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基于MSC8156AMC平台的PRACH基带信号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SC8156AMC具有很强大的处理能力,是LTE解决方案的理想平台,系统基于此平台实现。LTE系统中采用PRACH信道实现物理随机接入,PRACH基带信号生成包含有DFT和长序列的IFFT过程,具有很高的时间复杂度,为满足LTE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要选择低运算量的信号处理方案。根据PRACH前导序列的特点,DFT运算可以通过适当的变形采用查表方式实现,避免了大量的复数乘运算。长序列IFFT运算通过Cooley-Turkey算法分解为多级短序列IFFT,减少了运算量。上述方案满足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作为非同步用户和LTE无线接入的正交传输方案的接口,主要用于网络接入的初始化,为未得到上行同步或已经失去上行同步的用户实现上行定时同步。本文首先对LTE系统PRACH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别从PRACH的初始参数、触发事件、消息流程以及检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解。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2019,(1):116-120
现有的LTE系统中PRACH的随机接入前导有5种格式,不同前导格式对应能够支持不同的小区半径。在常规的PRACH检测方案中,前导格式3能够支持最大的LTE小区半径为100km左右。针对卫星通信、民航飞机通信等小区半径要求大于100km的LTE系统应用场景,引入一种三窗口联合检测的PRACH检测算法方案,能够在不增加基站设备的前提下,准确估计UE获取上行同步所需的较大定时提前量TA,提高UE发起随机接入取得上行同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分析LTE系统中PUSCH信道的HARQ技术、UE上行同步技术,PUCCH信道技术特征以及PRACH信道技术特征,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案和指标要求,提出明确的测试体系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设计规划和维护LTE网络时需重点关注LTE网络的接入性能指标,为了适应不同业务和用户环境,PRACH可根据不同业务负荷和小区覆盖距离进行优化调整。介绍了LTE-FDD移动通信系统接入信道中PRACH和RACH的概念、相关资源配置、时频结构、PRACH配置和接入距离之间的关系、PRACH容量相关无线参数,通过分析PRACH配置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各种配置下PRACH承载的容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LTE系统中上行数据组合过程的原理与特点,主要分析了LTE技术中逻辑信道优先级中采用的令牌桶算法,论述了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机制与上行数据复用过程采用的方案。针对LTE技术中的逻辑信道复用与上行数据组装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可用于实现的数据组装方案。最后总结了LTE系统中逻辑信道映射的优势,根据现有方案实现的代码进行测试,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李科  刘健 《通信技术》2011,44(12):4-6
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是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的常用方式.在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式下,结合LS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下向插值算法(DWI).在LTE信道模型及导频结构下,通过MATLAB仿真工具,将该算法和现有各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结合LS估计算法和DWI算法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机制,具有复杂度低、易于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零中频(ZIF)接收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集成和扩展等优点,是宽带无线通信接收机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论述了零中频接收机的系统架构,并分析了零中频接收架构所引入的本振泄漏、直流偏差、I/Q不平衡等问题及补偿算法,提出了一种可行的LTE零中频接收机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零中频接收机技术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LTE宽带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邓单 《现代电信科技》2012,(11):29-32,40
针对EDGE+系统中的高阶调制,提出了基于最小均衡误差的并行干扰抵消(MMSE-PIC)算法及其实现方案,对比了经典的RSSE算法接收机与MMSE-PIC算法接收机的处理流程;通过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两种接收机在不同信道配置下的链路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信道下,相比于RSSE接收机,MMSE-PIC约有1.2 dB增益;在TU50信道环境下,约为0.6 dB增益。  相似文献   

10.
DSP的软件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传统信道化接收机以硬件划分信道为主,无法实时处理大量的宽带信号,提出了软件结合硬件来实现宽带信号中子信道的划分;采用多相滤波算法实现信道化,介绍了软件信道化接收机实现的硬件平台,对该接收机硬件设计中每个电路模块的功能及实现分别作了说明,并从整体上描述了软件的信道化接收机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