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Hansen Dan Witzner Ji Qia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10,32(3):478-500
Despite active research and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last 30 years, ey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remain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individuality of eyes, occlusion, variability in scale, location, and light conditions. Data on eye location and details of eye movements have numerous applications and are essential in face detectio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and particula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asks. This paper reviews current progress and state of the art in video-based ey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in order to identify promising techniques as well as issues to be further addressed. We present a detailed review of recent eye models and techniques for ey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We also survey methods for gaze estimation and compare them based on their ge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ported accuracies. This review shows that, despite their apparent simplicity, the development of a general eye detection technique involves addressing many challenges, requires further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is consequently of interest to many other domains problems in computer vision and beyond. 相似文献
4.
多数视觉伺服研究中,不考虑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把机器人当作一个理想定位设备。本文考虑其动力学特性,采用基于FNN和CMAC控制器方法,实现了机器人对目标运动的跟踪。并对一个二连杆视觉伺服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较好的解决视觉伺服控制中的定位精度难点,改进机器人的视觉控制算法,达到精确、非线性的鲁棒控制。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结构的设计中,需要对设计方案多次修改。除了计算工作以外,结构的修改工作通常是由手工完成,在整个设计工作量中所占比重比较大。文章给出一种利用ANSYS软件提供的APDL语言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结构的修改不再需要人工干预,整个优化设计过程在使用APDL语言编写的用户优化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能够有效地提高优化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该方法对于拓扑结构不变的优化过程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2008,19(7):1279-1298
7.
8.
9.
《Robo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2008,24(6):1341-1351
10.
针对寻迹时的复杂路线,设计一种简单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使用3个自制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来辨别路线,具有设计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测试表明,该机器人能顺利地完成复杂路线下的寻迹,其双级转弯的设计使得寻迹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的三维仿真在机器人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论文以实验室中的移动机器人为背景,利用3D Studio Max建立了该移动机器人的三维实体模型(3DS模型),然后以VC++6.0为开发工具,利用C++编程功能,并调用OpenGL函数,实现机器人模型在编译环境下的重绘;而且根据移动机器人在指定路径下的运动学坐标变化,给出控制移动机器人的运动的方法;文中创建的虚拟实验环境为研究机器人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仿真平台,为进一步研究移动机器人控制算法和路径规划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亚毫米级微型零件的装配精度和效率偏低的问题,构建了21自由度微装配机器人控制系统。首先简要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接着将系统控制软件分解成相应的功能模块,并由这些软件模块组成二个控制阶段,以完成整个微装配过程。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NET框架的"四层架构"设计模式,简化了各软件模块的编写工作,重点讨论了各层的功能及实现细节。最后,成功地应用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微装配系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极大的改善了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能够满足微装配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机器人竞赛,介绍了竞赛机器人小车的设计和具体实现。机器人小车以SST公司的SST89E564RD单片机为控制器,辅以传感器模块和驱动器模块。其中传感器模块采用的是反射式可见光传感器,利用达林顿管对反射光强进行放大。控制模块采样传感器信号,并以此来确定小车状态和辨认路线,然后依据预置于控制模块中的导航地图来控制驱动模块并采用PWM方式调节电机转速,并改变小车的前进方向和速度,从而达到自主寻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路径规划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移动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安全保障.针对在环境障碍物信息未知的情况下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将可拓学理论与机器人路径规划结合,建立了机器人物元模型,分析了其可拓性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应用,并结合机器人全局与局部路径规划方法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可拓控制的路径规划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AT89C2051微处理器的机器人自定位模块的设计方法.为了解决用到的测程法存在无界累计误差的问题,将光电开关测得的信息与电子罗盘测得的角度信息进行融合,提高了定位的精度.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及具体实现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给出了网络控制机器人系统的一种无线通信设计方案,首先规划了完整的硬件架构和电路图,然后完成了详细的软件设计,包括协议算法、帧格式以及具体的程序流程图,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ActivMedia公司的Pioneer 3-DX型移动机器人为控制对象,实现了一个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远程访问和控制的移动机器人遥操作系统,该系统为研究人员和机器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远程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8.
Composable Models for Simulation-Based Design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
设计了 一组跟随式移动机器人系统,通过图像的识别与处理构建局部通信网络,完成机器人自动跟随、协同控制的功能.建立机器人运动模型,根据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PID控制算法控制机器人,通过广播网络的构建,使用广播通信方式完成机器人协同控制.单机器人在直行与转向运动测试中均具有良好的跟随表现,多机器人跟随系统具有较好的跟随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