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滨浅湖滩坝砂体是陆相断陷湖盆最主要的砂体之一,前人对开阔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的分布规律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但缺少对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以东营凹陷青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利用岩心观察、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青南洼陷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剖析了滩坝砂体分布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双物源控制下的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模式。研究表明:青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的岩石类型以中砂岩和粉细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中等,沉积构造以反映弱水动力的块状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为主;古物源控制了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古水动力控制了滩坝砂体的发育规模,由于波浪和沿岸流作用较弱,滩坝砂体的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均较短。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钻井等地质资料,对车西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共发育了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扇三角洲、三角洲、碳酸盐滩坝、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7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来看,车西洼陷北部陡坡带受埕南大断层持续活动影响,自下而上发育多期次近岸水下扇,多期扇体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沿着埕南断层下降盘呈"裙带状"分布;洼陷带发育北部物源的湖底扇;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物源来自于义和庄凸起和无棣凸起的三角洲;湖泊边缘、湖湾及水下隆起周围靠近缓坡侧的滨浅湖地区发育碳酸盐滩坝。  相似文献   

3.
岩石组分、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分析表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广利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存在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它们控制了广利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的砂体成因类型与分布。沙四上亚段沉积早期以南部物源体系为主,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沙四上亚段沉积晚期以东北部物源体系为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沙四上亚段沉积中期为两大物源体系的转换时期,南部和东北部物源体系共存,发育了重力流、牵引流交互沉积的多成因类型砂体。区内三角洲前缘由沿岸流改造形成的滩坝砂体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应加大滩坝砂类岩性和构造共同控制的复合油气藏的部署和勘探。  相似文献   

4.
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四段上亚段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共划分出滩坝、滨浅湖和半深湖等亚相,滩砂、坝砂、滨浅湖泥和半深湖泥等微相类型。重点论述了滩坝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沙四上亚段7个砂组的沉积微相及其砂体的展布特征。明确了各砂组砂体发育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综合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录井及地震资料对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岩及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伴生关系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广泛发育,并且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较深水的过渡沉积环境中的滩坝砂岩与风暴岩具有良好的伴生关系,其理想的垂向层序自下而上包括6个部分:1)半深湖泥岩段;2)底部滩砂段;3)风暴岩沉积段;4)坝砂沉积段;5)顶部滩砂沉积段;6)滨浅湖泥岩段。风暴岩属于事件沉积,其在湖盆中分布较广,同时亦有较好的时间对比性,风暴-滩坝沉积模式的提出,对于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过渡区域较深水沉积环境中寻找滩坝储集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津洼陷及周边地区沙四上亚段发现了多种类型油气藏尤其是滩坝油气藏,由于缺乏对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系统研究,影响了下一步油气勘探.为了查明该地区的沉积相类型,搞清滩坝的沉积特征、平面分布及与其他沉积相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观察、测井、录井和地震等分析方法,在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滩坝和半深湖-深湖泥四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沙四上亚段细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LST、TST、HST)7个准层序组,对各准层序组内的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研究,以低位域滩坝最为发育,湖侵域、高位域滩坝发育差,但高位域发育碳酸盐滩坝,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在各种层序组内均有发育,并指出下一步应尽可能向洼陷内或深洼区寻找有利的滩坝砂体.  相似文献   

7.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及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在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滩坝和半深湖-深湖泥岩4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根据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将沙四上亚段细分为1个层序和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对各体系域内的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综合岩相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分析重新认识文安斜坡古近系沙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重新确定其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认为:沙一上亚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席状砂和分流河道间微相,平面上朵状体呈东西向展布,根据水系划分可分为7个三角洲;沙一下亚段为浅湖沉积,主要发育重力流亚相、浅湖砂坝微相、浅湖至半深湖泥微相、碳酸盐台地亚相,发育碳酸盐台地和滨浅湖砂坝沉积.通过对沉积相的重新认识,有助于对文安斜坡沙一段成岩作用和沉积演化的认识,为油气勘探预测有利区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阳信洼陷含油层系的储层分布规律,促进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利用现有的地震、钻测井等资料,以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阳信洼陷沙四上亚段发育的沉积砂体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育的砂体类型主要有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滑塌浊积扇等,砂体分布与演化受构造格局演变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南部缓坡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北部陡坡带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高位域时期,在洼陷西部阳37井附近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湖盆沉积中心,其北部陡岸的沉积砂岩类型由扇三角洲演变为近岸水下扇。湖侵域发育了大套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推进至湖盆深处的前缘砂体及滑塌浊积扇成为"近源存储"最有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沙海组地层为张强凹陷主要的生油层和储集层,通过对其沉积体系研究表明,沙海组上部地层主要为深灰色-黑色泥、页岩段,该时期湖盆水域大,有机质含量丰富,反映了滨浅湖-半深湖亚相的沉积特征。沙海组下部地层主要为砂砾岩段,该时期物源供给充足,发育了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以胶骨体积比和矿粉体积浓度为参数较为合理。沥青混凝上的各种性能主要由沥青用量控制。矿粉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小,其主要作用是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粘度,以便使配合比在工程中实现。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用量,性能调整以沥青为主。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矿粉为主。  相似文献   

12.
清净剂晶型分布对碱值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枫  徐宏坤  宋美卿 《润滑油》2005,20(5):35-38
介绍清净剂晶型判定方法,论述清净剂胶体粒子晶型结构对碱值测试的影响,探讨相关润滑油碱性组分分析测试中异常现象的本质,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并对9种船用油进行实际测定验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注水开发过程中变差函数的变化及孔隙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微相的孔隙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丛聚型河道中,开发初中期孔隙度分布明显受单河道的大小和形状控制,注水开发过程使得粘土矿物被带走,并消除了河道之间的高含泥屏障,致使开发后期孔隙度的次变程加大,平面上的分布更趋广泛,但纵向上非均质性加剧。对离散型河道而言,由于孔隙度的高值区仅分布于离散的河道内,注水过程并不能改变河道的形状,因此,尽管河道侧缘的储层性质有所改观,平面上孔隙度的分布基本不受注水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夏江海 《石油物探》1985,24(3):65-71
本文以极简单的数学推导,给出了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的实用表达式,并对其精度作出了评价.本文还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如下结论:正常重力垂直梯度随地理纬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装备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讨论了近一个时期内,有关我国石油化工装备技术中值得重视的几个发展趋势。包括装置的大型化及设备的高负荷;针对节能降耗所开发的新型高效设备;从装备上保证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生产;重视开发新型三废治理装备技术;应用新的化学工程开发新的高效设备。  相似文献   

16.
刘枫林 《润滑油》2003,18(4):33-35
利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合成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PMA降凝剂小样,考察了在各种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重点探讨了PMA降凝剂的分子量和酯基侧链碳数分布等化学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对提高我国PMA降凝剂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热力学理论讨论烃类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体中的石油,处于一种特殊的介质内,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埋藏深度的增加,受着较高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发生着改变石油成分和性质的种种演化。可以说,压力与温度是影响石油性质的主要因素。石油成分的变化,是一种化学变化。而热力学在解决化学变化方向上的正确性,已为许多化学实践所证实。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压力因素的定性对比,结合我国湘中地区古生界碳酸盐岩等方面的资料,探讨石油的演化。初步研究表明,地层压力是石油演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二区储层微观渗流场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长期注水开发的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储层为例,应用岩心分析及实验室渗流物理模拟的数据,从岩石的润湿性、孔隙结构和相对渗透率等3方面的变化,研究长期注水开发储层的微观渗流场演化规律。研究认为,随注水开发程度加深,储层岩石润湿性、亲水性逐步增强;储层孔隙结构的演化趋势是孔隙均匀程度变好、喉道均质程度增高和孔喉连通性及控制流体流动能力变好;束缚水饱和度呈上升趋势,残余油中水相相对渗透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储层渗流场的演化控制和影响着储层中剩余油的数量及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盆地定量分析的精度,必须在模拟过程中尽量采用动态参数,但如何准确获取各种动态参数是当前盆地分析模拟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在对“动态参数”的概念及其3种获取方法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更加准确地校正时间因素对各种模拟参数影响的“时间校正系数”概念,并以孔隙度为例,对其确定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动态参数”和“时间校正系数”概念的提出和确定对盆地定量分析,特别是含油气盆地内各种演化史的深入研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海洋地震勘探漂浮电缆(变压器耦合)的等效电路和计算方法,推导出了海洋压力检波器的微分方程以及其振幅特性、相位特性、灵敏度等的表达式.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几种漂浮电缆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最后应用理论成果讨论了电路中某些参数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