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绿 《广西机械》2008,(2):112-113
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教材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应用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了面向汽车后市场的应用型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材内容和体系改革的研究,形成了完善的应用型汽车类专业理论和实践教材体系,为培养应用型汽车类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教材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应用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了面向汽车后市场的应用型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材内容和体系改革的研究,形成了完善的应用型汽车类专业理论和实践教材体系,为培养应用型汽车类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不够、企业参与育人积极性不高、相关制度机制适应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在分析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百色职业学院制造类专业近5年来校企合作实施现状,从凝聚价值目标、共促资源融通、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构建基于校地协同合作的现代产业学院,构筑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联合体,构建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课岗证”的高职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聚焦教学共融,在专业设置设立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项目,在教材设计上推出既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又接洽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化教材,在课程改革上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占比等基于协同效应的高职人才培养具体措施与策略,从而实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为分析对象,首先概述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接着分析了加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随后阐述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例如资金不足、师资短缺、实践机会不足、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最后论述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例如加大投入、引进优秀教师、增加实训机会、完善教学管理,以便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范军 《机械管理开发》2013,(6):74-75,94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文章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衔接"数控技术班为例,进行积极探索与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宋联美 《机械》2011,38(12):32-35
焊接专业方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下入手,对教学改革展开分析和阐述.课程设置上,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对课程开发,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上,确定理论知识的度,确保授课内容的先进性,应用性;教材改革上要删除陈旧内容,跟上时代步伐;授课方式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配合具体案例,进行研究性学习;师资方面...  相似文献   

7.
青岛滨海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为目标,从行业企业的需求出发,基于本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组建机电类专业群,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方向,通过深入开展企校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CPPT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CDIO工程教育的理论研究,根据机械类专业教育教学的规律,构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新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采用"3+1"模式要求学生一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工程环境的锻炼,直接培养了学生工程能力,使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大大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品质。  相似文献   

9.
宋丽敏  李敏 《中国机械》2014,(13):70-71
本文从市场对汽车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入手,剖析了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能力素质、阶梯递进”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五级两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闭环式课程开发的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新改革,以期促进高职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构建了校企交替、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校企合作"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对接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为同类专业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国家高职扩招政策,广东理工学院结合专业目标和培养规格,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定了新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学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为高职扩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面对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的格局以及复杂多元化的生源情况,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尤为重要.文章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入手,探索应遵循的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实施与反馈,以期为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汪强  张君 《机电技术》2011,34(3):190-193
提出“逆向递推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观点,阐述用该方法构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4.
铁路工匠不仅是实现铁路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行业进步的引领者。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丰富的经验、较高的职业素养、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着铁路技术和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作为铁路工匠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铁路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更要注重将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力推动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同向发展与融合。在阐释工匠精神和铁路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融入铁路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并从紧扣铁路工匠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双方协同育人机制的角度出发探索将铁路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提高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为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软件技术人才需求现状,以及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针对问题阐述了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程专科专业教改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燃机专业近十年教改实践为素材,对我国工程专科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结合具体实践对专科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保证专科教育质量的配套措施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18.
总结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创新了“1234”工学交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传统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及与企业行业专家讨论构建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合理设置了课程体系中所有的专业学习领域,最后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联合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人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充分调动校企各自优势,我校汽车工程学院与校外企业共建企业学院,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一致,实现企业岗位与学校培养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