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礼会的发展,灌区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灌区经济礼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正在全面打造“数字都江堰”。随着灌区推行合同制供水,定额配水,计量用水,以计量设施为主的供用水计量测报系统首先在灌区开始了全面建设,它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下面就都江堰人民渠一处供用水计量测报系统建设的情况,来探索灌区农业用水计量测报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汪强  周莉  王原 《人民黄河》2006,28(11):5-6
“数字黄河”工程复杂而庞大,其项目验收工作是项目实施建设的重要阶段。通过分析“数字黄河”工程项目验收类型,结合“数字黄河”工程验收实施经历,提出了“数字黄河”工程验收工作有关验收依据、职责、工程质量检测和遗留问题处理等关键环节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数字水调"系统智能化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字水调"是实现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基础技术支撑.都江堰灌区有着流域范围广、农业灌溉面积大、大中城市多的特点,因此采用分层递阶的智能系统体系结构搭建都江堰灌区数字水调系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系统由组织级(决策层)、协调级(管理层)、过程级(执行层)构成,通过通信网络形成一个从管理局到各管理处、再到下层各管理站点的分层递阶的网络结构.它把人工智能的高层决策、系统理论中先进的数字建模和优化方法,以及过程控制中的实时监控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适合水资源调度工程的科学体系.系统已经逐步在都江堰灌区实施,初步实现了灌区水资源调度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就是在国家及水利行业相关标准体系的指导下,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结合“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形成适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以规范和指导“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主要由术语、信息分类和编码、规划设计、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管理、安全、地理信息等10类标准组成。在“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标准体系的管理、加快标准的研制进程、加大标准的执行力度、制定与标准实施相配套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都江堰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四川水利》2005,26(1):44-46
都江堰饱含的水文化内涵,已树立起了八个方面的形象。都江堰水文化具有“以人为本”、“天人舍一”、“开拓进取”的特征,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致的。都江堰水文化研究对于建设爱国主义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水利工作地位,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三条黄河"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做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新时期的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应着力建设“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原型黄河”指现实中的黄河;“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模型黄河”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原型黄河”。“三条黄河”的建设相互关联,互为作用,要建设“三条黄河”,必须搞好规划,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7.
杨希刚  刘伟 《人民黄河》2003,25(8):41-41,45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指导治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依据。由于“数字黄河”工程复杂而庞大,因此如何开展好“数字黄河”工程的基建前期工作是规划实施的首要环节。通过分析以往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治黄前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提出“数字黄河”工程基建前期工作应采取统一安排、突出重点、加强技术论证、重要项目先试点后推广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道国 《中国水利》2005,(22):58-60
造福千古的都江堰灌区,在服务当代灌区经济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都江堰"需要进行新的理论和思路探索,在明晰"和谐都江堰"本质、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其建设的思路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设施完备、管理科学、人本为先、公平团结、经济协调、文化新生、服务一流.  相似文献   

9.
1994年以来,都江堰灌区10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当前都江堰灌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要完成灌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需要采取抓好用水管理、加大工程建设和管理力度、打造"数字都江堰",加快水利经济发展、抓好队伍建设等主要措施才能得已实现.  相似文献   

10.
张帅 《成都水利》2004,(6):13-15
从八个方面归纳了都江堰饱含的水文化内涵。都江堰水文化特征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开拓进取,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致的。指出了水文化研究对建设爱国主义基地、可持续发展、提高水利工作地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区域供水系统"与"区域水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延松 《中国水利》2005,(16):14-17
水利工程供水作为一项水利经济活动,主要通过水利工程的特定功能的发挥而实现供水目标,由于各类型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同,形成供水过程的系统特点.研究课题对"区域供水系统"的存在形式到"区域水价"的理论范畴,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意义进行了方向性探索,提出了"功能水价""同质水价"等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区域水价"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就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水文与水资源”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我国目前水资源、水环境的状况提出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力图从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初始水权"试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东阳市向义乌市有偿转让横锦水库部分用水权的实践为例,论述了“初始水权”确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阐述了若干重要原则和必须做细流域规划的基础工作,实现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水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转变,提出情景共享模型及其建模思想和方法,对淮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2010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分配情景进行了模拟。结果证明该模型性能良好,效率较高,可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理想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方案、水厂布局、调蓄系统规划,输水系统引入城市“环路 输水模式”,优化了北京市供水系统。“环路输水模式”的闭合、互相相通、双向输水、互为备用、可 靠性高、调度灵活等特点,使北京市供水系统实现了“三水”(即:外调水、本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联 合调度,降低了调蓄库规模,提高了供水保证率,有效地解决了北京市近、远期供水需求,为国内 大、中城市输水管路建设做出了新的尝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探讨"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即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法,并在充分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雨水等不同水源供水潜力和未来需水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三条红线"约束的滨海区多水源联合调控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莱州市,确定了莱州市不同规划水平年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提出了多水源联合调度方案,该方案各项供水指标满足"三条红线"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打井种稻"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打井种稻的农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符合“循环经济”。其没有渗漏水资源损失,有利于水管理及节水,有利于雨洪和弃水资源化。水稻井灌占地少,建设成本低,减少水土资源消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有利于防治洪涝渍旱碱灾害,改善农田生态,保护湿地生态,甚至改善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的"四水"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5月至2003年7月,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5次应急输水,大西海子水库累计输水量达13. 79亿m3。开展应急输水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与大气水的四水转化研究,可以为评价输水的水文效应、生态效应及选择适当的输水方案提供依据。根据输水过程中有关水文要素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地下水、土壤水的变化,在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四水”转化的研究。分析表明,随着河道输水的进行,河道两侧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加,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在已经完成的输水过程中,大约有50%的水量用于补给地下水与土壤水,其余的50%消耗于植被蒸腾、水面蒸发与土面蒸发;在大西海子年下泄水量3. 5亿m3 的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将逐步稳定在埋深5~6m,恢复与维持的植被面积也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新的城市防洪排涝理念及防洪排涝模式,基于前人积水计算模型研究及城市洪涝灾害特点分析,在对"内涝点"重点治理的城市防洪排涝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内涝点"的城市防洪排涝模式。以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为试验区域,以太原市某次典型降雨为算例,对所建积水计算模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使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内涝点"积水深度和积水历时均与实测资料符合,由此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董国华 《中国水利》2005,(14):59-61
从分析省情现状入手,论述了福建省近年来组织实施"六千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介绍了实施情况、经验做法和主要措施,展示了水利建设的新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