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康民同志是省水电工程局四处处长.他求真务实,思想解放,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开拓精神.来四处工作后,他针对过去在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实干、轻管理的倾向和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做法,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改革措施,并主持制定了《第四工程处项目管理办法》,在他的主持下,四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贯彻落实“管理效益年”活动的安排意见,对施工管理向集约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靠班子的支持,创造性地提出将原下属加工厂的生产经营和大院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前言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二次沉淀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对它的设计、运行没有给于足够的重视。虽然埃肯费尔德(Eckenfelder.W.W.Jr)曾提出用试验方法来求得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逗留时间),但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理论长期来还是没有很好解决。迪克(R.I.Dick)对活性污泥的浓缩理论做了较多的研究,他认为以往的二次沉淀池设计方法只考虑了它的澄清作用,没有考虑它的浓缩作用,是不合理的。因此,他提出了应用固体通量分析法(固体负荷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猴子岩面板堆石坝坝型比选阶段的设计情况,指出了猴子岩面板堆石坝设计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结合现阶段没计与其他面板堆石坝设计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春华 《水利天地》2013,(11):18-19
古人苦于水旱无常,需要由国家牵头,组织全社会治水,才能保天下太平.治国先治水,有土才有邦.那么,古人是怎样治水与防灾的呢? 一、古代中国的防洪措施与减灾思想 西汉年间,自汉武帝时期开始,黄河频繁决溢,成为朝野关注的国家大事.大约在公元前6年,贾让提出了两千余字的治水三策.他首先分析了黄河演变的历史,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贾让提出了治河上、中、下三策.贾让三策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使秋水多得其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意思是说,人们的努力防洪,一方面要为改善生存条件和不利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另一方面,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主动地限制国土开发的力度以适应自然.他提出的社会发展应主动与河流洪水规律相适应的治水观,是客观和积极的.  相似文献   

5.
四季的节奏     
生于1678年的音乐家维瓦尔第,是一位意大利人.水城威尼斯是他的出生地,这里浓郁的音乐氛围为他走上音乐道路提供了最初的养料.而身为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小提琴手的父亲,则成为了他人生中第一位音乐启蒙老师.成年后,他拥有了双重身份——神父、音乐家.  相似文献   

6.
去年夏末秋初,在北京我又遇到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周新华.他是来参加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敦敦实实的身材,黑红的面孔,一口浓重的乡音,讲起话来有声有色.宝刀不老,他还是那个老样子:浑厚、朴实、坚毅、可亲.我认识他很久了.大概是1956年吧,正是农村大搞合作化时期,那时,他刚刚从聊城县委调到省水利厅担任农田水利局局长.他在聊城搞洼地治涝卓见成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由于工作关系,此后我们又有过多次接触.周新华同志是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的.据他自己说,  相似文献   

7.
M.C·维兹高的论文,是他还在1940年提出的关于水平护坦后局部冲刷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开展(文献1)。这个方法的根据是利用矩形渠槽共轭水深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把它叫做“共轭水深法”。我们除了就上述论文提出对“共轭水深法”本身的评论意见而外,还将在本文中引用一些实用的建议以与其他各家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共轭水深法”的原理是最大冲刷水深 t 与第二共轭水深 h_2成正比:t=k_1h_2 (1)上式就是 M.C.维兹高以前提出的当下游为远驱水躍时,用以决定最大冲刷水深的公式(文献1)。M.C.维兹高根据这样的理由来作为出发点,从而得出了他的全部公式。理由是“一般认为不能利用水躍共轭水深方程式来决定局部冲刷,我们说这是不对的。因为方程式很容易写成下列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在准备全球巡演的手风琴演奏家杨帆,已经许久没有在北京海帆音乐会所演出了,紧张的排练和繁杂的事务让他无暇去与那些熟悉和喜爱他的乐迷见面,为他们演出.但当来自台湾的周荃、郑又平两位老朋友忐忑不安地希望他举行一次小型公益演出时,他爽快地答应了.杨帆知道,这不仅仅是两位老朋友的热切期待,也是台湾二十所知名大学的八十余个大学生的共同愿望.在台湾,他们已经听到过许多关于杨帆和他的手风琴的故事,第一次来北京,他们希望聆听到他那动人的琴声.  相似文献   

9.
基于Surfer 软件的喷灌水量分布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urfer 软件是专门的三维等高线绘图软件,可以直接对三维数据实体成像和等值面成像.针对传统喷灌水量分布图绘制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Surfer软件绘制喷灌水量分布图的方法,根据雨鸟30PSH喷头点喷水量分布观测数据,绘制了水量分布的二维等高线及三维强度图.与其他绘图方法相比,该方法程序简单,工作量小,绘制速度快,精确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一百三十多年前,一位日本汉学家来到三峡,写下了当时游历三峡的难忘经历,他就是竹添进一郎(1842-1917).他是日本明治时期驻中国公使森有礼的一名随员,同时也是汉学家和文学博士.来中国不久,日本外务机构人员简编,他失去工作.这段时间,他到中国内地作了一次长途旅游.他于1876年5月从北京出发,经河北、河南至陕西,进而翻越秦岭,横断栈桥难关,到达成都、重庆,然后乘舟下长江,过三峡,8月到上海,行程九千余里,历时一百一十天,他把这一段富有传奇色采的经历,用优美的汉文写成<栈云峡雨日记>和<栈云峡雨诗草>.  相似文献   

11.
相传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的用途是药,后来发展成为饮料.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前2737年,神农氏上山采药.草药中的毒性令他口干舌燥,于是他便坐在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他习惯性地捡起树叶放进嘴里.  相似文献   

12.
七十四岁的雕塑家司徒兆光住在北京北郊的家里,已很少离开家门.十八年前袭来的帕金森症,虽然无法扼杀他的思想火焰和艺术激情,却在他与他所熟悉和热爱的北京城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门槛.他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却将那些他在轮椅和轮椅之间一次次坚定地站立起来的时光,化作了一座座塑像,立在了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等巍峨殿堂和大江南北的大学校园、城市广场和公园绿树间……他依然在用像老树一样苍劲的双手雕塑着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接触到秦锡麟先生的作品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大概是1997年,当时我正在为出版社编绘几本人物速写集,在出版社负责我出书的责任编辑中,有一位同时在编秦锡麟先生的陶瓷艺术作品集,经常去景德镇.他和我商量书稿之余,很有兴味地谈起景德镇陶瓷,谈起他所熟悉的陶瓷艺术家.之后他将编好的秦先生的画集送给我.于是,我才有机会第一次看到秦先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张凯 《海河水利》2022,(1):37-41
岳城水库遇超标准洪水时,爆破2号副坝泄洪.在炸药室开盖、装药演练时,发现炸药室存在渗水、空间狭小、炸药运输车与其他机械设备相互干扰、爆破人员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修建坝脚道路、炸药运输廊道改造方案,可减少设备干扰、提高爆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在建设,建设后对弥补华北干旱地区工农业用水之不足,有很大经济意义,当然也会在某些方面带着一些不利影响.方宗岱同志提出一些他所耽心的问题.虽然其中一些观点我们认为还值得商榷,但本着双百方针的精神,开展一些讨论,对弄清南水北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1981年,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为期三天的市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张文发是宜昌市的人大代表,必须出席.会前会后,他各加了一个班,补足了因参加会议而耽误的两天生产.会议期间安排了一场电影,放映新片,代表们高兴地劝他:"听说这部片子挺好,看吧!"他报以微微的一笑,却将票送给了人.张文发利用看电影的时间,急匆匆地掏钱买车票乘公共汽车回到了他的战斗岗位——三三○工程局汽车分局四队,上了夜班,整整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凌晨,他又按时回到会场参加会议.挤出时间完成自己的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安阳殷墟的发现证实了汉朝史家司马迁记述的商王朝的真实性,50年代,商朝城址——郑州商城的发现,使一些敏锐的学者意识到寻找比商文化更早的夏文化遗址的可能性.北京大学的邹衡先生最早对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二里头是早于郑州二里岗的早商文化的论断提出了怀疑,他说:"二里头文化究竟是商文化还是夏文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分析商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18.
时间回到2003年,三峡工程左岸主体水工建筑物和右岸围堰将长江拦腰截断,开始发挥了初期的发电和航运效益.然而,三峡蓄水近10年来,对它的质疑和批评从未停息.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长江中、下游的大旱,总有声音指向三峡. 如何评价三峡以及中国的水利工程?《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陈祖煜. 69岁的陈祖煜作为一名水利水电、土木工程领域的权威人士,长期奔波于水利建设一线,曾参加三峡工程船闸和大坝相关科研工作.他现为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组成员. 此次访问中,陈祖煜就多起对三峡工程的质疑进行了回应.而在他看来,三峡工程蓄水近10年的实际情况,是回应这些疑问的最好的答案.同时,他还对反大坝声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来说,曹楚生的大名可谓如雷灌耳.早想拜见他,采访他,一直没能如愿.直到几天前,《海河水利》编辑部为纪念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发表30周年,约我写一篇治水人物稿,以此为契机,才有幸一睹大师的风采,并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0.
开发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要不要建设三峡工程,早建还是晚建,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为此,记者走访了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能源部副部长陆佑楣,请他介绍了这一工程的论证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三峡工程的来龙去脉陆佑楣首先简要介绍了三峡工程的由来及其历史. 在长江三峡建水电站的设想,可以追溯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他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曾经提到这一宏大工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合作,对三峡工程进行过勘察、研究,曾提出过具体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