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好有限的地下水资源,确保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宿迁市城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初步意见 一、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宿迁市城区地下水主要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  相似文献   

2.
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依据地下水的固有特性,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实施以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资源供给 ,随着近几年地下水超量开采 ,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及供求矛盾日趋突出。为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确保赤峰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的供水状况和各行业的用水状况,以翔实的数据阐述了地下水资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分析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加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文章以开封市城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例,列举出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保障城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开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期早日实现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浙东地区建立地下水资源储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建立地下水资源储备体系,是保障浙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的作用和建立地下水资源储备所需的条件分析,提出浙东地区建立地下水资源储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作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和环境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东台市水利局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加强全市地下水资源的行业管理,走出一条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之路。 开展水主题宣传 东台市位于苏中黄海之滨、淮河尾闾,分为堤东垦区及堤西里下河圩区两大水系,境内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古河道及河漫滩内,系古长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鹤壁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下水资源又面临着严重的浪费与污染问题。为实现鹤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做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率,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文章试分析当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做好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作为一种经济、便捷、优质的水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搞清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使用状况等是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更是湖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对科学管理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潜力的准确评估、开发利用的科学规划以确保其可持续供给,是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依据松辽西部地下水资源潜力、地下水类型的分析,建立了松辽平原西部地下水开发模式,提出了对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郎骏 《吉林水利》2016,(4):29-31,62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下水尤其是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赋存受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控制,其补给同时受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制约,其状况还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 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等直接相关.本文依据抚顺市区地下水观测站点实测埋深资料,抽水试验成果,结合区域水文地质状况分析抚顺市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情况、 特点,并根据应用实例分析地下水埋深对水源井布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光理 《陕西水利》2016,(2):149-150
志丹县位于陕北石油开采的中心区域,地下水资源是区域内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主要水源,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供水量不断增长,区域内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导致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文章分析研究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及保护措施,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地下水资源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地区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造成了地面沉降、盐渍化、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介绍国外地下水资源立法情况,结合我国地下水资源立法现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地下水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地下水资源立法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保护、管理、可持续利用地下水是水资源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地下水可持续性评价是实现该目标的前提.现从环境、经济、社会3个方面探讨了地下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思路,设计了11个评价指标,介绍了相应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不同地区可选择不同的指标集合做差异性评价.这些评价指标涵盖了当前地下水资源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实施地下水资源储备战略,是保障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浙江省水资源储备的形式和地下水使用状况,分析了实施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所需的地质条件和制度保障条件,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储备规划、完善政策法律、建立技术与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狄水 《陕西水利》1998,(3):20-21
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在开源、节流、合理开采、科学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好地下水文章.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资源是我省城乡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全省地下水资源量达165.09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总量的40%,可采量为39.6亿立方米,另外还有岩溶水、深层承压水和傍河取水尚有一定潜力可挖,开采量为33.9亿立方米.建国后全省共打成合类机井14万余眼,发展井灌面积近800万亩,约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40%,对抗旱夺丰收和保障城乡生活、工业用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是,资源紧缺,管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资源多目标管理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地下水资源多目标管理模型的特点、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指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模型是多层次多目标的,模型的建立要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本文也探讨了地下水资源多目标管理数学模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既是不可或缺的水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与环境支撑要素.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条件.目前,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的形势相当严峻: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资源枯竭并诱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灾害;地下水污染的迅速漫延,危及到一些地区的供水安全等.针对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面临的形势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四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彭慧 《海河水利》2005,(1):59-61
面对当前地下水资源低价或无偿使用的局面,首先探讨了地下水资源价值及价格构成,指出现行地下水资源费必须全面反映资源的价值以及水管单位、用户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然后在全成本水价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水价模式。考虑了地下水资源开采成本及利润、水资源价值及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等方面的可持续水价既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的角度,分析了近50年来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随着流域内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引起流域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的剧烈改变,主要表现为由于山前水库的修建和河流断流,改变了地下水自然补给的时间分布规律;地下水排泄方式高度人为化,流域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地下水天然补给空间格局被破坏,新格局完全受人类活动控制极不稳定;地下水流场在水利工程和超采的作用下,从流域到局部都发生了改变.伴随改变,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不断趋于恶化,并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