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丙烯酸十六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和反应温度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酯化率的影响,得出丙烯酸与十六醇反应的最佳酯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与反应温度间的相互作用最大,催化剂用量与阻聚剂用量的相互作用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质量分数)2.05%~2.20%、阻聚剂对苯二酚用量(质量分数)0.6%~0.7%、反应温度120~125℃,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以上;并得出酯化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可根据回归模型对酯化反应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以及十八醇为原料合成马来酸酐-丙烯酸高碳醇酯,通过静态结蜡法对其防蜡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六醇酯作防蜡剂,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当单体物质的量为5∶1,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5%,溶剂为反应物质量的10%,在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时,制备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六醇酯防蜡率可达81.85%。现场运用选择适宜的防蜡剂加量,能起到较好防蜡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三元共聚物(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和乙酸乙烯酯)醇解型柴油降凝剂的制备和表征.合成过程分为3步:首先在n(十六醇)/n(丙烯酸)为1.0∶1.6,对苯二酚为0.6%(质量分数,下同),对甲苯磺酸为1.5%的条件下,合成丙烯酸十六醇酯;然后以甲苯为溶剂,n(马来酸酐)/n(乙酸乙烯酯)/n(丙烯酸十六醇酯)为1∶4∶4,过氧化苯甲酰为1.2%,恒温85 ℃,聚合7 h,得三元共聚物;最后以对甲苯磺酸为1.5%,用十六醇醇解三元共聚物,得醇解三元共聚物型柴油降凝剂.应用结果表明,当该新型柴油降凝剂的添加量为0.5%时,可使0#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分别降低14~16 ℃,6~9℃,可使-10#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分别降低19~21 ℃,11 ℃.其降凝助滤效果优于T-1804降凝剂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丙烯酸高碳酯常规工艺合成过程中出现的收率低、控温不准确、生产不连续、副反应多、后处理难等问题,以微通道反应器合成丙烯酸十四酯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沸点、折光率及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成品酯进行分析表征,系统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进料流量、催化剂及阻聚剂添加量等对丙烯酸十四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醇/酸摩尔比的减小,油浴加热温度升高,进料流量、催化剂和阻聚剂添加量的增大,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基本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进料醇/酸摩尔比为1∶1.2、高温循环器油浴加热温度为150 ℃、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与阻聚剂对苯二酚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8%和0.6%、甲苯与十四醇质量比为0.8、进料流量为0.3 L/min优化工艺条件下,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催化合成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最大,达到92.4%,而常规间歇式反应器在相似工艺条件下,丙烯酸十四酯的收率仅为82.0%,且反应时间更长;丙烯酸十四酯与油品中蜡晶具有相似的结晶形态,有利于其相互融合,产生共晶,从而表现出降凝功效。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高碳醇与马来酸酐酯化生成高碳醇马来酸单酯,再与丙烯酸单体共聚得到润滑性丙烯酸复鞣剂。讨论了聚合过程中反应时间、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单体质量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较佳聚合反应的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25%,引发剂质量分数2.0%,反应时间100 min。将共聚物用于铬鞣革的复鞣,研究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对成革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单体的质量分数为70%~80%的共聚物防水性最佳,随碳链从12增至18,成革防水性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稳定剂、乙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对丙烯酸叔丁酯的分散聚合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稳定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聚丙烯酸叔丁酯微球粒径及分散系数的影响。在乙醇-水分散介质中,丙烯酸叔丁酯进行分散聚合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60∶40,丙烯酸叔丁酯相对于分散介质的质量分数为10.0%,引发剂和稳定剂相对于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4h。在此条件下,丙烯酸叔丁酯的转化率超过90%,聚丙烯酸叔丁酯的微球直径为0.95μm,分散系数为0.048。  相似文献   

7.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强酸性正离子树脂D 072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结果表明,最佳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摩尔比)2.2,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质量分数)2.5%,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质量分数)0.6%,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质量分数)为70%,时间4 h,温度80~110℃。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93.88%。  相似文献   

8.
耐盐性吸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溶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自制的丙烯酸烯丙酯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较高耐盐性的聚丙烯酸类吸水凝胶,其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度为1360g/g,在盐水(质量分数0.9%的NaCl水溶液)中的溶胀度为162g/g。考察了其在不同盐离子溶液、不同pH溶液中的溶胀性能,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法对所得吸水凝胶进行了表征。用丙烯酸烯丙酯交联的聚丙烯酸吸水凝胶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水凝胶具有缩短作物发芽时间及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细石油化工》2017,(1):60-63
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某公司8万t/a丙烯酸正丁酯生产装置进行了流程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值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洗涤塔、醇拔头塔和酯提纯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确定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洗涤塔溶剂比为0.26,洗涤塔进料温度确定为35℃,醇拔头塔回流比为1.50,酯提纯塔回流比为0.80,酯提纯塔塔顶馏出率为0.96。在此条件下,丙烯酸正丁酯产品质量分数达到99.63%,洗涤塔换热器以及醇拔头塔和酯提纯塔再沸器的总能耗降低5.66%。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酯类防蜡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刚  汤颖  邓强  张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2):140-143,88
由丙烯酸和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以及十八醇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通过静态结蜡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聚丙烯酸十六醇酯作为防蜡剂,并对其合成因素以及用量等进行了考察,优化了合成工艺。在此合成条件下,其防蜡率可达到79.3%。通过添加交联剂合成了网状聚丙烯酸高碳醇酯,筛选出了交联的聚丙烯酸十六醇酯作为防蜡剂,并对交联剂用量进行了考察,在用量为2%时,防蜡效果最好,达到了88.4%。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阴离子型增稠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制备的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司班 80为乳化剂、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研究了聚合条件 (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氨水中和的 p H值、丙烯酸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和时间 )对白浆粘度、流变性能及耐电解质能力的影响。得到的胶乳产物用水配制成质量分数 1 .5%的白浆粘度可达到 80 Pa· s以上 ,完全适合涂料印花增稠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产物粒子为圆球形 ,直径 0 .0 2~ 0 .0 5μm,用水稀释后粒子直径增大 3~ 4倍  相似文献   

12.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FC911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阳离子氟碳型表面活性剂FC911处理石英砂,然后用Washburn法测定处理后石英砂对水和油的接触角,研究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CTAB浓度从0增至10000 mg/L,石英砂水相接触角由0°增至89°,再减至66°,表面从水湿变为中性润湿,再变为弱水湿。FC911浓度为10~1000 mg/L时,水相接触角由〉90°逐渐减小至89.7°;油相接触角由15.3°逐渐增至〉90°。石英砂表面由强油湿变为弱油湿后再变为中间气湿。较低浓度的FC911即可将石英砂表面转变为既疏水又疏油的中间气湿,最佳使用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钠基蒙脱土,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有机改性剂分别改性后,对废水溶液中的Cu(Ⅱ)进行了吸附条件研究,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用量、改性蒙脱土投加量、搅拌温度和吸附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种改性剂改性的蒙脱土对Cu(Ⅱ)均达到了理想吸附效果,较佳吸附条件是:1 631和1227用量分别为5%和7%;改性土添加量均为2.8 g/mL,搅拌温度为80℃;吸附作用时间分别为60 min和90 min。在此条件下,对实际电镀废水中Cu(Ⅱ)去除率分别为89.5%和75.8%,均优于未改性蒙脱土。  相似文献   

14.
The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Dy3+-Gd3+- SSA-CTMAB system was studied by the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Gd3+, ligands, pH value as well as surfactants were studied. As a result,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The existence of molecule congeries was proved by scattering-light spectrum.  相似文献   

15.
以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正十六醇和三氯氧磷为原料合成了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正十六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105℃,反应时间5 h,n(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n(正十六醇)=1∶1.2,n(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n(三氯氧磷)=1∶0.5,溶剂用量30 mL(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用量为0.1 mol时)。在此条件下收率可达94.33%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群为高含H_2S和CO_2的碳酸盐岩气藏,单井产量高,井口设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初步分析认为其原因是生产过程中仅考虑酸性介质对气井井口的化学腐蚀,而没有考虑气体流速对井口的冲蚀作用,极大地影响了气田的安全生产。为此,通过对节流阀上下游阀道、法兰面均出现明显坑状腐蚀的进一步分析,明确了化学腐蚀和气体冲蚀的交互作用是井口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流冲刷腐蚀坑的化学腐蚀产物会加速冲蚀损害;进而借鉴冲蚀与腐蚀运行环境下的多相管流管道的磨损计算理论,计算了该运行环境下的冲蚀极限速度,得到了不同生产工况下节流阀的抗冲蚀流量;最后,根据气田生产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按气井配产要求来选择采气树类型、节流阀通径及类型冲蚀的技术控制策略。此举为气田安全生产提供了工程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渗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边底水选择性水侵,渗流规律复杂,为了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需要研究储层在改建地下储气库多周期强注强采过程中的多相流体渗流规律。在获取有代表性的裂缝发育碳酸盐岩岩心较为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对天然岩心进行剪切造缝和多轮次气水互驱实验,研究了地下储气库气水过渡带在注采过程中的多相渗流规律,分析了裂缝合气空间贡献率以及储气库含气空间动用效果。结果表明:裂缝模型的相渗曲线近似于"X"形,多次气水互驱后相渗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基质岩心模型相渗曲线经多次气水互驱后气水两相共渗区间变窄,共渗点降低;微裂缝对储层含气空间贡献率较高,微裂缝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徽裂缝不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逐渐降低并趋向稳定。因此,在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过程中可以在徽裂缝不发育储层布置生产井,同时通过控制边底水运移范围降低注入气损失,从而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前地区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套管磨损严重的问题,在分析套管磨损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山前地区套管防磨与减磨技术研究,基于技术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应用Power V等垂直钻井系统控制井眼轨迹,特别是上部井段的狗腿度和井斜,可明显减小侧向力和磨损量,缩短套管磨损时间;2应综合考虑套管磨损率、磨损系数以及钻杆耐磨带本身的磨损量,优选出效果最优的耐磨带;在狗腿度严重的位置,可考虑采用一定数量的橡胶钻杆卡箍来减轻对套管的磨损;3山前地区钻井液采用CX-300减磨剂能够显著降低磨损速率,减轻套管磨损程度,但在不同钻井液体系使用之前应进行优化分析以确定最佳使用量;4在迪那204井使用高密度钻井液体系,全部采用优选的高密度重晶石粉代替铁矿粉作为加重剂,整个钻进过程中未出现钻具及套管磨损,迪那204井易损件消耗量仅为邻井迪那203井的左右,防磨减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Nearly 7,000 hectares of biodiesel forest will take shape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Hebei in 2008, part of a national campaign to fuel the fast growing economy in a green way. In no more than five years, the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whose seeds have an oil content of up to 40 percent, will yield five tons of fruit and contribute about two tons of high-quality biological diesel oil,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