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新的基于FRR的OBS突发组装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大数据量的实时性和准实时性业务,降低突发延迟成为光突发交换(OBS)网络设计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前向资源预留(FRR)是OBS网络中可以有效减小突发延迟的组装算法,但在带宽利用率方面却存在缺陷.针对FRR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确组装FRR算法(PA FRR).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验证了该算法在提高系统带宽利用率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分布式波长路由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行的组装算法.该算法根据对网络流量的预测,将突发帧组装过程和突发帧资源预约过程并发执行,和传统的波长路由光突发交换网络比较能够极大降低网络的端到端时延.同时,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波长路由中的双向预约机制,在轻网络负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丢包率.此外对该算法下网络的TCP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改善整个网络的TCP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大数据量的实时性和准实时性业务,降低突发延迟成为光突发交换(OBS)网络设计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前向资源预留(FRR)是OBS网络中可以有效减小突发延迟的组装算法,但在带宽利用率方面却存在缺陷.针对FRR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确组装FRR算法(PA-FRR).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验证了该算法在提高系统带宽利用率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现有OBS长度自适应组装算法的突发数据长度门限的选择虽然随着业务流的变化而变化,克服了固定长度门限算法输出的突发数据的突发性,但仍然没有考虑业务流的自相似特性,因此不能有效降低输出突发数据的自相似程度和分组阻塞率。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BS长度自适应门限组装算法,能根据到达的网络业务流的自相似特性自适应地调整长度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调度算法下,更能降低业务流的自相似性,分组阻塞率降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光突发交换边缘结点汇聚机制对业务流自相似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光突发交换(OBS)边缘结点汇聚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时间图的分析方法,利用“时间离散”和“尺度聚集”的思想,通过构造不同聚集级别m的聚集序列,分析得出业务流时间聚集序列的方差渐近性,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组装器队长具有有限二阶矩的条件下,汇聚机制的分解、组装和合并过程不会改变业务流的Hurst参数.同时利用Opnet建立了OBS网络边缘结点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边缘结点汇聚输出的突发流与输入分组流具有相同的自相似特性,与所采用的组装算法无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突发交换边缘节点在组装数据包前要采用交换阵对其进行突发汇聚,描述了交换阵常用的串行输入轮循算法,根据边缘节点中数据包变长突发汇聚的特点提出了变长串行输入轮循算法,并介绍了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的实现。最后比较了两种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的资源占用与工作频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2种不同TCP算法控制下的数据流,后进入的流量容易引起丢包率增加的问题,提出将网络模型中传输层和网络层的拥塞控制算法相结合,对突发数据流引起的丢包率起到一个缓解作用.在该网络环境下,对随机早期检测算法作了改进,通过仿真,新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分突发流量,从而降低丢包率,为高可靠性网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线ATM网络在无线环境中受到多径衰落等引起的突发差错的影响.通过分析了无线网络环境下的突发信道差错模型,以及该模型对无线ATM网络的的性能影响,介绍了在无线网络中采用TCP协议克服信道差错的多种解决方案,以及部分算法上的修正,结合WATM的信元特征,通过仿真方式获得了它们在此突发模型信道下的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WATM环境下LL-SACK-AWARE方式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效率高的TCP over WATM突发信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最小长度最大汇聚时间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中的实现方法。在实现过程中,使用了状态机控制组装流程。在缓存的使用上,提出了共享缓存的做法以节省存储资源,即根据输入数据流的随机性,实际设置的汇聚缓存数目小于总的突发包类型数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多态光突发交换(POBS)中异步突发进行合理调度,达到降低异步突发丢失的目的,提出一种异步突发延迟插空调度算法.利用POBS边缘节点同步同期业务的传输情况和新汇聚的异步突发重叠度值,将异步突发延迟调度到与之有相同目的地址的周期业务间隔中.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很好地降低POBS网络中异步突发的丢失率.  相似文献   

11.
To avoid burst contention efficiently,on the basis of feedback-based source flow-rate control(SFC) strategy,a novel fuzzy-control-based assembly algorithm,called dual-fuzzy assembly threshold(DFAT),is proposed in an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In our algorithm,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s of burst assembly period and the interarrival of burst control packet,the traffic states of edge-switching nodes and core-switching nodes are first obtained.Then,the assembly threshold of bursts is set dynamically in order to operate the source traffic management from the information of traffic states.The performance of DFAT algorithm on burst loss probability is evaluated,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ssembly algorithms,the proposed scheme can constrain the birth of burst contention efficiently,when being a heavy load state of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引入广义光突发汇聚(GOBA)概念对传统光突发交换(OBS)进行扩展,形成新的广义OBS(GOBS)网络。针对GOBS的多业务承载目标,提出了一种支持多业务承载的GOBA机制,采用将业务最小时延要求作为汇聚时间的汇聚方式,将多种用户数据业务汇聚到不同粒度的广义数据突发(GDB)中。仿真结果表明,在GOBS环境下,与MSMAP(max burst-size max assembly period)机制相比,GOBA能够在满足较高数据成功接收率的基础上显著地减小约10%的总体数据超时率,同时降低约15%的突发碰撞率,并提高约20%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突发交换网络的特殊传送方式,提出了一种稳态连接条件下TCP的吞吐量模型;该模型采用统计的方法,综合考虑了突发组装和突发丢失的因素,分析了突发所包含同一连接TCP分组数对TCP吞吐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个吞吐量与突发丢失率、突发包含TCP/IP分组数及往返时延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突发所包含TCP/IP分组数存在一个最佳临界值,使吞吐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TCP/IP分组在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边缘汇聚成突发,突发通过OBS网络交换,为了定量研究TCP性能与汇聚时间的关系,从汇聚时间的角度仿真TCP性能,发现汇聚时间对TCP性能的影响存在门限值,在该门限值以上TCP吞吐量快速下降,同时发现,当丢失的突发中含有3个以上连续传输段时,TCP发靖将超时,理论分析了上述过程,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支持突发接入模式的EPON在下行传输中业务流特性的变化问题,提出了在下行传输时OLT向ONU分解转发帧的传输方案.通过对下行带宽资源实行基于优先级的调度,减少因数据帧到达的突发性对某些高优先级的数据帧的影响;利用滑动窗控制每个ONU的数据帧到达速率,解决大量数据帧到达造成ONU处理负荷过重的问题.利用OPNET Modeler仿真平台建立网络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逻辑拓扑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减小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单向预留协议的盲目性,引入光突发交换网络逻辑拓扑的概念,并基于逻辑拓扑提出了一种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光突发交换网络逻辑拓扑设计问题用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描述,优化的目标是给定物理拓扑和源宿结点对间的业务量强度,使逻辑拓扑能够承载的业务量最大.计算机仿真数据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地削弱单向预留协议的盲目性,从而平衡链路负载,降低突发阻塞概率,当网络负载有限时,可以减少波长转换器的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