生原因、危害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井下热害事故树分析模型,并将事故分为4层5个中间事件以及12个基础底事件,并通过最小割集原理得知模型各底事件的发生都会对井下作业良好的环境造成威胁,为现场的热害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结合现有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矿井热害的防治方法,可以对矿井热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矿井高温热害防治个体降温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温热害的防治已成为深部煤矿开采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针对高温矿井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基于涡流管的能量分离原理,以井下作业人员个体降温为目标,研究了高温矿井便携式降温工艺和方法。结合现场调研情况,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其基础参数,并进行降温效果评估。由实验测试可知,进气压力为0.1 MPa,当进口流量为15 L/min,涡流管冷端温降可达到1.2℃,COP值24.72,实际续航能力30 min左右,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对改善矿井作业环境、保护高温环境下矿工健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