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絮凝法处理L-异亮氨酸发酵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性试验筛选,壳聚糖絮凝效果较好,并考察了pH值、絮凝剂用量和絮凝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5,壳聚糖用量为180mg/L,絮凝温度为40℃时,絮凝效果最佳.通过对过滤常数的测定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了所得的絮凝条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制药废水絮凝过滤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一种用于高浓度制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采用微生物絮凝剂和粉煤灰过滤相结合的预处理工艺,其综合的效果可以将高浓度制药废水中的COD去除80%,基本脱色澄清,且可以将对生化处理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效价予以降低.并讨论了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发酵生产得到γ-聚谷氨酸,再经过提取纯化得到纯品。γ-聚谷氨酸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用量少、无污染等优点。通过研究表明,最佳絮凝介质为1 g/L的高岭土溶液,γ-聚谷氨酸的浓度为0.2 g/L时絮凝活性最好,最佳絮凝条件为自然pH值和室温,最佳的助凝离子是Cu2+,当Cu2+的浓度为0.2 mol/L时助凝效果最好,此外γ-PGA比聚丙烯酰胺具有更好的絮凝活性,对花园土的絮凝率能达到32.1%。  相似文献   

4.
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L-异亮氨酸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在发酵液pH2、壳聚糖用量30mg/L的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絮凝效果、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H和L—异亮氨酸质量浓度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最后确定了732^#离子交换树脂提取L-异亮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柱发酵液pH2,上柱速度0.6BV/h,洗脱液为0.5mol/L的NH4Cl,洗脱体积流量0.5BV/h.洗脱液经脱色、浓缩结晶后得L-异亮氨酸成品,总提取率为55%。  相似文献   

5.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混凝、过滤与微絮凝直接过滤三种工艺对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去除率指标的差异,得出了微絮直接过滤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在该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下,污水中的CODCr、TP、NH3-N以及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3.37%、84.51%、48.80%和85.99%.从各污染物去除的机理分析表明,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中的过滤,实质上是混凝过程的连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絮凝作用.具有上向流和下向流的过滤装置激发了过滤效果,过滤在该工艺中对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占80%~88%.粒径较粗且均匀的河沙滤料的使用,避免了滤料的大量流失和滤料结块.  相似文献   

6.
7.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最优絮凝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制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为絮凝剂,对影响赖氨酸发酵液中菌体絮凝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液pH为5.0~5.5,温度为60℃时,添加50 mg/L的絮凝剂,静置90 min,其除菌率可达98.8%,絮凝比为54%.  相似文献   

9.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配合PAC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性能,降低絮凝剂的应用成本,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CTS)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使用的絮凝性能,并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与壳聚糖复合能相互促进其絮凝效能,当壳聚糖分子量为1.05×10^6,污水pH为6.5,静置30min,总投加量为1.0mg/L,复合絮凝剂组成为PAC:CTSl=0.3:0.7时,废水的透光率达到98.9%,优于单独使用PAC和CTS。复合絮凝剂(CTS/PAC)兼有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新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10.
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低温低浊水(T<10℃,C0<10NTU)处理中,采用常规强化处理流程的处理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工艺技术,针对过滤过程中下列参数:滤料粒径、原水浊度、原水温度、水处理剂种类、投药量等,比较各种情况下的直接过滤效果,为低温低浊水难净化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国内外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主要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法和膜法分离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谷氨酸发酵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菌体浓度预测方法.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主元分析,提取特征信息,然后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训练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主元之间内部非线性关系,得到关于菌体浓度的非参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非参数模型泛化能力较强,并能达到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以CM-3为实验菌种,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玉米浆用量、摇瓶装料量、初尿量、接种量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在玉米浆0.3%、摇瓶装料量20ml、接种量5%、摇瓶产酸达到6.12%,得到了较好的摇瓶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μXL型集散控制系统在国内最大的谷氨酸发酵罐上的应用,针对发酵过程的重要参数如pH值,通风量,发酵温度,压力及糖液自救充加等开发了较为被完善的控制软件,在pH值控制中采用非线性补偿控制策略,控制pH值使之平稳,为菌体代谢提供了最佳酸度环境;在通风量控制中,采用分段优化设定值等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控制质量,在培养液补充上,采取基质自动流加等方式,同时,采取了适于生化反应过程特点的控制策略,稳定了发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柠檬酸。实验测得树脂的饱和交换容量为0.106g柠檬酸/ml湿树脂。选用氨水对柠檬酸进行解吸。确定了氨水流速、氨水浓度以及氨水用量对柠檬酸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淀粉为原料,利用北京棒杆菌AS1.299发酵生产谷氨酸。采用传统的发酵工艺,确定了北京棒杆菌AS1.299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透明质酸含量检测方法CTAB比浊法和Bitter-Muir法进行了优化,并用于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检测。优化结果为:CTAB比浊法最佳检测波长为400 nm,CTAB溶液质量浓度为5 g/L,反应温度为室温,络合时间为3 min,回归线性方程y=0.007 1x-0.101 8,R=0.999 9,发酵液中加标平均回收率101.29%,平均RSD值为0.70%;Bitter-Muir法最佳检测波长为540 nm,水浴时间为10 min,线性回归方程y=0.005 8-0.199 3x,R=0.996 5,发酵液中加标平均回收率83.87%,平均RSD值为2.70%。结果表明,用于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检测,CTAB比浊法更准确、更精确、更高效。  相似文献   

18.
D-核糖发酵液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联合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发酵液的脱色是发酵法制备生化物的主要单元操作.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脱色是常用的两种脱色方法.本文以D-核糖发酵液为体系,充分利用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的优点,在确定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工艺的基础上,确定D-核糖发酵液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联合脱色工艺,为工业化生产降低分离费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发酵过程及专家系统知识的分析和研究,得出谷氨酸发酵过程的重要参数以及影响因素,设计谷氨酸发酵过程的专家系统.系统界面由VC++编写,内核采用专家系统专用工具CLIPS设计.专家系统具有数据库和知识库,用来储存谷氨酸发酵过程的数据、事实和经验,由独立的推理机实现其推理过程,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为谷氨酸生产过程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有效杀粘虫的生物农药,通过对发酵液杀虫效果的初步测试,从实验室保藏的4株绿僵菌中,筛选出1株效果明显的绿僵菌Ma977.将菌株Ma977的发酵液除去茵体,用其滤液的1、2、4、8倍的稀释液进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液的原液对粘虫的致死率为100%;随着滤液稀释倍数的增加,致死率逐步降低.对该滤液的有效成分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含有毒素DtxA、DtxB、DtxB2和Dtrx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