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按规定,变电站内的阀型避雷器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都要进行常规试验,以保证雨季中避雷器的安全运行。由于一般不再安排第二次停电试验,因而在雷雨季节中,避雷器若出现受潮缺陷,则要等到来年的试验中才能发现,这就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危害。在线监测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及时对避雷器进行检查,为消除避雷器的缺陷提供了方便。1普阀式避雷器的在线监测运行中,FZ型避雷器的在线监测项目有:测量电导电流和交流分布电压。1.1测量电导电流1.1.1测量原理FZ型避雷器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在图1中,非线性电阻固定在长1…  相似文献   

2.
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变电站内的阀型避雷器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都要进行常规预防性试验,以保证雷雨季节中避雷器的安全运行,一般不再安排第二次停电预验。避雷器缺陷会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危害,在线测量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及时检查出避雷器缺陷,提供了方便的检测方法。 1普阀式避雷器的在线监测 1. 1测量电导电流的原理   FZ型避雷器的测量原理如图 1所示。在图 1中,非线性电阻固定在长 1.5m,直径 40mm的绝缘管内 (宜选用透明有机玻璃绝缘管 )。管内电阻选用 FZ型阀型避雷器的非线性并联…  相似文献   

3.
按照防雷工作配合的需要,电力系统每年都要安装或拆除大批的管型避雷器。比如,冬季需要将管型避雷器拆回进行检查试验,而在雷雨季节以前需要装回电力系统,又如,在雷雨季节中,管型避雷器放电以后,需要恢复指示器等,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线路停电以后  相似文献   

4.
某220kV变电站雷雨后,巡视发现110kV北母B相避雷器泄漏电流超标,通过用红外线成像仪测温中发现内部发热缺陷,分析为避雷器顶部密封不良,进水受潮,引起氧化锌阀片绝缘下降,及时进行了停电处理;停电后进一步进行高压试验测试,发现B相避雷器泄漏电流值过大,认定内部绝缘有局部击穿现象,故更换了B相避雷器,检查其它两相正常后,投入了运行,避免了一次110kV母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前,雷雨季节已经到来,正值避雷器投入运行前的检验安装阶段。然而,笔者发现许多电管站忽视了这项工作,甚至将未经过工频校验的避雷器投入电网运行。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是避雷器校验的主要项目。其试验电压的波形和频率都接近于避雷器遭雷击时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测量出避雷内部游离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在电力系统中,避雷器与电气设备并联接线,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设备,对设备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避雷器带电检测和停电试验原理及数据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实践证明,红外测温和运行中持续电流(阻性电流)检测都能在不停电情况下有效发现避雷器内部缺陷,是停电例行试验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红外测温、避雷器阻性电流和全电流测试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运行中避雷器的潜在缺陷;并结合停电对缺陷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与泄漏电流以及解体检查等试验测试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红外测温、阻性电流和全电流测试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避雷器缺陷的检测准确有效,其带电检测与停电试验和解体诊断分析的结果一致,可为避雷器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植 《电气技术》2016,(3):108-110
介绍了东莞供电局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新方法,并通过新方法对运行中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及阻性分量测试,成功发现了一起避雷器缺陷,用实例说明无需设备停电也可准确发现设备缺陷的效果,进一步验证了使用避雷器带电测试取代原有的停电预防性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避雷器运行电压下阻性电流增大,尤其随着季节不同阻性电流变化很大的现象,对避雷器进行了红外测温、停电试验和解体检查。找出了影响阻性电流变化的季节性因素,证明了阻性电流带电测试可以及时地发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内部缺陷。对此次避雷器故障,还提出了今后避雷器状态检测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红外测温巡视过程中发现某110 kV氧化锌避雷器存在发热异常情况,根据红外精确测温和运行中持续电流检测分析初步判断其内部存在绝缘劣化缺陷。结合停电例行试验进行数据综合判断,确定了该避雷器存在的缺陷。验证了带电检测方法在判断避雷器运行状态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起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量异常的事件,通过红外测温、在线监测、运行中持续电流及停电试验等状态检测方法,判别、分析出避雷器状态量异常缺陷的发生部位。根据状态检测数据作出异常避雷器内部严重受潮的结论。解体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证明了状态量检测对及时、准确发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避雷器是变电站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影响主设备的安全。对带电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中的阻性电流异常进行了研究,通过停电试验、解体检查等方式,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最终确定为受潮故障。针对此次分析,发现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避雷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于及时发现其内部缺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在避雷器结构设计选型和运行人员的维护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提高避雷器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红外测温技术诊断氧化锌避雷器安装缺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现场红外测温发现一支500 kV氧化锌避雷器温度变化规律异常,停电检查发现上、下节避雷器装反。如果避雷器各节安装不正确,由于内部存在均压电容运行电压下其电压分布更不均匀,长期运行使用寿命会缩短。传统的预防性试验无法发现此类缺陷,而红外测温技术在发现此类缺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220 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多起同厂家同型号老旧避雷器直流泄漏电流超标的问题,结合带电测试、停电试验、红外检测数据,对避雷器进行解体检查、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及电镜扫描分析,诊断缺陷原因,指出直流泄漏电流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ZnO压敏电阻阀片发生老化而导致电气性能劣化。因此,应加强对老旧避雷器的运行维护,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氧化锌避雷器长期运行可能出现的发热、绝缘能力下降等缺陷,以某220 kV变电站测温巡检过程中发现的氧化锌避雷器红外测温与全电流在线数据异常现象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氧化锌避雷器带电试验与停电试验初步确定避雷器内部电阻片劣化,存在绝缘故障隐患。进一步解体分析发现,避雷器密封胶圈老化,密封效果丧失,导致避雷器氧化锌阀片受潮,自身非线性伏安特性丧失。对此,提出了加强对同类设备的运行维护等预防措施,以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联合监测的方法,为避雷器异常运行数据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方军旗  王俊 《电气应用》2006,25(10):2-5
本文叙述了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目前的检测方法,详细分析了传统定期试验存在的缺陷以及MOA在运行电压下带电检测的阻性电流法和元件温度检测法,提出MOA正常运行时,以带电试验为主,在MOA的带电试验测量数据出现异常时,以停电测试和带电测试相结合,并以停电试验数据作为MOA是否继续投运的最终判断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超高压电网中,由于避雷器担负着保护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双重任务,避雷器的电气性能又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所以对避雷器的要求提高了,并已不可能在非雷雨季节退出运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ALUGARD型避雷器自1963年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状况良好,随着设计的改进,现在又提供了性能更好的第二代ALUGARD型避雷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起110 kV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数据异常事件,仔细分析避雷器带电检测及停电检测情况,并经诊断试验后,发现缺陷原因为避雷器底部密封损坏导致阀片受潮,造成避雷器绝缘性能降低。最后,结合避雷器结构特点提出了防范此类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老化缺陷的诊断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老化缺陷的诊断方法。缺陷分析过程中,采用了阻性电流测试、红外检测与停电试验结合的方法,并对各项试验的意义、作用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对氧化物避雷器老化缺陷判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黄展 《电工技术》2020,(20):52-53
针对35kV某变电站雷雨天气多次发生打雷闪电现象时出现10kV母线电压无信号的问题,停电后到现场对母线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各设备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暴露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