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文集中时常出现"传曰"、"经曰"式样的引文标识.盖韩氏称"经"者如<书>、<易>、<春秋)、<仪礼>等皆先秦之原典,这与韩愈复古崇经有关系.唐代官方列<左传>等<春秋>三传入经,务实而已,<春秋>之书若无三传配之,不可晓明,经传合一自汉代就如此,故<春秋>三传称经不甚奇怪.  相似文献   

2.
班固始以<书序>"三监"说释<邶><鄘><卫>"三国同风"之缘由,郑玄据此又生异说,以致纠结无穷,终成死结.本文认为.根本原因,是在<诗三百>蜕变为<诗经>的过程中,前后推挽、层层相因的经学阐释所造成的干扰和误导.根据历史还原的原则,本文跟踪考察了关于"三监"性质、人物、地域等方面的纠结,进行系统反思,并追溯了班固、郑玄这两个代表人物在经学阐释上的具体作为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有大量的虚词,虚词相对实词用法多样,所以对文章的理解造成了困难.本文对<论语>中的"与"字进行了穷尽式的统计,然后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经统计,<论语>中共一百一十九个"与"字,文言文写做"舆"字.本文将对这一百一十九个"与"字进行分类,共分为四类,然后分别进行解释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辞源>、<辞海>、<汉魏六朝乐府诗译注>、<乐府诗鉴赏辞典>、<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等,均认为"欢"仅指"男子".还有学者撰文称<乐府诗集>中的"欢"没有指代女子的.对于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欢"作为称谓词,用于情人之间,既可女称男,亦可男呼女,本无男女之别.  相似文献   

5.
披露是专利制度的最终目的、首要功能和核心问题.在以往学说中,对于"充分披露"的判断基础的认识并不统一,时"充分披露"的判断基础的明确已成为一种必要.从实证角度考察,美国法院判例和<专利审查程序指南>以及<欧洲专利局审查指南>已对发明的披露的判断基础进行了明确,另外,正在谈判中的<实体专利法条约>也企图对"充分披露"的判断基础进行协调.我国有必要明确专利申请中的"充分披露"的判断基础,首先可以在<专利审查指南>中明确"充分披露"的判断基础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待条件成熟时将之上升为行政法规或法律中的规定,这也是顺应实体专利法的国际协调趋势.  相似文献   

6.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的<甘誓>和<洪范>篇.<洪范>篇中的"五行"是被当做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提到的,可以说至迟在西周时期,五行观念已被运用于国家政治领域.阴阳观念在西周中末期与时令、自然灾害相联系,开始臧否王政,预测王朝命运,与后来的阴阳五行思想体系比较接近.阴阳、五行分别在物质生产、礼仪制度、灾异应对、社会思想等方面影响西周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7.
包山楚简卜筮简"高丘"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江汉流域北部的筑水流域,与((离骚>、<高唐赋>"高丘"同在江汉流域.<离骚>、<高唐赋>"高丘"是((山海经>"帝女神话"向"瑶姬神话"演变过程中缘于"江汉流域"地域背景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地域属性的神话元素,而包山楚简卜筮简"高丘"则是<离骚>、<高唐赋>"高丘"神话形象的"原型".  相似文献   

8.
"今为"是<宋本玉篇>界定字际关系的术语之一.它揭示汉字之间复杂的字际关系,本文对<宋本玉篇>字头和"今为"所辖字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9.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比所谓"为教育开辟端绪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早1800年.<学记>共20节,最后一节"君子日: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此之谓务本!"中所言"务本",不仅指教学中要抓住本质规律,而且升华到修身养性问题;不仅总囊全文,而且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结构更加严谨,可谓"点睛之笔".但是,我国学者在重复地高谈着<学记>中的各种教学原则如何高妙时,对这"点睛之笔"却"惜墨如金";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学记>未揭示教学本质规律,只是一份"零散的"、"缺乏严密逻辑"的"教学方法指南".笔者针对这些观点,专门对该节进行深入解读,初探<学记>中"务本"思想的精髓,也从另一个角度对<学记>中的相关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剪灯三话"即<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贯穿有明一代,代表着明代文言小说发展的方向.然目前关于"剪灯三话"的研究,多局限在内容、版本、影响及传播等方面,而往往忽略了从其文本结构上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剪灯三话"中所隐含的时空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面对这种时境,坚持依礼而行,以礼救世,<论语>中就具体的记述了孔子对"礼"的一些观点.在对<论语>中"礼"的集注的基础上采用整体结构分析的符号方法与具体文化语境分析的方法,按照<论语>中对"礼"的源起、发展这一流动过程来进行分类,在集注的基础上对"礼"加以解读,以期望接近孔子的原意.按照<论语>中对这一流程的记载,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礼之因革;二是礼之本;三是礼-乐-仁;四是礼之规定;五是礼之实践.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九"体的认识,有简单粗疏之嫌:一方面认为其自成一体,代相延续;另一方面,对其特点的总结又仅建立在汉代<九怀>、<九叹>、<九思>三篇作品的基础之上,汉以后的情况几乎无人提及.因此,有必要搜集历代的"九"体作品,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九"体创作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刘勰的诗论思想散布在<文心雕龙>对诗体的各种论述当中.<明诗>篇对诗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是刘勰诗论的核心内容.现在通行的观点把"持人情性"理解为讲诗的政治教化作用而非诗的含义,既没有把握<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独特论说方式,也没有将刘勰诗论和其"标自然为宗"的文学观相结合,因而造成了误读.刘勰不仅用诗"持人情性"的新观点重申了自己的"自然"文学观,还对孔子"思无邪"思想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查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被业界视为中央政府给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源的简称)的"十二五"发展定下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和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各自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和<包法利>里都使用象征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并赋予其深刻的隐喻意义,用这种象征性的手法来烘托作品中的爱情主题,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主要对<呼啸山庄>和<包法利夫人>两部作品中的自然现象"风"的描写和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来探讨它们对小说的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一书,体道高妙,历来为前贤所称颂;<老子>一书,状道亦高妙,前贤却鲜有提及.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一部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论道之作,<老子>言之有文,可谓信而有征.因此,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发掘<老子>"言之有文"的文章学价值,必然会促进我们对<老子>文学史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春秋>经昭公十二年:"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当年传日:"十二年春,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唐,因其众也"①,与经文大致相同,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北燕伯名款以及伯于阳的原因;唯地点有异,但根据杜预的解释,阳、唐实一地也②.可见<左传>此处解经简单明了.而<公羊传>此处的解释却截然不同:"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日:‘我乃知之矣'"③.按照<左传>的解释看来本毫无问题的经文,为什么<公羊传>此处却横生异说呢?很多学者认为<公羊>此说实不可信.其实倒不必急于下定论,不妨回头分析一下<公羊>为何会有这样的解释?首先就是他为什么会问出"伯于阳者何"这样"不成问题"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本色"一说最早起源于<文心雕龙·通变>.后世众多文人学者也曾对此概念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以至关于"本色"的内涵和理论一度呈现出百家争鸣之态.关汉卿作为"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在元杂剧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笔者就以<窦娥冤>为例,简要阐述"本色美"在关汉卿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汤显祖虽以<牡丹亭>著称,但从其一生的文学活动来看,应是一位诗人.因此,其"四梦"具有明显的诗作特征,在内容上,秉承了自娱言志的传统,表达了其在不同时期的人生观与社会观;在艺术上,为显示才华,语言典雅华丽,长于"辞"而短于"戏",具有案头化倾向.从明代沈璟、冯梦龙的<牡丹亭>改本,一直到清代叶堂的<纳书楹四梦全谱>、钮少雅的<格正还魂记词调>、<缀白裘>所收的艺人改本,皆为"四梦"在舞台上的演出与流传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云:"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现,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①寥寥数语,就十分简洁而又高度概括了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即"兴")、认识功能(即"观")、社会交往与心灵沟通的功能(即"群"与"怨").其实,词也具备这些功能,只是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所以笔者拟借苏轼词来阐释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