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有关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内突触小球的超微结构,迄今尚未见专文报道,为此,用健康成兔6只,经颈总动脉以生理盐水灌流冲洗,快速断头,迅速取下平闩以上水平的延髓(厚2mm),经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作整体固定,解剖镜下取出延髓巨细胞网状核组织块,复经5%戊二醛及1%锇酸双固定,常规脱水,环氧树脂618包埋,LKB超薄切片机切片,厚约500A。醋酸铀和枸椽酸铅双染。H—600电镜下观察,结果如下: 家兔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内有大量轴突终末及树突。轴突终末的形状及大小很不一致,其内含有密集的突触小泡及线粒体,多数为突触前成分。树突干或树突棘有Ⅰ、Ⅱ两型。Ⅰ型不含突触小泡,Ⅱ型含少量突触小泡。轴突与树突间形成复杂的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侧脑室内重复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海马CA1区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平均游泳时间及平均游泳距离明显延长.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程度不等的退行性变.细胞核形态不规则.部分核内染色质浓集;胞浆内脂褐素颗粒增多,高尔基囊泡扩张.严重者出现早期细胞凋亡改变.神经毡内可见有髓鞘轴突胞质内脂褐素颗粒明显增多,突触结构异常,突触小泡聚集增多,分布无序.突触后膜胞质面上的致密斑不规则增厚,或断断续续不完整.结论:侧脑室内注射STZ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突触的超微结构病变,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相似文献   

3.
锌转运蛋白(zinc transporter;ZnT)家族是一组具有六个跨膜区域并富含组氨酸的结构和功能相近的蛋白质,参与游离锌离子的跨膜转运。现已克隆出7个成员即ZnT1-7。其中ZnT3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并与含锌神经元突触小泡内锌离子的积聚关系密切。本研究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ZnT3在  相似文献   

4.
已发现从楝属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皮中提取的化合物川楝素(toosendanin)对动物肉毒毒素(肉素)中毒有治疗效果。并证明它是一种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遏剂。动物给川楝素后能引起神经肌肉接头(NMJ)突触小泡减少等超微结构改变。肉毒也是作用于突触前的胆碱能突触传递阻断剂。川楝素对肉毒的对抗作用,表明二者必然在NMJ发生相互作用,本实验试图用电镜观察它们在隔肌NMJ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病理特征及其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作小鼠VD动物模型。取两组小鼠海马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和神经毡结构均正常。(2)VD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核肿胀、有局部凹陷现象;核周体细胞器明显减少,多聚核糖体稀散;仅残留受到破坏的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变性。髓鞘层裂;轴突中神经微管结构模糊。神经毡中可见树突和轴突不同程度水肿,尤其是树突呈现极度扩张形成不规则的“气球”,其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薄膜空泡。突触数量显著减少,可见穿孔和异形的突触;有的突触小泡破裂,呈片状均质化。结论: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病变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突触可塑性降低,可能在VD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形态学方法,探讨下丘脑错构瘤导致青春期前性早熟及痴笑样癫痫的发生机制.47例下丘脑错构瘤的手术标本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特异性抗体(GnRH)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常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研究.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伴有青春期前性早熟的错构瘤对GnRH抗体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说明其具有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的能力.电镜检查显示下丘脑错构瘤组织内神经细胞形态异常,神经毡内可见突触样结构内含大量清亮圆形的神经递质小泡和少量致密核心的分泌颗粒.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超微形态结构异常可能与痴笑性癫痫及青春期前性早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膜下小泡在收缩潜伏期内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微波浸透包埋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该骨骼肌细胞在电刺激后0.0ms,4.6ms,24ms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未加刺激的骨骼肌细胞的肌膜下仅见少量小泡分布;施加刺激4.6ms后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并由3~8个小泡融合成聚合体;24ms后小泡急剧减少,仅残留少量小泡紧靠肌膜下。结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  相似文献   

8.
实验采用液体缺锌饲料罐胃的方式使大鼠缺锌两周,采用ABC免疫酶技术,电镜下观测了海马生长抑素(SS)神经元突触结构及其内线粒体数目以及含有不同级数量(〈10,11~50,〉55)SS阳性囊泡突触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缺锌状态下,海马SS神经元突触结构内线粒体数减少(P〈0.01)少于10个囊泡的SS阳性突触增加,而大于50个囊孢的SS阳性突触则明显减少(X^2=105.18,P〈0.05),说明  相似文献   

9.
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神经突触结构进行统计学分析,虽然在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中已被一些学者使用,但由于脑组织TEM样品较小,突触结构涉及亚细胞统计学,所以如何设计统计源,以保证其具有代表性与客观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至今仍未建立成熟一致的标准。本文针对大鼠特定脑区,采用“三级定位法”,建立了一种突触结构的TEM统计分析方法,简单并具有客观性,被应用于多项神经生物学研究。该方法可为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神经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客观的亚细胞统计学佐证,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家兔黄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二甲基亚砜冷冻割断法对兔非妊娠性黄体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黄体细胞多排列成索,索间有窦状毛细血管。在被割断的黄体细胞内可见圆形核,其核孔及核内染色质纤维与核仁的纤维部与颗粒部均可清晰地显示出来。胞质内含有大量滑面内质网(SER)。线粒体嵴呈管泡状。高尔基复合体形态多样立体感特强,在一个细胞内可见多个高尔基体网的不同面,并可见有不同粗细的小管与远处的小泡相连。此外还发现由SER和RER的扁平池所形成的轮纹结构。在上述膜性结构之间尤可见有由微丝,微管交织成网的细胞支架,其末端可附于膜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细胞间隙中除可见有以细茎与胞膜相连的球状突起外,尚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泡状结构,最大的可达4μm,其膜可局部塌陷,如膜破裂,可见其中含有由多个小泡相连而成的串珠样结构,并可见串珠由泡内移出的图象。血窦内皮含核部突向腔内,在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处和窦周间隙内,亦可见有小圆形颗粒。根据观察所见结合文献资料对黄体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分泌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