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武钢4号高炉料面形状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令坤  蔡敬民 《炼铁》1998,17(4):13-16
武钢4号高炉(2516m~3)第二次大修后采用了串罐无料钟炉顶设备。在高炉开炉装料过程中,对下料罐的最大装料能力、料流调节阀开度与料流量之间的关系、焦炭和矿石的布料轨迹以及料面形状等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十字测温装置对高炉布料的影响。通过料面形状的测定,选择了合适的布料矩阵,初步掌握了无钟布料的规律,为4号高炉顺利开炉和达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无钟炉顶颗粒运动数学模型,结合炉料在高炉内的堆角,建立了高炉内料面形状数学模型。针对高炉布料过程生产者无法直接观察炉内料面形状和料层厚度等信息,利用激光测试技术,提出新的料面形状测量方法。结合国内某钢厂2580m3高炉的参数,利用激光测试新方法,测试高炉开炉过程中的料面形状。根据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得到高炉不同布料矩阵对应的料面平台。  相似文献   

3.
本钢7号高炉空料线停炉操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钢7号高炉(2 850m3)于2012年5月7日采用回收煤气、炉顶打水降温空料线将料面降到风口中心线,并成功利用软探尺、炉顶和除尘器煤气CO2曲线相结合准确判断料线深度和料面位置,整个过程实现了安全、顺利、快速停炉;开炉前期制定详尽、周密的开炉方案,为高炉顺利开炉达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4.
梅钢新建一座3200m3高炉,炉顶装料设备为国产串罐无料种炉顶,为了解在本厂原燃料条件下这种设备的性能及布料规律,开炉装料时采用了激光网格测量了料流轨迹,,用激光扫描仪测量了不同料线的料面形状,测量得出了溜槽不同角度时的料流轨迹曲线,推算出不同料线时的溜槽各档位对应的角度;通过分析料面形状曲线了解该料罐设备布料不存在偏料现象。本次测量得到的无料种布料的基本规律可以指导高炉生产操作。整个装料和测量料面历时22h,实现了快速装料,保证了按时开炉点火。  相似文献   

5.
谢国海  徐鸿飞 《钢铁钒钛》1991,12(3):7-13,6
针对攀钢新建四高炉无料钟炉顶上料系统的特点,在开炉装料期间,系统地对钒钛磁铁烧结矿炉料在炉内的料面形状、粒度分布和料流轨迹等进行了测试,取得了较全面的布料参数。将这些参数应用到生产实际中,高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钟炉顶布料协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无钟炉顶布料过程中炉料的运动过程分析了料流宽度数学模型,指出了等面积法多环划分档位的不足,即档位宽度从高炉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小,这和实测料流宽度变化趋势相反。提出了按料流宽度进行多环划分的新方法、档位布料圈数与料层宽度协同性原则、料层宽度分布与料面形状的协同性原则,并将协同性原则应用于某2 500 m3高炉的开炉,为高炉的高效、合理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武钢1号高炉开炉装料实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钢1号高炉扩容大修后,在开炉装料过程中,对无料钟顶设备的功能进行了校核,对焦炭和矿石的料流轨迹和料面形状进行了测定。通过测定,选择了合适的开炉布料矩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4038 m~3高炉开炉测试过程及装料制度,通过激光网格法对高炉的装料过程进行了测试,重点测试了排料流量与物料调节阀开度关系、料流轨迹和最后三批料的料面形状,取得了满意的测量结果,对指导高炉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料钟高炉开炉装料过程中料面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技术并结合三角函数法在无料钟高炉开炉装料过程中对料面形状进行测量的新方法,并在鞍钢新2号等高炉上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量准确、省时省力、安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降料面喷涂操作和开炉操作等方面,分析和介绍了对9号高炉的降料面喷涂开炉操作实践。此次喷涂实践,采用固定喷补、扇形喷补、圆周喷补方法,仅用29 h就完成了对高炉降料面炉身的喷涂维护,为高炉安全生产运行和优化经济技术指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莱钢3#1080m3高炉大渣量条件下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原燃料管理及炉前生产组织管理等,炉内加强关键参数控制,提高操作水平,改善高炉煤气流分布,提高煤气利用率,燃料比降至约510kg/t左右,焦比下降到320kg/t,3#高炉实现了大渣量条件下的低燃料比生产。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生产的安排,莱钢3号3200m^3高炉进行了近16h的休风检修工作,通过优化休复风方案,合理控制各项操作参数,复风8h后快速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取降煤比,降炉渣碱度,准确计算休风料数量和休风后的料线,保持充足的炉缸热量等合理的休风方案和休风操作;复风后稳定调整顶压,及时调整矿批和炉渣碱度,掌握好第一次铁的开口时间等,使莱钢1000m^3高炉检修休风12~16h后,3~4h恢复到正常生产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强化日常操作管理以及使用高风温、高顶压、低富氧,降低生铁含硅偏差,改善炉渣性能等一系列措施,济钢3^#1750m^3高炉在保持平均利用系数2.5t/(m^3·d)的同时,综合焦比、吨铁返粉等指标不断降低,实现了高产低耗冶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南钢2000m^3高炉技术进步及投产一年来取得的指标进步。通过消化无料钟炉顶布料技术,采用精料、强化冶炼等措施。2005年高炉指标取得较大进步,并于11月份取得利用系数2.5t/m^2d、入炉焦比354,4kg/t、煤比133kg/t的好水平。通过与国内一流指标的对比,说明南钢高炉在精料、指标进步等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韶钢2 200 m3高炉于2005年8月建成投产,通过投产以来的上下部操作实践,逐渐摸索出大高炉PW无料钟多环布料的规律,合理的风口面积和鼓风参数.同时,通过加强高炉操作和炉内外管理,高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鞍钢无料钟布料数学模型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鞍钢无料钟布料模型的开发与应用,重点分析了模型对料流阀开口度、料面形状和矿/焦比分布应用的结果。选择料流阀开口度采用三种方法,一是理论计算方法;二是利用实际测量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后,采用体积流速计算方法;三是利用实际测量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后,采用重量流速计算方法。通过对比三种方法结果,认为采用体积流速计算方法最能够保证布料过程料层均匀,无料钟布料模型可以实现对各种布料制度、料面形状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周文胜 《冶金丛刊》2011,(5):37-39,50
八钢为提高炼铁新区2500m3高炉的利用系数,解决铁产量不足制约炼钢生产的问题,自2010年2月开始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提高铁产量攻关。从原燃料供应、设备管理、高炉操作、过程控制及岗位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使高炉铁产量得到快速提升,大型高炉利用系数在短期内达到2.0t/(m3.d)的设计能力并突破2.2t/(m3.d),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380 m3高炉第一代炉役生产技术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钢第1座380 m3高炉第1代炉役生产8年7个月零1天,单位炉容产铁量达1073343 t/m3,首次超过10000 t/m3。从强化冶炼、炉况处理、环保、技术管理等方面,回顾其实现高效、长寿、清洁生产的生产技术,提出了一些有待在生产中不断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ANSYS Fluent软件研究了某钢铁企业100 t复吹转炉底吹透气砖分布对钢水的流场和混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底吹透气砖位置不同时,转炉内钢水的流场分布也不同。在总吹气量(100 m3/h)相同的情况下,当采用双透气砖底吹气(每个透气砖的吹气量为50 m3/h)时,钢水的混匀效果优于单透气砖底吹气时的混匀效果,2块底吹透气砖对角布置时钢水混匀时间最短,为204 s,其次为4块底吹透气砖平面对称布置,钢水混匀时间为255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